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2021-10-04由 順博文化 發表于 歷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都沒有逃出這個歷史迴圈。在經歷了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後,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再後來三國盡歸司馬氏,中原大地又迎來了短暫的統一。今天的主角就是司馬氏所建立西晉王朝,一起在歷史長河中走進西晉王朝的興與衰。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一、託孤大臣司馬懿

若要談司馬氏建立的西晉王朝,則要從三國時期說起。東漢末年軍閥四起,州牧割據,中原大地經過一番廝殺後,曹操逐漸統一北方成為“亂世梟雄”。曹操任丞相後,重用司馬懿,後來司馬懿公開建議曹操稱帝,加之屢屢提出高明之見,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在曹操去世後,司馬懿幫助曹家料理後事,輔佐曹操次子曹丕繼位,使得朝野上下無不肅然。曹丕死去後,司馬懿再次接受託孤輔佐曹叡,這時候的司馬懿已經官至舞陽侯,是曹魏三大輔政大臣之一,幫助曹家擊退孫權、諸葛瑾的多次進攻,並拜為驃騎將軍,儼然一副周公在世的形象。但曹家人的的壽命都不太長,司馬懿盡心竭力輔佐的曹叡年僅36便去世。史書記載明帝曹叡去世之時,執司馬懿之手,說“以後事相托。死乃復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從此可以看出曹家對司馬懿是一百個放心,把他當成了“託孤專業戶”,同時也能看出此時的司馬懿一心為主、誠信輔佐曹魏的心意。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但歷史總是喜歡對人開玩笑。誠心為曹的司馬懿遇到了他的勁敵——曹爽。曹爽作為曹魏宗室對司馬懿這個外人自然提防,屢屢想要架空司馬懿。面對曹爽的步步緊逼,司馬懿不再步步退讓,最終在高平陵之變中誅滅了曹爽集團,從此走向了他的黑化之路。

二、司馬昭之心

在經歷了一生的政治鬥爭後,司馬懿已是垂垂老矣,如果說他還心存對曹魏心存一私愧疚的話,那他的兩個兒子則完全沒有這種愧疚感了。司馬懿有兩位虎子,司馬師與司馬昭。這兄弟二人都是狠角色,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為帝,在其死後由二弟司馬昭繼承其兄位,鎮守許昌。接下來我們主要說一說這個司馬昭。

其實在司馬懿晚年,曹魏的政權就已經落入了司馬家族手中。加之司馬昭攻蜀戰吳,戰功赫赫,在壽春之戰後,皇帝曹髦甚至要封他為晉公,建立晉國。面對野心膨脹的司馬昭,年輕氣盛的曹髦有些按捺不住了。甘露五年,年僅20歲的曹髦召集王沈、王業、王經一同議事,他說:“現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一心謀逆,我不能坐等著被他廢掉,現在就帶你們一同去討伐他!”三人多番勸解無效,但又懼怕司馬昭的實力,於是王業、王沈連忙通知了司馬昭。司馬昭畢竟久經沙場,怎會怕這樣一個黃毛小子,便讓賈充率軍做好戒備。不久曹髦衝進了司馬昭宮邸,士兵將其團團包圍,但怯於其皇帝身份,無人在敢向前。這時賈充在一旁煽風點火,太子舍人成濟駕馬上前,當眾刺殺了大魏天子曹髦。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關於此次弒君,有觀點認為是司馬昭背地指示的,也有人認為是成濟想借機邀功,猜度司馬昭的心意。我個人認為,曹髦之死是出乎司馬昭意料的,因為後續司馬昭大呼“天下人將會怎樣看待我呀!”,並且誅殺了成濟三族,如果是假裝的,這樣的行為有點說不過去、況且當時的司馬昭多次被加九錫,被必要冒這樣的政治風險。但這件事畢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開弒君,表明司馬家與曹家的矛盾已經徹底公開,兩家由先前的莫逆之交到了現在水火不容的境地,相比這是曹操曹丕曹叡等人萬萬想不到的吧。

三、司馬代魏

在弒君後的第五個年頭,即公元265年,司馬昭病逝,嫡長子司馬炎繼承晉王爵位,於同年12月,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皇位。從此中國疆域再度統一,西晉走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央。但是這樣一個弒君篡位、得國不正的王朝會帶領歷史走向何處呢?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從“太康之治”到“八王之亂”

一、“太康之治”,短暫繁榮

在西晉建立之初,晉武帝司馬炎還算勵精圖治。在位期間,他首先緩解社會上存在的與曹魏和漢室的矛盾,讓當時貶為陳留王的曹奐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給足了曹魏舊勢力的面子,同時解除對漢室的禁錮,這些措施對穩定慌亂的民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廣納人才,發展文化。這一時期湧現出了很多人才,號稱“一左、二陸、二潘、三張”,其中就有寫了《三都賦》的左思,人稱“太康之英”的陸機。最後,在軍事上統一全國。司馬炎認識到要想實現霸業,必先統一南北,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全國在此迴歸統一。透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西晉逐漸從三國戰亂中走出來,出現戶口殷實,文化發展的景象,這一時期被人們成為“太康之治”。歷史看似已經邁上了正軌,但司馬炎的兩個致命失誤卻為後世留下了無盡的災殃。一是分封諸侯,二是選錯了繼承人。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原來,司馬炎認為曹魏防範宗室導致了孤立無援,於是在全國大肆分封宗親,即位之初便分封27人,後來繼續擴封,宗室中的諸侯數量增加到了57人。司馬炎對於功臣的分封也毫不吝嗇,據統計,有五百餘人被封為異性諸侯。這位日後西晉內部的不穩定埋下了極大的隱患。其次司馬炎在選擇皇位繼承人上出現了失誤:他當時在世的有18個兒子,唯獨選了不大聰明的司馬衷。對於為何選司馬衷繼承皇位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覺著司馬衷不一定是個傻子,也有人認為,司馬炎是看著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聰明過人,心想天下總歸是我孫子的,現在將就一時也是值得,於是立了司馬衷為皇帝。不管怎樣,繼承人的問題太過於草率,在司馬炎死後,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開始禍亂朝政,攪得上下不得安寧,最終西晉王朝爆發“八王之亂”,戰火聲中為西晉敲響了喪鐘。

二、八王之亂,走向覆滅

剛才我們提到,西晉建立之初,司馬炎為了鞏固統治同時對抗士族勢力,大肆分封諸侯。這些諸侯依靠分封食邑迅速有了充足的兵力跟經濟實力。司馬炎本人才能過人,在他生前尚能控制諸侯,但它死後,整個政局交給了傻兒子司馬衷、夜叉兒媳賈南風。在賈南風的挑撥下,以楊駿謀反為由,讓楚王司馬瑋進京誅殺,楊駿無力反抗,被夷三族。此時權力落入汝南王司馬亮手中,賈南風又假傳惠帝的密令,讓司馬瑋誅殺了司馬亮,然後卸磨殺驢,除掉了司馬瑋。

西晉王朝興亡史:司馬氏與曹氏家族的愛與恨

就這樣,心狠手辣的賈后採取各種手段,讓司馬家的兄弟自相殘殺,整個中原大地再次陷入了戰亂之中,參戰的還有趙王司馬倫等其餘八王,他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好生熱鬧。八王之亂打空了西晉王朝的最後一點國力,讓北方的匈奴人看到了可乘之機,於是趁機南下。就這樣,公元316年,短暫統一了50年的西晉王朝如流星一般迅速隕落。

回顧西晉王朝的興衰歷程,讓人不得不感慨歷史的強大輪迴:本來司馬氏就弒君篡位、得國不正,縱然前期的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幾代人權勢滔天,但看看其子孫們的自相殘殺,真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參考:

《晉書》

《從司馬到司馬》

《資治通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