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2021-09-06由 民勤縣文化館 發表于 歷史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王宗維 |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

隋文帝楊堅從北周手裡繼承了對河西涼州地區的統治權,但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當地的政治形勢。

早在東魏、西魏相繼傳到北齊、北周時期,各政權為了自己的存在和發展,都爭向突厥贈送財物,仰仗突厥的力量以擴大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突厥他缽可汗曾狂妄地說:“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邪!”於是突厥以援助這幾個政權為藉口,大舉南下,逐漸進入河西走廊北側,從賀蘭山經騰格里大沙漠,到巴丹吉林大沙漠,不時有突厥來往。據史書記載:北周宣政元年(578 年)冬,他缽可汗“復寇邊,圍酒泉,大掠而去。”“大成元年(579 年)突厥圍酒泉,殺掠吏民。” 當時,朝廷派往抵禦的監軍宇文弼對陳昶說:“黠虜之勢,來如激矢,去如絕弦,若欲追躡,良為難及。”北周的軍隊尚未追及,突厥就退至塞外。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突厥40萬騎自蘭州入,隋新任涼州總管賀婁子幹擊敗於涼州東南之可洛峐山。接著,突厥又大入,阿波可汗至涼州,“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鹹盡。”至此,武威以北,盡入突厥。開皇八年乞伏慧任涼州總管,涼州境內屢遭突厥寇鈔,他不得不在涼州城外“嚴禁烽燧,遠為斥侯”,以防突厥進攻州城。隨著隋朝政權的不斷鞏固和與突厥關係的不斷改善,突劂在隋邊境者陸續臣屬於隋朝,河西戰爭逐漸平息。但是,隋朝在今民勤縣境未曾設定任何行政機構,就足以就明這裡是突厥人活動的地方,實際是突厥人佔領了這個地方。

隋末,中原各地相繼暴發農民在起義,一批軍閥陸續割據,稱王稱帝。薛舉、竇建德、王世充、李軌等“皆北面(向突厥)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突厥在西北的勢力仍然相當強大。其中的李軌,就是武威人。

據《舊唐書·李軌傳》載:李軌原為武威郡鷹揚府司馬。隋大業末薛舉起兵金城時,即於同郡曹珍、關謹、梁碩、李贇、安修仁等謀,共舉李軌為主。“軌令修仁夜率諸胡入內苑城,建旗大呼,軌於郭下聚眾應之,執縛隋虎賁郎將謝統師、郡丞韋士政。軌自稱河西大涼王,……初,突厥曷娑那可汗率眾內屬,遺弟闕達度設領部落在會寧(今甘肅靖遠)川中,有二千餘騎。至是,自稱可汗,來降於(李)軌。”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梁氏來源有三:漢代有武威太守梁統,漢人;十六國時休屠各人成七兒等起兵共推梁貴為盟主,此梁貴為休屠保人;另外,在羌人中也有梁姓。休屠各人從西漢以來一直活動於馬城河流域,民勤縣為其主要生活場所。

安姓的族別為西域胡。安修仁“夜率諸胡入內苑城”,“諸胡種落繁盛”,是這次起兵的主要力量,可見當時涼州西域胡人眾多。安修仁之兄安興貴在唐李淵面前自稱是“涼州奕代豪望”,這可能不假,但考其原籍,實為西域昭武九姓中之安國人。

自西漢張騫通西域,西域各國人來中原者絡繹不絕。漢朝政府為接待來往的西域人,沿路設定郵傳、亭站,以傳遞資訊,供應住宿。由於來往人數太多,朝廷迎接不暇,後來命令西域來使先在河西郡縣“待詔”“候旨”,分批入京。每當帝王更替,中原發生事變等情況出現時,“待詔”者就要多年留在河西各地,長者達十年之久。這些人長期留住,川資耗盡,或因其他原因既不能入京,又無力返回原籍,就在河西留居下來,成為河西人。安興貴自稱是“奕代豪望”,或源於此。當時的西域使者,大都伴有大批商隊。商人無力回國而留居涼州者亦不少。河西的石、康、何、史、曹、穆、朱姓,大多與此有關。清代武威人張澍寫過“石工安民為武威人考》,提出著名石刻家安民、安宏、安仁祚、安懷玉、安文璨、安文晟、安璨、安亮、安民師、安永年、安敏、安廷年等,大多數是武威人,可見安氏在武威有一定勢力。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過去,大壩文化學校西南有幾家姓安的居民,其大門上刻有“武陵望族”四字,村教師羅可久題寫,恐怕是附會。涼州安氏歷時久遠。隋、唐時期涼州西域胡人大增,與突厥人進入河西有關。

突厥曷娑那可汗,即西突厥處羅可汗。據《隋書·煬帝紀》:大業七年(611年)十二月來朝,隋煬帝令武威太守樊子蓋應接,同時來朝者還有高昌王。次年,隋分曷娑那可汗之眾為三部,使其弟闕達度設將贏弱萬餘口,央於會寧。後來,煬帝還派裴矩親往安集。闕達度設被安置於會寧,當時先於李軌起兵者有金城薛舉,金城與會寧距離很近,闕達度設不降金城薛舉,而降李軌,說明此部已有大批人從靖遠川逐漸沿騰格裡沙漠南緣遷至馬城河下游綠洲一帶。

李軌依靠當地各族人民反抗隋朝的情緒起兵,一年之內,由河西大涼王稱帝,置百官,今民勤屬其所轄。唐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李淵派安興貴招慰李軌:“涼州避遠,人物凋殘,勝兵雖餘十萬,開地不過千里,既無險固,又接蕃戎,戎狄豺狼,非我族類,此而可久,實用為疑。今大唐據有京邑,略定中原,攻必取,戰必勝,是天所啟,非人力焉。今若舉河西之地委質事之,即漢家竇融,未足為比。”但是,李軌不聽,興貴與安修仁引諸胡眾圍攻李軌,被擒,涼州地區統一於唐。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唐武德初,因隋末州郡繁雜,李淵改郡為州,太守並稱刺史。“其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置總管府,以統軍戎(即軍政合一)。至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至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始令並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涼州屬隴右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復分為十五道,隴右如故。又於邊境置節度、經略使,統少數民族。河西節度使治涼州,統河西諸軍(包括守捉)。敘述唐代沿革,不能不分清前後變化。

武德二年,唐擁有武威郡,改為涼州,因其屬邊緣之地,置總管府,高祖曾以隋降臣楊恭仁為涼州總管。楊“深悉羌胡情偽,推心馭下”,各族人民悅服。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現初,李大亮“出為涼州督。

涼州都督府和涼州概念不同,轄境也不一樣。涼州都督府治涼州,是軍政結合的機構,督涼、肅、甘、沙、瓜、伊、芳、文8州。而涼州刺史僅領姑臧、昌松、番禾3縣,後又增神烏縣。

民勤當時的歸屬,雖屬涼州,但主要還是都督府管。 《舊唐書·地理志》稱,涼州“州界有豬野澤”,這顯然指谷水下游之豬野。但《新唐書·地理志》四則稱:涼州中都督府“西北五百里有白亭軍,本白亭守捉,天寶十四載(755 年)為軍。”又記:姑喊“北百八十里有明威戍,西北百八十里有武安戍。有武興鹽池、黛眉鹽池。”從里程觀察,明威戍、武安戍皆在今民勤地界,白亭軍更是民勤縣地方。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元和郡縣圖志》隴右道涼州條記:“白亭軍,涼州西北三千里。”姑臧縣條下又記:“白亭軍在縣北三百里馬城河東岸,舊置守捉。 天寶十年哥舒翰改置軍,因白亭海為名。”對白亭軍設定年代和方位,諸書記載的差異,需要略加說明。

涼州條記“西北三千里”,為“北三百里之誤”,這由下文“白亭軍在縣北三百里馬城河東岸”為證。但馬城河東岸是原白亭守捉治所,非白亭軍治所。這是開元二十一年涼州都督府下屬的情況。這年,改涼州都督府為河西節度使,節度使統赤水等8軍,張掖、交城、白亭3守捉,其中白亭守捉仍在涼州城北300裡,非500裡。據《舊唐書·郭元振傳》記:郭於“大足元年(701)遷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先是涼州封界南北不過四百里,既逼突厥、吐蕃,二寇頻歲奄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於南境峽口置和戎城,北界磧中置白亭軍,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虜不復更至城下。……在涼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遺。”大足元年以前,涼州南北有過400裡,南有吐蕃,北有突厥,州城不時受到襲擾,何能建軍事機構於“北五百里”?而且涼州北300裡外不是涼州所管。

郭元振在涼州任職5年,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年)離任,在以後的七八年間,唐朝在涼州沒有新的建樹。僅《舊唐書·趙彥昭傳》記:趙於睿宗時出任涼州都督。《地理志》一記景雲二年(711年),“分天下為郡縣,置二十四都督府以統之”,趙彥昭任涼州都督,當在此時。但這種變更不久即廢。至玄宗開元三至五年間(715~717年),薛訥任涼州鎮軍大總管。這大概是廢都督以後出現的一種新官職。從都督到鎮軍大總管,對白亭守捉擁有管理權。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舊唐書·地理志》明記:邊境設節度使始於開元二十一年,而傳記中卻稱:開元初即有河西節度使職。先是賀拔延嗣,景雲二年至先天元年(711~714年)任河西節度使;再是郭虔瓘,先天元年至開元五年(714~720年)任;然後依次是楊敬述,開元五至六年任;王君毚,開元六至八年任河西隴右節度使,判涼州都督事;張敬忠,開元八至十二年任;李嗣直,開元十二年任;蕭嵩,開元十二至十四年任;牛仙客,開元十七至二十二年任;崔希逸,開元二十二至二十八年任;蕭炅,開元二十八年至天寶元年任。可見,河西節度使不始於開元二十一年,在睿宗景雲年已經出現。這期間是唐朝經營河西的高峰時期,也是唐朝的極盛時期,河西節度使對河西的開發建設起了積極作用,其中包括對今民勤地方的經營。這批節度使大多是唐初的名臣武將,自然對郭元振設立的白亭守捉有所發展。

《元和郡縣圖志》:天寶十年哥舒翰改白亭守捉為白亭軍。《新唐書·地理志》四則記白亭守捉改軍時間為天寶十四年。對這些記載,需要從哥舒翰本人活動和當時的政治形勢加以考察。

天寶六年,河西、隴右節度使,判武威郡事王忠嗣被貶,哥舒翰繼任隴右節度,活動地區不在河西,多與青海吐蕃接觸。天寶十二年進封涼國公,加河西節度使,次年兼御史大夫。在其接任河西節度使前,天寶八年高仙芝任武威太守、河西節度使,可見天寶十年哥舒翰不理河西事,在任者是高仙芝。哥舒翰於十二年兼河西節度使,不久即病,恐怕未曾親理河西事。十四年安祿山反,哥舒翰奉詔平叛,潼關、隴右、河西相繼陷於吐蕃,哥舒翰也死於安祿山之手。以此可見,不論是天寶十年或十四年,哥舒翰都不可能改白亭守捉為白亭軍,改軍應在此前,或者說在開元年間。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軍和守捉是軍事機構,不同於縣。為什麼設軍不設縣,這與當時的居民狀況和管理方式緊密相關。

如前所述,隋代以來,今民勤縣境就有突厥人活動,隋末唐初又有一支西突厥人遷入。《舊唐書·王君毚傳》記:“初,涼州界有回紇、契苾、思結、渾四部落,代為酋長。君毚微時往來涼府,為回紇等所輕”,時間大概在開元初年。這就是說,從隋初至唐開元年間的150年,突厥語系各族在涼州的勢力不斷增加。今民勤地界為其極好的牧場。這些民族不隸唐朝的戶籍,由部落酋長領其部眾,因而唐政府不能以管理農業居民的方式管理,只能在要地設立軍事機構進行控制。白亭軍、明威戍、武安戍分別設立,其重要性不亞於一縣。僅白亭軍就有常住兵1700人,這是一般縣難以達到的。在軍事管理下,仍有漢族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但不佔重要地位。

唐朝因“安史之亂”無力西顧,河西相繼落入吐蕃之手。吐蕃佔領涼州的時間,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至二年,之後陸續佔領甘州、肅州、瓜州和沙州。佔領之後,改變原來唐河西節度使制度,設立涼州節度使與青海節度使、鄯州節度使、河州節度使、瓜州節度使,統稱吐蕃“東境五節度使”。涼州節度使不包括瓜沙地區。吐蕃所設節度使,與唐節度使不同。吐蕃早在向青海地區擴張時,將被征服民族管理起來,由相當於萬戶長的軍事首領管理。此萬戶長或者稱將軍,唐朝即譯為節度使,節度使開府的地方,稱節度衙。涼州節度衙設於武威姑臧城。

涼州節度使的官職情況,敦煌文書P·T·1089號卷略有記載。官職有“翼長、萬戶長、大守備長、節兒(黃銅告身)、大營田官、大城塞長、上下部牧地大管理長、翼都護親任官等,中守備長、副翼長、小守備長、大收稅官、機密大書記、事務總長、大司法長、吐蕃和孫波千戶軍長、通頰與吐谷渾千戶軍長、節兒(紅銅告身)、機密使者、機密中書記、機密小書記、吐蕃和孫波小千戶軍長、漢——突厥語通譯、遺棄地區將軍、紅銅字位官吏、事務都護、通頰與吐谷渾小千戶軍長、大虎皮肩飾章者(即無官職紅銅告身者)、機密收集與傳遞官、牧地管理都護、畜戶大管理官、小虎皮肩飾章者、副牧地管理長、機密書記小官、南山部落將校、畜產小管理官、法(佛教)事務官、配達官“等。

民勤縣的歷史沿革(三)

從上述官職名稱分析,明顯的特點是軍事性統治官員多,包括出征作戰、城防守禦、地方軍政管理、軍事情報的收集與傳遞等,而行政民事性官吏和農田水利生產類官吏則極少。這種情況反映出軍事奴隸制政權的吐蕃王朝與以封建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唐朝有很大差異。大營田官、大收稅官應是針對農業的。

作者簡介:王宗維,男,生於1934年,卒於2009年11月,民勤縣大壩鎮文二村人。西北大學教授、歷史地理學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