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唯美”是一種境界

2021-10-07由 李少白 發表于 歷史

我痛感於這樣一種現象:不知從何時起,攝影界高揚紀實精神,人本主義的同時,輕視藝術,貶低美竟成了一種時尚,一些著名的,或者不太著名的攝影人,或追悔自己曾經一度陷入追求藝術美的誤區,或自豪自己的攝影從來不與藝術沾邊。近年來,觀念攝影風起雲湧,更從另一個角度放逐美,為醜翻案。這麼一來,美成了一個雷區,誰敢親近美,誰就有可能被視為落伍、老土、低俗、弱智,甚至以表現美為目的的風光攝影家們談起美來也小心翼翼,面對風光攝影被人譏為美麗的垃圾,鮮有人理直氣壯地宣佈美就是風光攝影的最高追求。一位我很敬重,以藝術為自己使命的著名攝影家也曾說:“我們風光攝影裡唯美成份太多了。”

美遭到誤解,受到輕視是一種歷史的反動。曾幾何時,文革劫難過後,當“四月影會”勇敢地將藝術的旗幟升起在攝影的天空,被長期禁錮的美得到解放,大受人們的歡迎與熱愛。攝影藝術持續升溫,以至於成了時尚,藝術與美被攝影人叨唸著,成了當時攝影界熱門話題,連新聞攝影也大談藝術性,非逼得人們承認新聞攝影也是藝術,也是表現美的。藝術在你拉我扯中變得廉價,美也成了大眾情人。似乎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擁有它。正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深刻理解藝術的本質,美的真諦,所以一旦社會生活發生演化,舊的思想回潮,新的觀念登陸,藝術與美就再次遭遇尷尬:被紀實和觀念兩大群體同時夾擊。儘管他們的主張和方向大相徑庭,而在拋棄美這點上竟是同謀。打倒了藝術,放逐了美,攝影的功能變成或負起治療社會疾病的責任,或成為宣洩自我情緒的工具。其中最使人不敢碰的一種說法是為時代寫真,為歷史作傳。攝影只剩下它的社會功能和實用功能。然而,歷史證明:凡是過分強調實用效能的時候,既使你捍衛的是真理、正義,你仍然會陷入功利主義的泥坑,而藝術的審美性恰恰拒絕功利。正因如此,它才有大用。其實在人世間種種令人洩氣的愁苦和哀痛,都莫過於人生的悲劇,死亡的絕對。而這種悲劇性極易導致,或出世的頹廢,或玩世的輕浮。唯有將人生審美化,藝術化,才是乞今為止能讓人面對亙古就有的人生悲劇,而能自救的唯一良藥。如果你承認照相機可以成為藝術家手中的工具,你就應該承認攝影除了記錄社會、歷史,揭露醜惡,批判現實或者表現自我,發洩情緒等實用功能外,更有意義的就是參與審美。面對目前輕視藝術與美的時尚之風,不管它以什麼名義,大眾的,人文關懷的,道德的,歷史倫理的,還是前衛的,後現代的,觀念的,不管它是嚴肅的,還是輕浮的,還是別的什麼,統統不要輕信,攝影的高階形態,必然是藝術,而藝術的本質必然是“唯美”。“唯美”不是一種霸權,一種壟斷,而是一種抵禦,抵禦粗鄙、庸俗、虛偽,又是一種堅持,堅持人性中的至潔至純,還是一種呵護,呵護善良,柔弱……。其實“唯美”真的是一種境界,一種很高很高的境界,一種難以達到的境界。任何時候都有勇敢者不懼難,“唯美”者即是此種人,唯美是求的人,一定是一個反感卑瑣,拒絕向醜惡低頭的人。

無論批判現實,無論審視自我,還是歌頌自然,“唯美”都可以讓你體會精神的永恆價值,使你手中的相機成為物化這種價值的利器。

李少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