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從洪雅拆遷到邛崍的古建築,《四川洪雅王家大院淵源及遷建事略》

2021-08-22由 晴天微視 發表于 歷史

從洪雅拆遷到邛崍的古建築,《四川洪雅王家大院淵源及遷建事略》

古人云:水有源,樹有根。追根溯源,世居洪雅城隍街的王姓家族,始祖是為避亂由山西太原遷徙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王牌坊。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王氏三兄弟應役入蜀,後人移居於今洪雅城東大石橋,經十數代繁衍,於清康熙年間遷入城內城隍街,建立《三元興》商號。《三元興》援引“三槐”的三字及元、明、成三帝的元字,寓意王氏子孫百業興旺。

城隍街王氏一族為望族,歷代人才輩出,清道光年間定州州判王治統皆為俊傑,清廉勤政、愛民如子,官聲極佳。大書法家何紹基親謁王家以“敢倚文詞凌屈宋,兼無古史比裴顏”墨寶相贈。王氏先人有大興義舉的傳統,凡遇災年就要開倉賜濟,辦粥廠、施湯藥、置棺木、設義冢賙濟窮人。清末民初又捐辦高等小學堂,讓新學進入家鄉,起到了開發民智,移風易俗的作用。王氏先人的高風亮節,對桑梓的無私貢獻,至今仍在民間傳頌。

據《洪雅縣誌》記載,洪雅城隍街王家大院始建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洪雅城修建九街五巷時,王家乘機大興土木,建成了古樸典雅、極具特色的四進合院。宅院臨街為三開間,面闊只有十二點九米,左間作大門,通道寬大同為轎廳,建築總進深七十七米,佔地面積九百九十平方米。在門外乍看無甚特點,進門細看才知內裡乾坤,在狹長侷限的地面修建四個天井的建築群,空間的充分利用,採光通風的高度協調,說明了設計者匠心獨具的智慧。

2003年初夏,洪雅縣城因舊城改造,位於縣城城隍街的清代古民居面臨拆除危機。尤其是城隍街57號王家大院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這之中就包括阮儀三、馮驥才、季富政教授等學者、專家,他們都紛紛呼籲政府留住民居,為洪雅留住最後的文化瑰寶。王家大院的後人不忍將這恢弘的古民居變成一堆朽木,自己出資數萬元,專門請了專業古建築拆遷工人,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將這一古建築拆卸。被拆下來的每塊木材均予以編號登記,被堆放在距洪雅縣城約兩公里的幾間平房內。這一堆就在鄉間“沉睡”了三年多時光,王宅的後人始終不忘恢復王家大院,併為之多方奔走,直到平樂鎮政府知道訊息後,決定與大院後人合作,異地搬遷復原保護。

這是一處被西南交大鄉土建築研究所所長季富政教授譽為洪雅瑰寶的清代古民居,它也是阮儀三、馮驥才等學者、專家呼籲留住的古建築,在歷經220餘年的風雨之後,從百里以外的洪雅縣城被整體搬遷到了邛崍市平樂古鎮,經過精心修繕舊貌換新顏,成為古鎮標誌性建築,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結合,更能珠聯璧合彰顯一個古鎮的獨特魅力。那麼這一方土地定會被萬千遊人所向往。如此則不僅是平樂之幸更是四川之幸中國之幸。

從洪雅拆遷到邛崍的古建築,《四川洪雅王家大院淵源及遷建事略》

[玫瑰]注:以上文字來源於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的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平樂古鎮。這是平樂古鎮在恢復興建的王家大院前面的宣傳展板(本文如有缺漏,以宣傳展板照片上的為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