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壽縣壽春鎮旅遊資源

2021-10-12由 盲人推拿 發表于 歷史

壽縣壽春鎮旅遊資源

壽縣壽春鎮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

壽春鎮是壽縣的縣城,可以其為中心向外發散,看到的景觀處處不同。

看城

遊客一般由城南通淝門入城,在小城內移步換景,輕鬆愜意。只有東西南北四條街道,東街大寺巷的報恩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現為縣博物館,精品甚多。該寺距賓陽門很近,可登上城門遠眺“淝水之戰”古戰場,發思古之幽情;出賓陽門,過賓陽橋,護城河沿岸可謂“繞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也可二人攜手漫步於城牆上,體力足夠充沛的話,繞城一週也不過一兩個小時。

壽春鎮

看山

城北的八公山因八位方士助劉安得道昇仙而得名,因“淝水之戰”而載入史冊。主峰四頂山現闢為森林公園。往西北方,沿路有淮南王墓、廉頗墓。山下多清泉碧湖。鳳凰山腳下的珍珠泉又名“咄泉”,《太平寰宇記》稱,“茗人至其旁,大叫大涌,小叫小湧,若咄之,湧彌甚。”

看塘

城南驅車30公里,有“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與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並稱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距今2500多年曆史。塘域廣闊,波光粼粼,有亭、島、祠、堤,風景如畫。

歷史與美譽

春秋蔡國、戰國楚國、西漢淮南國均建都於此。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地下博物館”形容其文物薈萃。

中國豆腐文化發祥地。

旅遊景點

報恩寺

在城內東北隅。舊志說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舊名崇教禪院、東禪寺,明洪武間改今名。佔地總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宋天聖間建阿育浮圖(塔)。其規模“前有浮圖高數丈,中為殿,殿後為閣,左右為廊,為法堂,為丈室,為鐘鼓樓”。座北向南,大殿為中進。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大殿遭火毀,今存大殿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準提庵僧際清倡資重修。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復修大殿時,建毗盧閣於殿後,移山門於中,形成以佛堂、二佛殿、大殿、毗盧閣為一直線序列,三進重院,基礎漸次升高,佈局嚴謹,主次分明,為一中國傳統寺院的建築群。

建國後,初設糧站於寺內。毗廬閣作糧庫時漲倒。1956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員會公佈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保護文物。1962年縣博物館移至寺內,確定了保護範圍,在毗盧閣舊址建單簷硬山仿古殿堂一座,並在其西側建碑廊。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佈壽縣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寶殿,是供奉佛教締造者“佛”的大殿,報恩寺的主體建築。建於高1。1米的臺基上,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一廊,重簷歇山頂;殿高10。7米,東西長20。64米,南北寬14。28米;外簷方形石柱,四角內出;額枋上置平板枋,枋上設柱間斗拱;簷牆正面明次間設通隔扇,雕樑畫棟,莊嚴雄偉。殿內後排砌雙層佛臺,上塑大佛像三尊;殿內東西及後簷牆,磚臺上設泥塑十八羅漢像(另見“館藏文物”)。

宋塔

宋塔,即舊說之“阿育浮圖”,因內建“舍利”,亦稱“舍利塔”,以“舍利”為其精神支柱。原位於寺院正中,在全寺組群中佔有重要位置。週迴120尺,高150尺,呈八角九級。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塔傾,存三級。釋蓮谷西華曾作短歌述其事。歌曰:“東禪寺前塔,高陵太虛中,天聖四年建,同治元年傾,塔中露石匣,但云熙寧庚戌八月念六日,白骨葬於斯。”今見塔下《地宮壁記》知,塔籌建於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壽春縣尉陳助、壽春縣主簿權知縣事王?、監壽春縣鹽酒稅朱升3人署名的《地宮壁記》撰於天聖七年歲次己巳閏二月十五日,塔內石匣蓋刻有“天聖九年”字樣,可知塔建成於天聖九年(公元1031)。1977年拆除殘塔所出之石匣,當是同治元年塔傾後移入之匣。匣內有一木胎漆盒,盒記憶體裝有碎身舍利的銀瓶,銀瓶四周放十個形狀各異、色彩有別的玻璃瓶,瓶內均有舍利。今宋塔雖僅存地宮,但作為勝蹟,宋蘇軾“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黃茅崗”,明楊復“三十里看雲外影,幾千燈照月邊門”的詩句,仍可給人以遐想。

壽縣孔廟

孔廟又名黌學、學宮、文廟。唐時廟在城東南角,元泰定初,移建西街今址。座北向南,包今黌學糧站一部分和圖書館、文化館、劇團宿舍、體育場,總面積為2萬平方米,五進重院,建有明倫堂,敷教坊,大成殿,崇聖祠,鄉賢祠,節孝坊、祠,廡廊,泮池,欞星門,奎光閣,“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等坊碑。元馬祖常《壽州孔子廟碑記》曰:“孔子道大,天地日月不可象也,然古之學者入學必祀先聖先師,後世廟孔子以學春秋,天下崇祀孔子,所謂推本其始,而喻之以義也。”孔廟祀孔子,全廟佈局整齊,步步深入,開朗明暢,四通八達,是一所反映儒家觀念的典型古建築。1957年經文物部門普查後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時,欞星門和大成殿內匾額全都毀壞,後又因要改建西大街與城西門成一直線,拆去“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文明坊、文筆亭和大照壁。今僅存“泮宮”、“快睹”、“仰高”三坊和泮池、戟門、名宦祠、鄉賢祠、明倫堂、奎光閣等清代建築物。奎光閣及泮宮三坊文化價值較高。

壽縣孔廟

奎光閣,又名魁星樓,奎光樓,位於欞星門東側,其前身是清康熙間教諭丁濟美所建之“奎神閣”。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知州張佩芳在祠基上建樓三層,匾曰“奎光”(注:奎,星名。神話謂主宰文章興衰之魁神。其像一手執筆,一手執墨斗,寓意由它點名科舉。故舊時文人學士崇祀文昌與魁神。張佩芳《奎光樓記》曰:“人之求於此也,其必有得於此也。為士者逐什一之利,則不如裨販一旦。奮志為學,往往獲科名,至爵位,非名易於利,求之甚於利也。學至矣而名不至,於是求之於神。唐試禮部禱於石婆廟,宋試禮部禱於皮場廟,其事誕,其禮無不可知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龔式谷鑑於奎光樓“木石傾?,黝堊削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又在原址改建為奎光閣。今之閣,大體仍保持龔建奎光閣原貌。閣為三層,木結構:臺基至寶瓶高約20米,平面呈6角,底層面闊4米;高與闊自下而上逐層減小;沿內壁設有旋梯,拾階登臨,憑窗俯瞰,極目淮山,萬千氣象,盡收眼底。有古聯鐫於閣門:“欄外湖山盡氛垢,斗南人物炳英靈。”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修。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坍塌,知州趙宗炅重修。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擴建成今規模。殿面闊5間,深3間,單簷歇山頂。柱間半拱明間三、次間二、盡間一朵。三跳三下七朵重拱,拱口分段挖凹線,兩基拱間距較近,系當時一種變形半拱作法。殿內金柱粗壯,用包鑲法制成。殿體軒昂宏麗,金碧輝煌。

泮宮坊、快睹坊、仰高坊,系牌樓式柵門,三開間,深一間,保留脊柱,中置柵門一道。重簷歇山頂,中部突起;簷下設斗拱,中部作半菱體雕飾,兩頭入柱處作月牙形刻線;額枋上覆置平板枋。柱間半拱兩朵,三跳無昂七踩重拱並架45斜拱兩片。柱頭斗拱形制相同。

泮池,其半圓弧朝南,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縣司賈之鳳始建,原址在欞星門外。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擴建孔廟時,移建於欞星門與戟門之間,為今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