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2021-09-22由 海上浮槎 發表于 歷史

北朝佛造像不僅遺存豐富,數量龐大,而且種類繁多,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此外,不同地區的造像也存在地域差異。

五胡十六國中晚期,鮮卑族拓跋部崛起,建立北魏政權,隨後統一北方。北魏造像可分為早(四世紀末至五世紀中葉)、中(五世紀中葉至五世紀末)、晚(五世紀末至六世紀三十年代)三個時期。

一、北魏早、中期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銅鎏金佛坐像。造像年代大約在十六國晚期或北魏早期。肉髻碩大磨光,髮絲線條稀疏;鼻樑高聳,面龐方圓;手施禪定印,腿結跏趺坐。身著通肩袈裟,衣紋粗獷深凹,在胸前呈U字形。

北魏早期的造像與十六國一脈相承,深受犍陀羅藝術的影響,同時融入了貴霜時期馬圖拉風格的一些元素。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銅鎏金佛立像。北魏延興五年(孝文帝拓拔宏年號,即公元475年)制。球狀高肉髻,漩渦紋髮髻;身著袒右肩袈裟,右下角搭於左肩之後;衣紋用陰刻表現,下襬向左右兩側外展;右手施無畏印,跣足立於覆蓮臺。蓮臺之下為四足方床,陰刻坐佛和纏枝蓮葉。頭後有蓮瓣形頭光、繩紋身光和橢圓形背光,背光外有火焰紋環繞。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北魏中期的造像已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如袒右肩袈裟、火焰紋背光、四足方床等,但仍然存留許多犍陀羅藝術和貴霜時期馬圖拉風格的痕跡。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劉伯陽造釋迦像。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拓跋宏年號,即公元495年)制。球狀高肉髻,漩渦紋髮髻,與之前相比,線條更精細;半披式袈裟,內著僧祇支,邊緣陰刻有細線和波浪紋;雙手施禪定印,結跏趺坐於矩形臺上。臺座正中有一個香爐,兩側各有一個供養人;頭後為蓮瓣形頭光、橢圓形身光;背屏刻有五佛,均為球狀肉髻、通肩袈裟、U形衣紋,手施禪定印。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半披式袈裟是我國佛造像本土化程序中,發生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佛像衣著樣式,最常見的穿法是:袈裟左領襟自然下垂,右領襟半披於右肩,順右手臂外側經右手腕下穿出,搭於左肩之上。

二、北魏晚期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劉保生造無量壽佛像。北魏景明三年(宣武帝拓跋恪年號,即公元502年)制。漩渦紋高肉髻,身著通肩袈裟,衣紋如梯田,多呈平行線;手施禪定印,腿結跏趺坐,臺座兩側皆蹲有一個獅子;頭後有蓮瓣形頭光、圓形身光,背屏外側為火焰紋,內側化佛與花瓣相間分佈。造像削肩、身軀修長、眼角如新月,已初顯北魏晚期“秀骨清像”的端倪。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佛面。北魏熙平元年前後(孝明帝元詡年號,即公元516年左右)制。臉型圓潤、豐滿,五官端莊、勻稱;鼻樑高挺,嘴唇微閉;唇線流暢清晰,嘴角微微上翹。既有絕世莫測高深的神秘感,又有塵世溫和寧靜的親切感。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菩薩頭。北魏神龜至永熙年間(公元519-534年)制。額前頭髮中分,面部豐滿圓潤,微笑禪定自然。鼻樑挺拔,雙目狀如柳葉;小口薄唇,嘴角微微上翹。形象清秀、神情瀟灑。北魏晚期,造像藝術已經成熟,工匠佛學修為甚高,駕馭自如,得心應手。此尊菩薩頭像狀似漢人面孔,可能受南朝造像的影響。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人物立像。北魏神龜至永熙年間(公元519-534年)制。塑像為世俗人物,背面朝外,身穿廣袖褒衣,下著曳地長裙,腰束寬頻,徐徐前行。這種褒衣博帶的裝束與南朝儒者服飾相近,側面反映了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鮮卑族深度漢化的社會現象。

從「梵天東土·並蒂蓮花」展學看中印佛像之中國篇(中)

菩薩立像。北魏晚期至東魏制。面容長圓,立體突出;眉清目秀,細長舒展;慈悲微笑,若有所思。頭戴寶冠,其後有蓮瓣形頭光和圓形身光;肩上突出圓餅裝飾,披帛下垂交叉於膝前;裙襬褶紋細密分明,呈魚尾狀向兩側外展,給人一種飄逸欲仙的感覺。削肩體長,表現出北魏晚期“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造像特徵。

此菩薩像雕刻精緻,形神兼備,可見北魏晚期造像發達,且已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秀骨清像”的特點流露出動盪的社會現實,而“褒衣博帶”的裝束說明了深受南朝文化的影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