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晚清廣州大黃滘炮臺

2021-10-19由 淨月廬 發表于 歷史

大黃滘炮臺又稱“大王滘炮臺”“大王漖炮臺”,位於廣州珠江南水道畔的東塱和南石頭之間,由江中的綏定臺、東岸的鎮南臺和保定臺、西岸的東塱臺和永固臺組成的炮臺群,其中綏定臺又分為龜崗臺(又稱“車歪臺”)和沙腰臺兩部分。它控制著珠江南水道的咽喉,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

晚清廣州大黃滘炮臺

清末《廣東沿海圖》(區域性)。江中為車歪炮臺,西岸是永固臺,東岸是鎮南臺和保安臺,統稱為大黃滘臺。

晚清廣州大黃滘炮臺

1841年5月23日,廣州珠江水系區域性圖。(英國皇家海軍繪製)

清代,廣州作為一口通商的沿海大都市,中外交往頻繁,為了保衛該城,清政府從海防、江防到城防修建了大量的炮臺。早期江防炮臺主要集中在珠江北水道,有西關炮臺、海珠炮臺、魚珠炮臺、西寧炮臺、東水炮臺、永清炮臺等,其中海珠炮臺修建最早,建於順治四年(1647年)。珠江南水道上的江防一直被忽視,直到嘉慶朝兩廣總督阮元會同巡撫陳若霖上奏朝廷,堵塞漏洞後,才有改觀。1817年12月,兩廣總督阮元在他的奏摺中寫道:“此次遍閱內港、外海炮臺、兵房,俱為得力。惟內港大黃滘地方有大河一道,南通香山,東南通黃埔、虎門,為商船之所必經。若由大黃滘直抵省城,即可不由東南之獵德,是僅建獵德炮臺,不足以嚴兩路門戶。臣阮元親自相度大黃滘,有小石山,土名龜岡,四面皆水,堪以添建炮臺。”於是大黃滘炮臺的正臺——龜崗炮臺誕生了。

晚清廣州大黃滘炮臺

1893年珠江南水道上的車歪炮臺遠景。杜德維攝

時廣州人給龜崗炮臺起了個俗名,叫“車歪炮臺”,而來穗西人,因把珠江南航道白鵝潭到丫髻沙這一段叫做“澳門水道”,便把龜崗炮臺稱為“澳門堡”(Macao Fort)

該炮臺的炮池面向東南,因主航道在西邊,炮臺主要對準大黃滘口一帶,共裝有22門大炮以封鎖江面。

晚清廣州大黃滘炮臺

1870年代,廣州珠江上的沙腰炮臺。(香港華芳照相館攝)

1841年3月13日,英軍為攻打廣州城襲擊了車歪炮臺,並將炮臺平毀。此戰之後,清廷吸取教訓,對海防和江防更加重視,在廣東珠江邊修建了更多炮臺,並且要求炮臺之間能實現火力交叉,相互支援,這就形成了炮臺群的作戰理念。在這種理念指導下,1850年大黃滘炮臺規模急劇擴大,在江中車歪炮臺前增建了沙腰炮臺,安裝15門大炮;在江東南石頭建鎮南炮臺,在江西東塱建東塱炮臺。這些炮臺又分別稱為大黃滘中臺、東臺和西臺。1856年10月,英軍進攻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執行“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消極政策,大黃滘炮臺還沒發揮防禦作用就被英軍佔領。1857年5月,瓊州鎮總兵黃開廣奉命募紅單船60餘隻,合各巡船共百餘隻駐平洲三山河口,欲奪回大黃滘炮臺,將英艦逐出珠江。清軍水師三次作戰,兩次皆敗,船隊幾乎全部被摧毀,喪失了珠江水面上的控制權。

晚清廣州大黃滘炮臺

1883年《廣東省城近傍之圖》(松島克己 三浦自孝制)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大黃滘炮臺再次修復和強化。1861年,車歪、沙腰炮臺修復;1881年,在東岸南石頭鎮南炮臺西北增設保安炮臺,在西岸大黃滘新築永固炮臺。1884年,清廷將大黃滘炮臺進行升級,把車歪炮臺和南石頭鎮南炮臺改建為西式炮臺,“置洋炮十尊”,大大強化了其戰略地位。

此後,雖有中法戰爭、甲午戰爭、辛亥革命,南粵珠江上偶有西洋兵艦遊弋,但再無大的戰事,直至清室遜位民國肇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