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2021-09-26由 共振歷史 發表于 歷史

李氏王朝卻出了個千古女帝,這本來就讓人大吃一驚,可是當時得政治使然再加上武則天的野心讓她成為了千古的第一人,但是人終究是難逃一死,武則天雖為千古第一人但終有將老之年,在她晚年也要面對一個問題是武氏接自己的位子還是立自己的兒子李顯為太子,一直困擾到她將死之時。

如果是你在面對兩難之時又會採取怎樣的方法呢?看武則天是怎麼玩弄平衡之術的。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眾所周知唐朝為是李氏的王朝。靠的是唐高祖李淵一家人的流血流汗換來的,但是武則天登上帝位之後,把李唐改為武周。便可說明他對於李氏王朝改姓為武姓是有想法的,但是武則天畢竟是個女人,而她的兒子卻是李氏一脈皇位的獨傳。

這時的的她陷入了兩難的抉擇她想立兒子為太子,又想傳位給姓武的,以便延續她的周朝。如果傳位給自己兒子,那兒子一定會恢復李氏的唐朝,武則天因此舉棋不定。這成為武則天晚年最大的困惑以至於死時也不得安生。於是便於大臣們商議。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武則天於是在早朝時便像眾大臣提出她的想法,眾大臣們都說:

“陛下若立兒子,千秋萬歲之後,可以永享兒孫的祭祀;若立侄兒,誰聽說侄兒為姑母立廟奉祀的呢?這句話直接戳破了武則天的內心,雖然自己貴為女王自己也是武氏後人,但首先自己是竊取了李氏的天下,第二自己又為先皇之妻,其三李顯是自己的兒子百年之後能孝敬自己的只有自己親兒子,最後她的心中雖然還是平衡不定。但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決定了。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說道這裡跟大家講一下武則天最後肯定選兒子因為人的想法是和心理研究當一個人形成潛意識時最後的選擇也是跟隨著潛意識走的,武則天就是受一定潛意識的影響。選擇了自己的兒子。後來晚年的武則天儘管一直猶豫著。但最終隨著自己年齡變老,她終於下定了決心把自己的兒子李顯立為皇太子。這樣來,便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

由武則天大力扶持起來,羽冀豐滿的武氏黨派從各方面來說已經可以和朝廷對抗了,這樣一來武氏能與太子李氏黨派相安共處嗎?

這又一次讓武則天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著實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無奈的武則天找到老臣吉項。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老臣吉項向武則天進諫。他問了武則天一個問題:“杯水與杯土,兩者能爭嗎?”武則天說:“不能。吉項又問:“水與土合而為泥,能相爭嗎?武則天說:“這也不會。”吉項再問: 如果把泥巴分成二團,一團捏成佛祖,一團捏成天尊(道教祖師),是否會相爭呢?”武則天說:“這樣就會相爭了。”吉項說:陛下所立太子羽翼還未豐滿,武氏諸王勢力已成氣候,陸下怎樣才能使兩者相安無事呢?”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其實,從當時的局勢看,只有武氏諸王一個派別,現在武則天必須製造出另一個即太子李氏派別來。兩個派別沒有均勢還不行。武則天就把派人把武姓侄兒和自己的的李姓兒女找來,在廟堂宜督,彼此相扶。

但沒等武則天死,宰相張東之等便發動宮延政變,擁立太子李顯登上帝、李武兩大勢力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武氏終於被李顯剿滅。

武則天死後,武姓王朝又重回李姓唐朝。武氏誅滅後這一切才算是真正的風平浪靜。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從中我們可知當一個政治體易系內產生對立的勢力或黨派時,其上的統治者(帝王或領導)如果一時無法消除這些勢力及其對立狀態,那就必須憑藉自己的地位和影響控制對立的雙方,並使他們在同一政治體系內共處。如果對於其轄下的某一勢力即將失控時,也可樹立另一勢力以與之相抗衡。然而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采用平衡術,其本身都存在著潛在的危險,倘若統治者無足夠的實力,就有可能因為平衡的失控而導致權力的喪失,從而有可能最終仍然要受制於某一方。在權力紛爭中善於製造矛盾和利用矛盾,這就是政治上的平衡術。

女帝臨死不得安寧,存亡皆在一念之間?看她的權衡之術定輸贏

李氏之所以能夠奪了勝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如果沒有人扶持幫助那麼就算是一個人的勢力再過於強大如果沒有宰相的幫扶是不可能剿滅武氏的,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起背後一定得有一個強大的後背援軍作為支柱。這也是很多人失敗的願意自以為自己就已經夠強大了其實不然。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謝謝大家的支援與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文章為作者原創,嚴禁轉載抄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