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2021-09-18由 跟隨高建走昌平 發表于 歷史

太行山脈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它是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之間的一條縱向山脈。許多條河流橫切穿越太行山,形成了許多能夠穿越太行山的峽谷,這些峽谷中最著名的當屬“太行八陘”。“八陘”最北的峽谷是北京市昌平區的“軍都陘”,軍都陘現在的名字叫“關溝”,長約40裡,在昌平區西北的軍都山。軍都山又名居庸山,軍都陘在漢代時期就有了關城~居庸關,此關是古代華北平原進入晉北去內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關溝”,顧名思義,就是有關隘的峽谷。在四十里的關溝中矗立著南口城、居庸關城、上關城和八達嶺四座關城,關溝的南端為南口城,北端即是八達嶺關城。八達嶺關城坐落於延慶區;南口城、居庸關城、上關城均在昌平區域內。同八達嶺,居庸關摩肩接踵的遊人相比,上關城顯的十分落寞,猶如蟄眠多年的璀璨明珠,遠不為人所知。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關溝的老照片

古居庸關,即現在的上關城,位於京藏(原八達嶺)高速公路西側,北距八達嶺七八公里左右,南距居庸關北門3公里,在南口鎮四橋子村地界。這裡是四十里關溝最狹窄處,漢代時,便在此地設定關隘,稱為居庸關;北齊時,稱為納款關;隋唐之後一直到元代,一直都是古居庸關。有史書記載:明代的上關城,南北城牆上跨東西兩山,城堡兩山之間,將關溝一截兩半。城牆周長約1公里,有南北兩座城門樓,敵樓二座,偏左為東西水門。在上關城東西兩側的山頂上各有兩座瞭望臺”該城堡於永樂二年(1404年)重修,設南北城門,有守軍30人。古居庸關山勢險要,易守難攻,只有當年據險守城的將士才有切身體驗。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已經消失的明代的上關城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上關城的南北城牆,在山頂相交A形

明初,大將徐達、常遇春北伐元朝,將元順帝驅除至蒙古草原。為了防止元朝殘餘勢力騷擾北京地區,決定加強關溝的防禦工程。他們看到元代的居庸關城雖然山勢險峻,但過於狹窄,不能駐守大量的軍隊防護。他們又來到居庸關以南八里處的元代雲臺,看到這裡山間地勢開闊利於大量駐軍。於是,就決定這裡重建居庸關,將舊居庸關城,改名為上關城,成為新居庸關的前哨陣地。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不同季節中的上關城殘牆

1982年修八達嶺高速路,拆掉了上關城的南北城門及東城牆。城牆既斷,始有斷城之俗稱。在上關城居住的村民就近遷到了四橋子村。如今,京藏高速公路上行線、輔路、京張鐵路及水道都是從上關城中透過。上關城西山坡上的兩段殘城牆成“Λ”形半隱半現於灌木叢中,斜臥在山脊上。透過樹叢灌木,殘垣上的垛口、射孔清晰可見。2003年,昌平區人民政府在此豎起文物保護碑,上面介紹:“上關城於明洪武元年(1368)建築,曾經是關溝內一道重要的軍事防線。”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上關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居庸關作為軍都陘上的重要關城,它是漢代幽州地區通往上谷地區的主要通道。北魏時期的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溼餘水》中對居庸關曾經發生這樣的感慨:“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遊子,聆之者莫不傷思矣。”古居庸關山谷幽深、林木蔽日、溪澗旁流、獸啼鳥鳴,行人商旅,來到此處,無不暗生思鄉之情,匆匆加快了行進的腳步。

山高林密,幽深狹長的關溝中的居庸關,除了引發行人的思鄉之情外,還給行人帶來了不安。這裡溝深林密,野獸時常出沒襲擊人畜,於是,人們請來工匠,在溝旁的石巖處雕刻佛像或梵文咒語,行人過此或參或拜,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緩解緊張的情緒。在上關城西北側的半山處,有一面長約12米,高約11米的花崗岩石壁,上面並列雕刻著三尊佛像。三尊佛像盤腿端坐於蓮花座上,中間佛像高約1。64米,寬約1。3米;左側佛像體態較瘦,右側佛像體態稍胖。三尊佛像造型古樸,雕刻技法精練,是昌平區在關溝內為數不多的摩崖造像。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古代帝王將相的出塞入關,鐵甲將士們沓沓聲碎的馬蹄聲,似乎已經成為居庸關歷史的主題,但這僅僅是它的一部分,最為重要的,它還是中國古代各民族進行融合的見證者。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發展史上,各個民族能夠相互融洽,相互團結的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離不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多次民族大融合。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之前的古居庸關在何處?

明代的新居庸關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民族融合,其中規模較大的兩次民族融合都有居庸古關的身影。在1800年前,西晉經過短期統一之後,由於統治階級內部的爭鬥,又出現了分裂,生活在中國北方的古代少數民族,開始沿長城關塞,包括居庸關,向中原內遷(內遷各民族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氐、羌即“五胡內遷”)。少數民族內遷之後,同漢族雜居相處,改變了本民族遊牧的生活習慣,逐漸融合進漢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繼位後,實施漢化政策,又從法律上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大融合。金代末期,活躍在中國北方的蒙古部落開始強大起來,趁金代統治階級的衰弱,從居庸關南下中原,統一了中國。邊疆各民族,蒙古、契丹、女真,部分阿拉伯人大批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形成了今天960萬平方公里的祖國版圖雛形。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之所以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發展的民族文化,與歷史上的多次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