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2021-10-17由 幽幽龍仔 發表于 歷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一片混沌。突然,一位名叫盤古的巨人甦醒了,他掄起大斧劈向眼前這無盡的暗黑。轟隆!一聲巨響,輕柔的物質向上升,匯聚成了天空。濁重的物質向下降,組成了大地。盤古害怕天地再次合攏,世界重歸黑暗。他腳踏地,頭頂天,撐起了天與地。億萬年後,盤古的身體變成了大山,盤古的血液變成了河流……這便是家喻戶曉的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在這個充滿想象的東方傳說中,我們的宇宙是源於名叫盤古的巨人那開天闢地的一斧。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到了近現代,人們開始用“科學”理解萬事萬物,當然也包括對廣袤宇宙的認知——宇宙到底是如何誕生的?在牛頓的那個時代,人們認為宇宙是絕對的。宇宙古往有之,無論過去、現在、將來宇宙都是一樣,宇宙裡的一切均勻、緩慢地流逝著。這個觀點似乎很符合我們大部分人的直覺,但它並未對宇宙從何而來給出確切的解釋。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時光飛逝,幾百年的時間在宇宙中宛如一瞬。人類進入了20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橫空出世,人們對宇宙萬物的認知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似乎一切並不那麼“絕對”。1929年,著名的天文學家哈勃總結出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發現——哈勃紅移,意味著,宇宙中的星系並不是相互靜止的,而是星系相互之間正在加速遠離。好比,我們吹一個有斑點圖案的氣球,隨著氣球越吹越大,上面的斑點也會隨之離得更遠。如果我們逆向回溯這個過程,那是不是宇宙最初就是起源一個點呢?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1946年,宇宙學家伽莫夫在總結了前人的基礎之上,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是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個

緻密熾熱的奇點,經過一次劇烈的爆炸,這個能量極高的點,逐漸冷卻、慢慢膨脹,進而形成了我們如今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可是,在宇宙大爆炸理論剛提出之時,主流學界並不認可,甚至它的命名“大爆炸(

Big Bang

)”都是出自它的諷刺者之口。在BBC的一檔科學訪談廣播節目中,當時的穩恆態宇宙學說支持者,物理、天文學界的大牛——霍伊爾,對這個宇宙起源的新理論嗤之以鼻,他還不無嘲諷地說:“宇宙根本不存在起源,它一直都存在,穩定且永恆,無論過去、現在、未來。若說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Big Bang)’,那純粹是在胡說八道!”沒想到“宇宙大爆炸”這個出自學界大牛霍伊爾之口,帶有嘲諷意味的詞,經媒體廣泛傳播,最終竟成了這個新興學說的正式名稱。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非同尋常的主張,必須要有非同尋常的證據。面對學界的冷嘲熱諷,最好的回擊就是拿出宇宙大爆炸學說的鐵證。宇宙既然起源於一次劇烈的大爆炸,那麼就一定存在大爆炸之後的痕跡。好比,熊熊燃燒過的壁爐裡,它一定存在殘留的餘溫。我們只要找到這個“餘溫”就能證明大爆炸理論。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便是大爆炸理論的“餘溫”,大爆炸理論的鐵證。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沒想到尋找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證據比大爆炸理論的命名更富有戲劇性。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十分微弱,對於其的尋找工作一直不太順利。直到1964年,威爾遜和彭齊亞斯這倆“門外漢”撞上大運,並於次年將他們的發現公之於眾。

威爾遜和彭齊亞斯這倆哥們並不是物理學家或天文學家,他們只是普通的無線電工程師。1964年,他們為了改進衛星通訊,正努力除錯大型天線,可是無論他們怎麼拆裝,就連天線裡的鴿子窩、鴿子糞便都清理乾淨了,還是有無法去除的噪音干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與一位天文學家聊到了自己遇到的苦惱。這位天文學家猛然意識到了什麼,一拍大腿,道“你們努力想去掉的東西,正是我們費盡心思想尋找的東西!”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這樣很偶然地被發現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功成名就,終被大眾所接受,成為“創世”理論。“大功臣”威爾遜和彭齊亞斯也榮獲

1978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不過他們在獲獎之後,表現得十分謙遜,把功勞都歸於為此辛勞鑽研數十年的科研人員。

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宇宙大爆炸理論,人類走出矇昧拾得真理,偶然中掩藏著必然,而這必然便是來自於科學與堅持。

宇宙大爆炸理論艱難誕生,命名出自諷刺者,證據源於“門外漢”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