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2021-04-16由 多寶笑談 發表于 歷史

特約撰稿人: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全國錢幣收藏聯盟副主席牛雙躍先生

2016年秋拍,光緒年北洋鐵軌官路總局/山海關內外鐵路局流通票、樣票計8枚,拍賣成交價172500元!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上期多寶笑談帶大家詳細瞭解了大清戶部銀行與大清銀行紙幣的歷史和收藏價值: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二)

本期為大清紙幣的最後一起,多寶笑談將帶著大家繼續瞭解北洋鐵軌官路總局英洋票、北洋銀元局銅元票的歷史和收藏價值,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贊關注。

本期有較多史料,因此文章較長,請耐心閱讀。

北洋鐵軌官路總局英洋票的歷史和收藏價值

大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因在山海關修建海軍基地,決定修築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東段和山海關到奉天(今瀋陽)的關東鐵路。為此,設立“

北洋鐵軌官路總局

”(又稱“北洋官鐵路局)駐山海關。委任當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李鴻章為督辦,盛京將軍裕祿為會辦,主持經辦從京畿到奉天的鐵路修築事宜。

山海關北靠燕山,南臨渤海,扼守華北與東北之間狹長的陸路交通要道,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商朝時,屬孤竹;周朝時,屬燕地;秦、漢時,屬遼西郡。北齊和隋唐時都在這一帶修建過城關,今日在撫寧石門寨,仍可看見北齊長城遺址,隋文帝時,設定榆關,元朝時稱遷民鎮。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修築長城,在此設立關城,因位於山海之間,故名“山海關”,歸隸永平府管轄。嘉靖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了山海關及附近的長城段——角山長城。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悽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 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寧海城背接長城,高3丈,周長1裡,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又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城堡、水關、墩臺等多處,星羅棋佈,相互呼應。以上共同組成了佈局合理、層次分明、嚴密堅固的山海關防禦體系,歷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一。

明人概括山海關的戰略,“內拱神京,外捍夷虜,最契緊處”。樞輔大學士孫承宗指出:“關門系天下安危”。天啟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萬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馬一萬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馬步兵員已達十萬。御史汪裕疏言:山海關“現存之兵,禦侮有餘,定額之餉解給無難”。 明末鎮守山海關的將領吳三桂與清攝政王多爾袞合作,在山海關前擊潰了前來征討的李自成軍,並帶領清軍大舉入關,由此導致了李自成大順政權和南明政權的覆亡。清朝時,山海關為臨榆縣城,因位於北京與盛京(瀋陽)之間,而有“兩京鎖鑰”之稱。清末和民國時期,關城周圍又成為戰場,八國聯軍戰爭和九一八事變後的長城抗戰都在這裡率先爆發。山海關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關內”、“關外”、“闖關東”、“關東軍”等稱謂,均指山海關而言。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鐵路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開始施工,二十年(1894年)修至山海關外的中後所(今遼寧省綏中縣)。

大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22日北洋鐵軌官路總局在英國倫敦印製了“英洋票”,並開始發行。面額見有“壹圓”、“伍圓”、“拾圓”三種。“北洋鐵軌官路總局”所發英洋票為橫板鈔票。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中國傳統紙幣上的圖案,多以想象中的神仙故事人物、程式化的景物花卉、抽象的紋飾等為內容,極富理想主義人文色彩,絕少有與鈔票發行背景相關的圖案。但此鈔票紙幣正面圖案均為四角游龍,外邊框飾捲雲紋,間有太極圖。票面文字均為漢字。英洋票左邊文字為”“北洋鐵軌官路總局”;右邊文字為 “憑票計取英洋壹圓(或伍圓、拾圓)”。圖邊文字自右向左旋讀“光緒歲次乙未三月吉日造”。圖案正中圖景是一列冒著滾滾濃煙的蒸汽火車拉著數節車廂正行駛在津榆鐵路的灤河大橋上。大橋北面是層巒疊嶂的群山。大橋之南,白雲之下,灤河之上,幾葉輕舟,帆影點點……這番景觀基本屬於當年的真實寫照。清朝末年,在修建鐵路灤河大橋時,國外工程師沒有建成,詹天佑借鑑前人經驗,並經過勘察和摸索,科學地制定大橋建設方案,採用了“壓氣沉箱”的技術進行橋墩施工,還創造性的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施工,最後歷時兩年多,灤河大橋建成通車。

紙幣背面中央圖案是以萬里長城第一關——山海關城的一角為背景,並繪出山海關東面及南部臨海長城的一段。山海關東南城角上高聳著1933年“榆關事變”中被日寇炮火轟毀、今已不存的奎星閣。南段長城,一列火車正從南水關豁口處駛向關外,北側城臺之上,還插有大清帝國的黃龍旗。這也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第一種繪有與紙幣發行背景有關聯的實景圖案的紙幣。背面文字全部為英文,無一漢字,發行鈔票的鐵路局名被譯為:“中華帝國鐵路局”(“IMPE-RIAL CHINESE RAILWAYS”),反映其是中國官方發行的貨幣。這也是史上有案可稽的“中國紙幣上的第一張火車圖”。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北洋鐵軌官路總局英洋壹圓是中國歷史上發行時間最早的銀元票,也是中國官方發行的第一種以銀元為單位的鈔票,無論流通票或樣票,均極為難得。這些清代官辦鐵路局發行的鈔票,當時在築路沿線的工地及城鄉使用,信用甚好。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天津到山海關一線的鐵路被英、俄等列強軍隊佔據,以上鈔票隨之廢止。

北洋鐵軌官路總局英洋票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存世量稀少,因此收藏市場極難遇到。目前英洋票的市場價格約為3000-6000元左右,品相極佳的則可以達到萬元以上。

2014年嘉德春拍,光緒乙未年(1895年)北洋鐵軌官路總局英洋壹圓,九成新,拍賣成交價34500元!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山海關內外鐵路局洋銀票

大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將關內天津至古冶的一段商辦鐵路收歸國有,任命時為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津蘆鐵路督辦的胡燏棻為督辦,接辦了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整個津榆鐵路,更改原來的“北洋鐵軌官路總局”為“山海關內外鐵路局”,局址仍設在處於樞紐位置的山海關。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山海關內外鐵路局為籌集資金開始發行“洋銀票””。“山海關內外鐵路局洋銀票”設計樣式、圖案、面額等與“北洋鐵軌官路總局英洋票”完全相同,只是改換了局名和年份。“洋銀票”幣面文字是“山海關內外鐵路局”、“憑票計取洋銀壹圓(或‘伍圓’、‘拾圓’)”、“大清光緒貳拾有四年造”等。面額分別為壹圓、伍圓、拾元三種。也是在英國倫敦印製,時間為1899年1月2日。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由於列強欺凌過甚,激起中國百姓普遍的憤恨,造成義和團的興起,以“扶清滅洋”為號召,拔電杆、毀鐵路、燒教堂、殺洋人和教民。清政府聽信義和團能夠刀槍不入,殺光洋人,便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對十一國宣戰。為撲滅義和團的反帝鬥爭,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奧等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於1900年6月,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犯。天津到山海關一線的鐵路被英、俄等列強軍隊佔據,鐵路的修築也一度停止。此時山海關內外鐵路局已經停辦,並遭受搶劫。尤其各處路局亦遭聯軍佔領。1900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因此被稱為“庚子國變”或“庚子國難”。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是中國清政府和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西班牙王國、尼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十一國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 條約簽訂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凱又與英國軍務處在京簽訂《英國交還關內外鐵路章程》。至此,才由英國出面交還山海關內外鐵路。同年八月之後,該局繼續修築大虎山至新民段鐵路,長69公里,於1903年竣工。同年,北京至新民包括通州、營口等支線通車,鐵路全長達到940公里。

1902年9月29日清政府從八國聯軍手中收回京榆鐵路(北京至山海關)的管理權後,天津副郵政司長申瑪思幾次致函郵政總辦,建議利用收回的京榆鐵路,效仿英國軍部火車郵局的模式,開辦中國火車郵局。郵政總辦採納了申馮思的建議,並於1902年10月28日開辦了北京至山海關,北京至塘沽兩個火車郵局。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定郵傳部。在此之前,交通行政無專管機構,船政招商局隸北洋大臣,內地商船隸工部,郵政隸總稅務司,鐵路、電政另派大臣主管。鐵路又曾改隸商部。設部後,一切併入,置尚書及左右侍郎為主管,分設船政、路政、電政、郵政、庶務五司,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所轄有郵政總局、電政總快速 及各省分局、電話局、交通銀行(包括北京總行及上海、漢口、廣州分行)、鐵路總局及京漢、京奉、京張、滬寧、吉長、廣長、正太等各路局。宣統元年(1909),省庶務司,增承政、參議二廳。三年,改尚書為大臣,侍郎為副大臣。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改為交通部。

8月,山海關內外鐵路局改稱京奉鐵路局,歸屬郵傳部管轄。京奉鐵路是關內農民闖關東的主要通道,也是晚清至民國早期利潤最高的鐵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資金皆由此出。

“英洋票”和“洋銀票”都是以銀元為鈔票單位,因此說,兩種鈔票都屬於中國近代貨幣中的所謂“銀元票”。這些清代官辦鐵路局發行的鈔票,當時在築路沿線的工地及城鄉使用,信用甚好。但隨著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天津到山海關一線的鐵路被英、俄等列強軍隊佔據,以上鈔票隨之廢止。所以,無論“北洋鐵軌官路總局”所發英洋票和“山海關內外鐵路局”所發洋銀票存世均很稀少,特別是全套的英洋票和洋銀票在民間交流中很難見到。

目前收藏市場的洋銀票和英洋票的價格類似,普品的價格基本都在幾千元上下,品相極佳的價格則要萬元以上!

2011年嘉德秋拍,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山海關內外鐵路局伍圓,八成新,拍賣成交價57500元!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北洋銀元局銅元票

北洋造幣廠始於北洋機器製造局於1877年局內設“津局”鼓鑄制錢。然經庚子之變,慘遭八國聯軍洗劫的天津,已是滿目瘡痍,商業店鋪幾乎完全毀於炮火,經濟凋敝,市場蕭條,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是名符其實的重災區。尤其是洋兵劫掠了官府、商號的上千萬兩現銀,形成“津市錢荒,商民交困”的局面。同時,因制錢(輔幣)短缺,市場交易“往往以竹片、紙條代充找付,殊屬不成事體”。

光緒二十八年,北洋大臣袁世凱上奏朝廷建議於天津設立“北洋鑄造銀元總局”局址選在天津河北西窯窪護衛營,周學熙為該局總辦。

當年直隸總督府設於保定,袁在赴保定前夕,囑周學熙,“我月餘歸來,冀見鼓鑄之成功”。周學熙選定河北大悲院殘址,聘募技師,招集工匠,於廢墟中“搜求機器”,“精心構思,設法修配,晝夜兼營”,在“庫款支絀,無可籌措”的情況下,只能由北洋支應局“借拔”銀十三萬五千餘兩,並向民間“息借商款”以為支援。經緊張籌辦,僅70餘日“房屋機器,一律告成”。待袁世凱歸來,“詫其神速,推(周)為當代奇才”,更謂周“可以集事”,“嗣後以一切工業建設相委”。

據史記載,開鑄銅元可日產33萬枚,當年便鑄出上千萬枚。最直接、最現實的效果是,“市面賴以接濟,物價頓平,人心大定”。銅元問世之初,還只在天津流通,其後才向省城流通。

該局對於紙幣的功績還在於充實天津銀號營業發展,穩定基礎,協助調解週轉,使北洋天津銀號紙幣信譽卓著。因周學熙同時負責天津銀號和北洋銀元局,光緒三十一年,借鑑湖北銀元局發鈔之經驗,北洋銀元局破例分擔發行銅元票。目前見有北洋官報局印製的北洋銀元局光緒三十一年造當十銅元伍拾枚、壹佰枚、伍百枚三種。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北洋銀元局銅元票為傳統直型票。黃底色印深藍色圖案。票面之上為清代傳統圖案,即左右對稱的二龍戲珠圖。圖的下方標明“北洋銀元局當十銅元”。中心是面額,並用篆書書寫“北洋50(或100、500)銅元”反白防偽。面額左邊為豎書的年號“光緒三十一年造”,右邊是豎條空白即可以填寫的“…字第…………號”。票背是漢滿文字文告。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北洋銀元局銅元票發行冠字採用的是“千字文”,每個冠字以千張為限。但其發行之時正值市面制錢極度匱乏,很難以銅元一枚兌換制錢十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均將此銅元票與制錢相輔使用。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北洋銀元局改名為“直隸戶部造幣北分廠”,隸屬於戶部造幣總廠。次年八月更名為“度支部造幣津廠”。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奉度支部令裁撤,自此北洋銀元局宣告結束。

“北洋銀元局光緒三十一年造當十銅元”券存世數量甚少,一般民間錢幣交流會很難見到,即使國內大拍也不常見。單張紙幣的市場價格基本都在萬元以上!

另外它還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即:行用票大額偶見,小額罕見。未簽發票小額偶見,大額罕見。其中端倪恐局外之人很難說清一二。

2013年嘉德春拍,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北洋銀元局當十銅元壹百枚,八五成新,拍賣成交價97750元!

手稿 | 價值百萬的大清紙幣,你見過嗎?(三)

下期多寶笑談將開啟大清錢幣系列,敬請關注!

多寶笑談,談笑古今,點贊+收藏+關注,多謝您的支援!

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絡作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