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國是如何失去貝加爾湖的?

2021-08-23由 熱點我見 發表于 歷史

貝加爾湖

,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在布里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介於北緯51。29°-55。46°,東經103。41°-109。57°之間,湖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2015年),最深處達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湖長636公里,平均寬48公里,面積為3。15萬平方公里,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貝加爾湖中國古稱北海,有“西伯利亞明珠”之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貝加爾湖登入為世界自然遺產。

貝加爾湖有色楞河等336條大小河川注入,匯水面積為55。7平方公里。葉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個小島,因未受第四紀冰川覆蓋,湖中仍保留著

第三紀

(公元前6500萬年-公元前230萬年前)的淡水動物,著名的有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鯊魚等。該湖是西伯利亞的重要漁場,對該地區氣候有較大的影響。

“貝加爾湖”之名是英文“baykal”的音譯,其名稱來自於俄語“baukaji”,最初源自蒙古語,是由“sail”(富饒的)加“kyji”(湖泊)轉化而來。這片被譽為“西伯利亞明珠”的寶藏湖泊位於蒙古高原北部邊緣,形成於2000-2500萬年前,是中生代侏羅紀恐龍時代外貝加爾海消失後所留下的一片淡水湖泊。

從地理層面看,貝加爾湖就是漠北草原的後花園,屬於整個蒙古高原的地理範疇。從貝加爾湖流出的安卡拉河匯入葉尼塞河,最終注入北冰洋,從而完成了蒙古高原與北方的水系連通。

中國是如何失去貝加爾湖的?

中國對於貝加爾湖的認識要遠遠早於今天的俄羅斯。從漢代開始,這裡頻繁出沒的丁零人與匈奴人就進入了中原王朝的視野,歷史上“蘇武牧羊”的故事就發生於此,當年蘇武曾經在此地(北海)牧羊19年,孤身守望漢家氣節。

在貝加爾湖南岸,今天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的烏蘭烏德城附近就發現過中國漢代的宮殿建築和城市遺址,出土的瓦當即有“天子千秋、長樂未央”等漢朝常見的吉祥話語。可見漢文化在公元前就曾影響到了貝加爾湖沿岸。

事實上,貝加爾湖一帶的廣大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中國的領土

。從戰國時期一直到三國,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相繼崛起,領有其地。唐朝在此設立了都護府。

遼金時代,成吉思汗崛起於此,統一漠北,建立了蒙古帝國,大漠以北、貝加爾湖一帶歸元朝嶺北行省管轄。

明朝時歸蒙古的瓦刺部和韃靼部管轄,明末又成為喀爾喀蒙古的管轄境地,喀爾喀三個汗後來都臣服於清朝。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程序,貝加爾湖地區的蒙古部落本應該與漠北、漠南和漠西的蒙古部落一起進入清王朝統治下的滿蒙漢大家庭之中。然而,歷史發展卻在這裡發生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轉折點。

中國是如何失去貝加爾湖的?

自16世紀末沙俄哥薩克殖民軍征服了鄂畢河與額爾齊斯河之間的西伯利亞汗國之後,沙俄的侵略腳步就開始逼近西伯利亞的腹地。

1634年,沙俄的一支60人哥薩克遠征軍進入貝加爾湖畔,其首領瓦西里向當地布里亞特人宣佈他們屬於沙皇的臣民,並向他們索要貂皮作為貢品。當地的布里亞特蒙古人予以堅決回絕,卻遭遇火槍襲擊,隨後他們憤然反抗,將侵略者52人當場擊殺。

1643年(崇禎16年),正當多爾袞麾下的八旗軍隊正躍躍欲試進入北京城之際,葉尼塞軍事轄區的哥薩克庫爾巴特伊萬諾夫捲土重來,率領數百侵略軍進入貝加爾湖西岸。

此後10多年間,沙俄侵略者強佔牧場,在貝加爾湖西岸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哥薩克的城寨,並逐漸將侵略勢力擴充套件到貝加爾湖東岸地區。

公元1654-1656年,正值清軍在中原與明朝政權在南方酣戰之時,沙俄趁機派遣別科托夫和巴什科夫兩名哥薩克首領向東越過貝加爾湖,繼續征服東岸的布里亞特蒙古人。沙俄軍隊迅速佔領了尼布楚城(今涅爾琴斯克),並派遣督軍、總管、商人和富裕的哥薩克對貝加爾湖東岸的蒙古人進行恐怖的

民族同化政策

他們燒殺搶掠,使用立賣身契的方式將蒙古人變賣為奴隸,並從國內徵召平民開闢耕地。更為狡詐的是,在宗教層面,

俄國的東正教傳教士們將掠奪土地、獲取奴隸和擄掠婦女巧妙結合起來。

中國是如何失去貝加爾湖的?

他們購買被擄掠到的布里亞特蒙古婦女為她們施以洗禮,然後把她們嫁給俄羅斯的自由“流浪人”,從而潛移默化地完成了對當地宗教信仰乃至人種的更迭。

而這一切“變換”都在清軍與明朝激烈戰爭的背景下悄然完成。

公元1661年,沙俄在貝加爾湖西岸建立了伊爾庫茨克城(今伊爾庫茨克首府),1666年,又在烏達河岸邊建立了木結構軍事堡壘上烏丁斯克,也稱色楞格斯克(今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

這兩座中心據點的建立標誌著沙俄已經完成了對貝加爾湖周邊地區的一統大業。而此時的清王朝卻仍然在混亂的三藩問題中忙得難以抽身,只能坐視沙俄完成了對貝加爾湖的實際佔領。

直到清王朝平定了三藩之亂後,康熙皇帝才親自率軍與沙俄哥薩克在雅克薩大戰一場,並取得了勝利。至此清朝開始與沙俄展開邊界談判。

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派遣重臣索額圖與沙俄進行邊界談判。出發前康熙皇帝以口諭的形式規定了這次談判的底線:“

朕以為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我所屬之地,不可少之於俄羅斯。”

這一口諭並沒有提及貝加爾湖以西之地,也就是對沙俄的佔領進行了

默許

,進而主張要求貝加爾湖之東的土地。

中國是如何失去貝加爾湖的?

然而,當索額圖到達貝加爾湖東岸的尼布楚(涅爾琴斯克)時,清王朝本來攜大勝之勢創造的良好談判先機,卻被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搞的情形急轉直下。

當時葛爾丹建立了龐大的準噶爾汗國,並在清朝的雅克薩之戰後立刻出兵喀爾喀蒙古,並戰勝了喀爾喀蒙古,駐兵烏蘭布通,漠北蒙古的中心城市庫倫陷落,清朝控制下的外蒙地區遭遇到重大的戰略危機,面臨被準葛爾汗國與沙俄兩面包圍的局面。

此時的康熙皇帝考慮到西北戰局,希望儘早與沙俄劃定國界,騰出手來對付噶爾丹,故作出了重大讓步,又指示索額圖:

“今以尼布楚為界,則俄羅斯遣使貿易無棲託之所,勢難相通。爾等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楚為界。

彼使者若懇求尼布楚,可即以額爾古納為界。”

這就相當於提前把貝加爾湖周邊地區當作了隨意處置的

棄子

在談判過程中,沙俄代表向索額圖施壓,提出以黑龍江為界,黑龍江以北劃歸俄國,黑龍江以南劃歸中國。索額圖據理力爭,認為黑龍江兩岸皆為中國領土,要求俄國歸還尼布楚和雅克薩等地,並提出以勒拿河和貝加爾湖作為國界。

然而沙俄談判代表戈洛文卻予以拒絕,拒絕的理由有兩條:第一,沙皇沒有要求談判;第二,喀爾喀蒙古已被葛爾丹佔領,所以清朝無資格與俄國談判。

中國是如何失去貝加爾湖的?

最終,清朝與沙俄於1689年7月24日,簽訂了劃定我國東部邊界的

《尼布楚條約》

。根據條約,以額爾古納、石興安嶺(外興安嶺)為界,以北地區為俄國領土。這一條約雖然將喀爾喀蒙古與俄國劃界暫時擱置,卻也為沙俄徹底佔領貝加爾湖一帶埋下了伏筆。

此後,由於沙俄對貝加爾湖地區的喀爾喀蒙古部落進行壓迫,再加上葛爾丹對喀爾喀蒙古的佔領,迫使喀爾喀蒙古大幅南遷,徹底離開了貝加爾湖地區。

1727年(雍正5年),雍正時期的清政府在與沙俄談判時,則徹底放棄了對貝加爾湖的聲索,基本上以現在蒙古國和俄羅斯的邊界劃定。

當時,中俄在邊境城市恰克圖簽訂了《布連斯奇-恰克圖條約》,最後劃定了中俄中段邊界:東自額爾古納河,經過恰克圖與鄂爾懷圖山的中端,向西直至沙畢納依嶺之間迤北歸俄國,迤南歸中國(大概是今天的蒙俄邊界)。

由此可見,正是由於葛爾丹的出現,使得喀爾喀蒙古部落大量南遷,導致清朝徹底喪失了對貝加爾湖地區的控制,自然也沒有條件與沙俄進行談判,以致中國最終徹底失去了這顆西伯利亞明珠——貝加爾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