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2021-09-06由 迷途史書童 發表于 歷史

最近明朝大型古裝劇《大明風華》上線熱播,雖然說不上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正劇,不過也算是關於明朝為數不多的大劇了。

劇中的第一男主角皇太孫朱瞻基,看起來較為輕浮,而且有點“廠裡廠氣”,不過天資聰穎,深得皇祖父朱棣的喜愛。

其實朱瞻基不止是“好聖孫”,他在即位以後,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1425年-1435年),知人善任,政治清明,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武有名將張輔,另外還有像于謙和周忱這樣的名臣,可謂是人才濟濟。他執政期間,實施仁政,緩和社會矛盾,讓國家得以休養生息,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同時百姓安居樂業。

雖然他與明仁宗朱高熾的在位總時長只有短短十一年,但這十一年卻被後人譽為“仁宣之治”,是堪比“文景之治”的盛世。

由於他的父親明仁宗在位時間還不到一年,因此“仁宣之治”的美譽主要是對明宣宗朱瞻基的肯定。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朱瞻基稱得上是明朝的明君,可是他的知名度卻遠遠低於他的爺爺明成祖朱棣以及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執政時間太短以及他在執政期間內主要實施仁政和讓國家休養生息為主。雖然是治國有方,百姓能安居樂業,但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對外擴張的豐功偉績,因此缺少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事蹟,但總的來說,明宣宗朱瞻基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只不過朱瞻基有一特殊愛好,而這特殊愛好給後人留下的印象幾乎是完全蓋過了他的“仁宣之治”,反而讓不少後人都認為他是位荒唐的君主。

本來有愛好很正常,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愛好,可是朱瞻基這個愛好會讓人感到有點“不務正業”,他是特別喜歡鬥蟋蟀。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據野史記載,朱瞻基喜歡玩蟋蟀的程度接近痴迷,為了找到更多更好的蟋蟀,他曾在全國大量徵收上好蟋蟀。上樑不正下樑歪,身為天子為了自己個人喜好如此大張旗鼓的廣徵蟋蟀,那下面的層層官員為了能討好上級和皇上,自然也是爭先效仿,而壓到最底層的還是老百姓,最後受苦受累的也是老百姓。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在《皇明紀略》中有記載,有人為了皇帝廣徵蟋蟀的事而搞得家破人亡。記載大意是,當時在楓橋曾經有一位糧長,被郡督委託要找到上好的蟋蟀。糧長几經辛苦找到了合適的蟋蟀,但為了這隻蟋蟀,他用了自己乘坐的駿馬來交換。事後家裡的妻子聽到那隻蟋蟀居然要用一匹好馬才能換過來,覺得那一定不是一般的蟋蟀,定會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於是就偷偷開啟盒子來看,可是在開啟盒子的一瞬間,裡面的蟋蟀就跳走了,再也找不到。妻子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最後上吊自殺。當丈夫回到家裡,看到妻子自殺了感到非常傷心,而且蟋蟀也跑了,根本無法交差,於是也跟著一起上吊自殺了。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朱瞻基喜歡玩蟋蟀的事還被清代的蒲松齡改編成一個叫“促織”的故事,放到了《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透過富有想象力的手法把故事寫得引人入勝,同時,也加深了讀者對朱瞻基所治下朝廷的痛恨。

朱瞻基治下的盛世“仁宣之治”鮮有人知,反而愛鬥蟋蟀,不務正業等形象更深入民心,被後人稱為促織天子、蟋蟀皇帝,甚至還有人把他當作荒唐皇帝,昏君。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對於朱瞻基的評價,書童認為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愛好,皇帝也是人,也會有自己的愛好來釋放壓力和調節生活。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只要能把自身主要責任的事情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人無完人,不可要求一個人的每一方面都完美。朱瞻基作為一位帝王,在他統治期間,明朝國力強盛,政治清明,是堪比文景時期的仁宣之治,已經算是一代明君了。

只是他喜歡玩蟋蟀這個愛好,相對來說可能不夠高雅,也給了別人大做文章的空間,畢竟說他因為玩蟋蟀勞民傷財的故事都為野史和戲劇所傳,正史沒有相關記載,而野史中多少會有誇大和捏造抹的成分。相比正史,人們又更偏愛野史、秘史和八卦,它們要比正史更廣為流傳,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明宣宗朱瞻基開創盛世的事鮮有人知,而玩蟋蟀禍國殃民的事卻深入民心了。

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是史上的明君,因有一特殊愛好被誤解為昏君

總的來說,朱瞻基算是一代明君,如果真要說做得最錯的一件事,就是生了個葬送明朝國運的荒唐兒子朱祁鎮,最後還把皇位傳給了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