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三國中“晁蓋”式的軍閥沒好下場

2021-09-16由 知秋一葉1027 發表于 歷史

三國中“晁蓋”式的軍閥沒好下場

三國中“晁蓋”式的軍閥沒好下場

三國時期有一些軍閥或土匪,如昌豨、韓遂等人,但韓遂總給人一種正面形象,主要是由於和馬騰廝混過,而馬騰之子馬超為劉皇叔五虎上將之一,所以沾光被洗“白”了。

但只要回顧一下他的經歷,感覺這人很複雜,但頭腦很簡單,是個“晁蓋”式的人物,所以縱橫河西三十餘年,也沒個好下場。

中平元年(184年),羌人北宮伯玉造反,劫持那時擔任涼州從事的韓遂及其同事邊章入夥,並推舉邊章為領袖,就像武昌起義革命軍立黎元洪為起義首領一樣,也類似梁山好漢拉河北盧俊義上山,找個有名望的人,做個好招牌。

但邊章、韓遂不像空架子的盧俊義,尤其韓遂是有實權的,這為以後(中平四年)他殺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埋下伏筆。後來,韓遂又聯合馬騰共推舉王國為主,攻掠三輔地區。中平六年又廢掉王國,轉立涼州名士閻忠為頭領。閻忠憤恨不已,不多久病死。韓遂逐漸與馬騰爭權,相互攻殺,馬騰主動遷入洛陽,將自己軍隊就給兒子馬超。

後面形勢發展如三國演義講述一樣,韓遂、馬超相互猜忌,遂被曹操擊敗,馬超投奔張魯,又投降劉備。而韓遂退走羌中,於建安二十年被西平、金城將領麴演、蔣石所殺。

韓遂這一生,軍事上很能打,政治上很曖昧,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追求。時而當土匪、軍閥,攻掠三輔地區;時而參與平叛,比如平定張猛叛亂,時而幫助曹操,幫助鍾繇大破高幹、郭援的進攻;時而又想保持某種獨立性,抗拒曹操軍隊進入河西地區。

要知道,作為一方軍閥,要麼自立為王(如孫權、劉備),要麼投靠朝廷,朝廷不行就投靠權臣(如張魯、張燕、張繡),但韓遂始終介於這兩者之間,沒有大的追求,就像晁蓋一樣,幻想著過整天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自由江湖生活,但這在現實當中根本不可能,所以做賊做到白頭,最後被梟首示眾,落得個悲慘結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