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2021-08-23由 老畫集 發表于 歷史

看高畫質年畫,品陳年佳作。

每一幅作品均經過高清修復,不新增任何的水印、商業標誌和廣告圖示,確保把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年畫海報作品,原汁原味的復原奉獻給朋友們。

在這裡,你會看到別處看不到的年畫作品。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蜜桔豐收》,張重光,1983年

聊幾句:金秋時節,黃橙橙、圓滾滾、咬一口甜掉大牙的蜜桔掛滿了枝頭,漫山遍野一片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兩位打扮入時、髮型新穎的女農技員,在抽樣計算、評估今年的蜜桔產量和質量狀況,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之情。桔子產自南方,我們家從老輩就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山東人,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那時候不要說吃桔子,就是看見桔子,那也是很離奇、很幸福、很高大上的事情。

第一次看到桔子,是在村裡育紅班(就是農村大隊裡在農忙時節開辦的幼兒園)的一張識字卡片上,但寫的不是“桔子”,而是“橘子”,當時看了圖片就一臉蒙逼,沒想到一蒙就蒙到了現在,這會兒還是分不清“桔子”和“橘子”究竟有啥區別,特別是後來看到了同樣能分開瓣吃的橙子、蘆柑,蒙的更厲害了!

第一次吃桔子,不是自己家買的,那時候不要說沒錢買不起,就是能買起了,也沒地兒買去呀。我有一個本家叔叔,年輕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吃不飽飯,跟人跑去了東北,在黑龍江一個農場找了份差事,一來二去也吃上了商品糧,搖身一變,成為我們村人人羨慕的“外面上班的體面人”,有一年回來探家,給家裡老人和孩子捎回來幾個桔子,哎呦!那可真是金貴的東西,一個桔子剝開來,一家子每個人分一小瓣,小心翼翼地含進嘴裡,輕輕用牙咬,酸酸甜甜立馬充盈到了舌尖上的每一個味蕾;再像吃糖那樣吸吮幾下,從沒有過的沁人心脾,立馬舒爽到了每一個毛孔;吧嗒吧嗒嘴,一股甘甜立馬像過電流一樣,麻酥酥的直達頭髮梢和腳趾尖,呵呵!從那時候起,總有一種錯覺,認為桔子就是東北種的、東北產的,東北人肯定天天吃桔子,那裡的小孩子肯定都像咱們農村娃,上頓下頓地整天吃紅薯一樣, 早吃煩了、吃膩了。那時候心目中的大東北,真是一個神奇富饒、令人嚮往的地方啊!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豐收路上》,廖先悟繪,1974年

聊幾句:山清水秀的小河邊,女駕駛員停下滿載小麥的手扶拖拉機,提起水桶、拿起抹布,仔細擦洗著心愛的“夥伴”。看,姑娘們幹得多開心,擦洗得多幹淨啊!莊稼豐收了,一定要保養維護好生產隊的“鐵牛”,多拉快跑,提高效率,為農業生產、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手扶拖拉機最初是出現在生產隊裡,是大集體生產的“得力干將”。進入農戶家庭,是在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戶以後,我們村第一批富起來的“萬元戶”,其實靠的不是土地大包乾、種地打糧,而是心眼兒最先活泛起來、倒騰小買賣的,不起眼的小生意引來了活錢,鄉親們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隨著一輛輛手扶拖拉機從村口“突突突”開進來,不長時間,一輛輛摩托車也“滴滴滴”停在了幾戶農家的門前,又過了不長時間,看起來有些張牙舞爪的電視機天線,也接二連三高高矗立在了一些院落裡,再後來就像影視劇裡演的那樣,一間間的茅草屋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青磚紅瓦新居,家裡幾代人目不識丁,突然就培養出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村裡的幾個光棍漢也喜結良緣,娶上了新媳婦……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萬里禾香唱豐收》,金梅生繪,1959年

聊幾句:小河流水潺潺,魚兒頑皮嬉戲,忽然

遠處傳來一陣美妙悠揚的笛聲,只見一艘艘滿載金黃稻穀的木船,沿著河道依次緩緩駛來,美麗的紅衣姑娘赤腳坐在船頭,撩起清冽的河水,輕輕梳洗一下妝容;兩個男孩趴在高高的稻穀垛上,一個忙裡偷閒,攤開報紙認真地閱讀,另一個拿起心愛的竹笛,無限投入、無限動情地吹奏一曲。宛如童話般的山水田園風光,與那溫馨動感的畫⾯交織在⼀起,不由使人悄然沉醉在鄉間⾳樂的世界⾥……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豐收時節》,袁傑英繪,1959年

聊幾句:又是一個豐收的時節,青山依依,綠水悠悠,兩岸的香蕉樹碩果累累,一簇簇的金黃壓彎了枝 頭, 姑娘和小夥身穿民族盛裝,撐著滿載香蕉的小舟,沿河順流而下。姑娘抿起一片綠葉,吹出抑揚婉轉的動聽曲子,遠處的小夥子吹起竹笛應聲相合,天籟之音引來幾隻美麗的鳥兒,在船舷邊忽高忽低、忽前忽後的翩翩起舞。此情此景,宛如人間仙境,亦或世外桃源?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連年豐收》,陳華民繪,1977年

聊幾句:清風徐來,荷花盛開,蓮藕成熟,魚蝦肥碩,又到了湖邊農家人喜迎豐收的季節。看著一片豐收的景象,聽著姑娘們歡快清脆的歌聲笑聲,不由想起了電影《洪湖赤衛隊》的主題曲: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

我的老家是平原地帶,不靠海邊,也沒有大的湖泊,平時很難見到,更難吃到魚蝦海貨之類,只有等到麥收季節和過年的時候,家裡才能買一點鹹魚熬菜吃,每頓飯都是一熬就熬一大盆,當然是菜多魚少,一家人才算是沾了點葷腥。麥收季節鹹魚熬菜,是因為天熱出力幹活,累得人吃喝沒胃口,沾一點葷腥好下飯;過年時候鹹魚熬菜,更多的是用來招待來串門、走親戚的,家裡小孩子們藉機解一下饞癮。有一次,我跟母親說:咱們家住在海邊就好了,可以天天打魚、天天吃魚。沒想到母親的回答,讓我一下子目瞪口呆:“住在海邊的人不種地, 平時吃不飽紅薯地瓜幹、玉米麵貼餅子,魚蝦不能當飯吃啊,吃飯時候家裡大人一端上魚蝦,小孩子就都哇哇得哭,真是可憐見的!”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豐棉》,佚名,六十年代

聊幾句:生產隊在農大師生們的技術指導幫助下,種植的棉花獲得了大豐收,看著長勢茂盛、豐收在望的棉田,棉農們心裡樂開了花。圓滿完成助農任務了,農大師生們整好行裝、戴上草帽,跟鄉親們握手告別。眾鄉親緊緊握著師生們的手,久久不願意鬆開,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這 是在勞動中建立起來的親密無間、難捨難分、依依惜別的深情啊!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歲歲東風遍地金》,朱梅邨繪,1964年

聊幾句:金秋時節,成熟的稻穀像不諳世事的少女初見戀人,羞紅了臉,垂下了頭。女社員們忙碌著收割稻穀,人人沉浸在豐收的喜悅裡。這幅繪畫作品用色大膽、對比強烈,構圖精巧獨特,喜獲豐收、田間勞動的場面躍然紙上,令人彷彿置身其中。

10萬幅高清修復老年畫,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描繪農業喜獲豐收的場面

《豐收之前》,李慕白、金雪塵繪,1963年

聊幾句:在農作物生長的關鍵環節,一位女農技員來到田間,手拿放大鏡,仔細觀察作物長勢情況,看是否出現了病蟲害,堅決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用自己的履職盡責和精湛技術,為農業豐產豐收保駕護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