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滿族特色的建築風格在清朝宮殿中也有體現

2021-09-06由 人生在勤丶 發表于 歷史

滿族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以散居為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滿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經在中國歷史中先後建立渤海國、金朝和清朝。而遼寧瀋陽則是滿族人的發祥地,瀋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300餘年建城史。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將瀋陽改稱為盛京 ,11年後,皇太極在這裡改國號為“清”,成就了瀋陽“一朝發樣地,兩代帝王城”的美譽。

瀋陽故宮內的建築將滿族的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它是中國現存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 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宮殿建築群,被尊為“國初聖蹟”。清王朝入主中原後 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曾先後10次東巡盛京祭祖,到此恭瞻。滿族的建築特色是“萬字炕”,“口袋房”,“煙囪立在地面上”,故宮內的清寧宮就是這特色的完美詮釋。清寧宮西側三間相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炕,稱為萬字炕,是日常起居及會見親眷的廳堂。門開在東面第二間南面,形如口袋,稱為“口袋房”。清寧宮的煙囪在其後面,從地面壘起,略低於房脊。這三樣就是滿族房屋建築的風格。滿族人家中住房中都在西側牆正中安設敬祖祭神的供位,清寧宮也不例外,西炕上方牆壁上掛黃綾的“揚子架”,就是供神的地方。

滿族特色的建築風格在清朝宮殿中也有體現

滿族家庭生活以炕為中心,其飲食起居都與炕分不開,所以對炕也很講究。在蓋房子的時候,也是先蓋西廂房後蓋東廂房。傳統上有“西炕為大”的習俗。西炕為至尊的位置。家人不許坐臥,不在西炕進食,不許客人坐臥,不置放一般人的照片、畫像,更不允許亂放狗皮帽子、皮鞭子等雜物。滿族人家居室的西牆為供奉家中“祖宗板”(祭祀神位)之處,因此,西炕也稱為“佛爺炕”,西牆上供奉的佛爺匣子是極為神聖的,一般人不能隨便看。匣子裡珍藏著本民族祖先、民族功臣及本氏族、民族尊崇的人物,還有宗譜,記載著家族歷史的興衰及祖先的功績,非常重要。

滿族特色的建築風格在清朝宮殿中也有體現

滿族人家的住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間數取單不取雙,間數為三、五、七不等)。在房子南面的偏東邊開門,而不是其它民族的中間開門。這種房子的內部設定,形如一個農家所用的大號米口袋,因而稱為“口袋房”。口袋房雖說構造似口袋,但這種房舍建築在建築學上體現了傳統的對稱美,而且廚房建在整個房屋的中間,廚房下面有煙道通向東西兩屋的火炕,這樣,冬天時,廚房燒火做飯,就可以給東西兩屋同時供暖。

東北地區氣候寒冷,為了取暖房屋修建時室內略微低於室外的地面。滿族屋內有火炕,火炕的煙道與室內地面平齊,當煙道排出室外時也是低於室外地面的,所以室外的煙囪要落地,這也就成了煙囪立於地面上。

滿族特色的建築風格在清朝宮殿中也有體現

滿族是中國古老民族之一,其文化源遠流長,內涵底蘊更是深厚,這三個建築特色與滿族人的生活環境(寒冷)有很大關係,這也體現了老一輩人的智慧,讓家裡更暖和更實用。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