首頁歷史 > 正文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2021-10-22由 人物與觀點 發表于 歷史

1249年,這一年是南宋淳佑九年。

15年前南宋聯合蒙古消滅了金朝,奏響了亡國第一步。“端平入洛”之後,南宋面臨空前嚴峻的覆滅危機。

但臨安方面對此無動於衷,宋理宗依舊沉醉於酒色犬馬之中。為搏美人一笑,他不惜動用國庫為其修建功德寺。

朝政黑暗,淹沒了仁人志士的光彩。

當年3月初七,世界法醫鼻祖宋慈於廣州去世,多數人只知道他的《洗冤錄》,但真實的宋慈遠不止一本書所能概括。

1。家世顯赫,少年求學

1186年,宋慈出生於福建建陽(現福建南平)。

宋慈家世顯赫,祖先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宋慈父親名叫宋鞏,曾經在廣州地區掌管刑獄,他也是宋慈的啟蒙恩師,不僅授業解惑,而且對宋慈的人生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先祖:宋璟

在電視劇《大宋提刑官》中,宋鞏是一名知識淵博的法醫,最後卻因斷案失誤而自殺,這極大地刺激了宋慈學好法醫學的決心。電視劇的演繹非常生動,但此時的宋慈還沒有顯露出成為一位法醫的跡象,他只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弟子。

建陽縣理學盛行,儒學大師朱熹就誕生在這裡,宋慈10歲之時拜吳稚為師,成為朱熹的再傳弟子。9年之後,宋慈進入太學進行學習,在這裡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位老師:真德秀。

真德秀是朱熹的傳人,被稱為“西山先生”,正是因為他的不斷努力,理學才成為南宋的主流思想。

他繼承了朱熹與二程的理學思想,對許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的看法。曾說

“獄者,生民大命,苟非當坐刑名者,自不應收系。為知縣者每每必須躬親,庶免枉濫。”宋慈獲益匪淺,並且深以為然。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恩師真德秀

但對於老師的教誨,宋慈也並非全部接受。因為程朱理學在認識論上存在著唯心主義的錯誤,認為心包萬理,萬理具於一心。換句話說,儒生只需要研讀經典,反省內心便能求得真理。但是宋慈更加重視實踐,他認為應該向實際求真。

但不管如何,在西山先生門下,宋慈接受了最正統的理學教育,他逐漸走向成熟。

2。平亂濟民,文武雙全

1217年宋慈科舉及第,被授予浙江鄞縣縣尉一職,但因為父親病故他並未到任。直到9年之後,宋慈才步入仕途,在千里之外的江西信豐縣擔任主簿。

此時的江西南部發生峒民叛亂,負責平叛的安撫使鄭性之將宋慈納入麾下,讓他參預軍事。

宋慈初登官場,便是從事平叛剿匪,這對他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離鄉赴任之際,好友劉克莊寫下《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為他餞行,詞中寫到“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希望他儘可能減少殺戮。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

宋慈當場允諾,對於這場叛亂,他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贛南地區耕地狹小,民族混居,百姓生活艱苦,不得已之下才發動起義。叛亂只是表面,貧窮才是根源,於是宋慈將叛賊分為兩類:饑民與悍匪,他決定雙管齊下解決這場動亂。

他首先開啟糧倉,賑濟六堡饑民。之後策劃了“斬首行動”,親自率兵三百大破石門寨,俘獲匪首,最終平定這場叛亂。

初出茅廬屢立戰功,宋慈受到了福建路招捕使陳韡的賞識,他將宋慈調到福建,幫助自己平定閩中叛亂。宋慈智勇雙全,曾經“提孤軍從竹洲進,且行且戰三百餘里”,主帥稱讚他“忠勇過武將矣”。

3。惠愛子民,造福一方

在恩師真德秀與長官陳韡的推薦下,1231年宋慈被任命為長汀知縣,開始了人生的新階段。

當時的長汀地區交通不便鹽,為了獲取食鹽,挑夫需要將海鹽從福州背到閩西地區。運鹽的道路異常崎嶇,又有盜賊出沒,一年左右才能夠運到長汀,因此當地鹽價高昂。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劇照)

在前往長汀的道路上,宋慈親眼見到挑夫運鹽,這個景象對他產生很大的觸動。

鹽價居高不下,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為了減輕居民負擔,宋慈決定透過汀江向潮州採購食鹽。

但在當時汀江險灘四伏,船隻難以航行,於是宋慈親自來到汀江觀測探險,整治航道。汀江經過治理之後,潮州食鹽可以透過航運到達長汀,往返只需3月。之後宋慈將鹽廉價出售,百姓歡欣鼓舞。

與此同時,汀州各縣等地的土特產也沿著汀江運往各地,閩西地區出現了“上三千下八百”的繁榮景象。

1238年,浙西地區發生饑荒,宋慈奉詔賑災。到任之後他對當地饑荒情況進行了調查,天災雖是主要原因,但人禍才是決定因素。因為地主豪強透過兼併擴大土地規模,與此同時隱瞞土地與人口逃避賦稅,他們還將糧食囤積起來獲取暴利,這才是饑荒的關鍵。

民生艱難,宋慈嘆道:“強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賦,終閉糶以邀利,吾當其謀爾。”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劇照)

調查結束之後,宋慈實行了"濟糶法",

將公益手段與商業手段結合起來穩定市場,具體做法是根據經濟實力將當地農戶分為五等。

第一等級的地主交出存糧,半濟半糶;第二等級地主只糶而不濟;中等農戶不濟不糶;次貧者由官府進行部分濟助;赤貧者則由官府全部救濟。

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在宋慈統一調控下,地主交出餘糧,農戶度過災年,浙西地區的災荒平穩解決。

當時的南宋,外有蒙古大軍壓境,內有奸相賈似道擅權,國土日漸淪喪,朝政愈加腐敗。對於這一切,宋慈無能為力,他只是帝國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但他儘自己所能,守護一方百姓。

4。聽訟清明,著書立說

時間很快來到1240年,這是宋慈步入仕途的第14年。54歲的宋慈或許不會想到,處於暮年的他竟然會迎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變,同年宋慈奉詔提點廣東刑獄,擔任提刑官。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劇照)

當地官員多不履職,積壓案件達到上百件,有的犯人關在監獄內數年都沒有得到審判。宋慈父親曾經從事司法工作,公正執法的處事風格對他影響巨大,西山先生的教誨也時常在他耳邊響起。在宋慈看來,作為提刑官必須公正執法,“於獄案,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可若想實現公平,只有正義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宋慈還必須提升自己的法醫學水平。

在當時的士大夫眼中:君子之道,當務其大。《論語》有言“君子不器”,捨棄聖人言論去追求格物致知之類的技術,多數文人以此為恥。但宋慈為了提高司法水平,主動學習藥理學,解剖學之類的專業知識,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法醫。

有一次,他在卷牘中看到一起自殺案件,死者是一位農夫,因為當時農夫自殺的例子很少,再加上案情描述含糊不清,這引起了宋慈的懷疑。

他親自開棺驗屍,結果發現死者傷口進刀輕、出刀重,不像是自殺的跡象。而且從仵作口中,宋慈得知死者死亡之時雙手握刀。他還對死者的鄰居、親友進行了查訪,發現這不是簡單的自殺事件,而是是一起兇殺案。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劇照)

在宋慈的努力下,案情逐漸浮出水面:一名叫做吳良的官員貪圖美色,意圖霸佔死者的妻子,於是讓管家將農夫殺死,並且做出自殺的假象。之後吳良四處打點,將案件草草瞭解。查出真相之後,宋慈將吳良依法處死,為死者洗刷冤屈。

宋慈秉承了儒家倡導的廉潔精神,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重視技術的重要性,在實踐中尋求真理

。相比較於依靠道德的傳統方式,這種做法是一種歷史進步。

1240—1247年間,宋慈在廣東、江西、廣西、湖南等地四任提刑官,所到之處“獄無冤囚,野無流民”。劉克莊讚道:“聽訟清明,決事剛果,撫善良甚恩,臨豪猾甚威。屬部官吏以至窮閻委巷、深山幽谷之民,鹹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

多年的從業經歷使得宋慈對於法醫技術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在研究古代典籍之餘有了更多的心得體會。1245年,宋慈轉任常州知州,他開始編撰一部專業的法醫典籍,兩年之後終於完成了《洗冤集錄》。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洗冤集錄》書影

《洗冤集錄》彙集歷代法醫學成果,包括五代時期的《疑獄集》,慶元年間的《棠陰比事》以及《內恕錄》。不僅如此,宋慈還將他豐富的實踐經驗融入其中,完成了這部史無前例的法醫學鉅著。

《洗冤集錄》分為5卷,共53項,基本上包括了法醫學主要內容。不僅如此,宋慈還擴充套件了學科視野,涵蓋了解剖學,藥物學等知識。他正確描述了人體骨骼名稱和位置,提出迎日隔傘驗屍的新方法。

書籍倡導實證精神,

宋慈強調;不論任何案件,官員都必須“躬親詣屍首地頭”。南宋時期盛行程朱理學,主張“非禮勿視”,檢查屍體總是遮遮掩掩,但宋慈不拘泥於舊規則,他認為所有孔竅都必須仔細查驗,即便是女屍也不例外。

但宋慈最大的貢獻還是突破了傳統的司法觀念,古人歷來強調道德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官員道德素質,將每個官員變成“青天老爺”的方式實現公平,所謂的程序正義往往不被重視。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紀念郵票

清官固然值得敬佩,但這只是個例。事實上,因為人性存在弱點,單純強調官員道德水平難以實現普遍意義上的公平。作為法醫學開山鼻祖,宋慈對程序正義的概念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雖然宋慈可能也沒有意識到。

宋慈在書中強調法醫技術的重要性,“每念獄情之失,多起於發端之差,定驗之誤,皆原於歷試之淺。”

所謂的正義不只是一種精神追求,而且還是一種可以量化的操作方法。

在正義理念的指引下,用精湛的法醫技術反覆勘察,公平才能夠真正實現。

但是光有技術也是不夠的,官員素質差,再好的程式又有什麼用呢?這個時候就需要“良吏”,宋慈進一步寫到:“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屈伸之機栝,於是乎決。法中所以通差今佐理掾者,謹之至也。”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

他還對“良吏”做了嚴格的要求,辦案官員必須保持中立。為防止欺詐,辦案人員在司法過程中切不可接見附近官員、秀才、僧道,因為這些人上通官府,下聚民眾,可能對案情發展產生干擾。

唯有將“公平”思想與高素質“良吏”相結合,並且在科學程式的引導下,才能實現真正的正義。

《洗冤集錄》耗費了宋慈的畢生心血,完成這部鉅著後的第三年,宋慈因病去世。

宋慈在歷史上的記載少之又少,《宋史》沒有為他留下隻言片語,《四庫全書》在中僅僅留有六個字:“宋慈始末未詳。”

孤獨的宋慈:一生追求正義,他不只是大宋提刑官

宋慈塑像

古來聖賢皆寂寞,這不只是宋慈一個人的孤獨。但終其一生,宋慈都在踐行諸葛亮的格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但什麼是大德?傳統文化認為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宋慈只是帝國官員中的普通一員,他既無法阻擋北方的蒙古大軍,也無力改變國家黑暗的政局,他唯有儘自己所能維護一方安定。

無論環境多麼黑暗,堅守自己的崗位,儘自己所能維護正義,或許是任何時代都缺乏的大德。

歡迎轉發,評論,點贊,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閱讀更多原創文章,關注“人物與觀點”。

參考文獻:

1。(宋)真德秀:《西山政訓》

2。 (宋)劉克莊:《宋經略墓誌銘》

3。 (宋)宋慈:《洗冤集錄》群眾出版社2006年版

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