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週末去哪兒】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被稱馬皇后所生,受到質疑

2021-08-22由 博學故事老王 發表于 歷史

禹州定王墳遊記

2007年深秋到許昌講學,故地重遊,朋友們知道對我最好的招待不是雞鴨魚翅,而是尋幽探勝,便要安排一個尋訪古蹟的活動。諸位仁兄推薦,最值得去的地方是禹州周定王墳(當地俗稱“定王陵”)。聽說我從北京回來講學,當年的學生孫俊洲先生從禹州趕來聽講,他說只要老師肯光顧,一切事宜由他安排。於是議定,明天去周定王墳。

周定王——朱橚。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生於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他與朱棣同母所生,朱棣自稱馬皇后所生,受到質疑,所以朱是否為馬皇后所生,自然也不能確定了。

朱橚初封吳王,國錢塘。朱元璋捨不得把錢塘封給兒子,以為“錢塘好賦地,不可”(《明史》卷一一六)。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建藩於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其後周王在明王朝政治風波中歷經波折,朱元璋曾因他“擅離封地”,差一點兒把他“遷之雲南”(《罪惟錄》列傳之四);建文帝削藩,命李景隆“執,竄蒙化”,奪爵。後召還,錮於京師。明成祖即位,復爵,又被劾謀反,差一點兒掉腦袋。

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薨,年63歲,諡號為“定”,所以世稱“周定王”。

當時禹州稱均州,為開封府所轄,故其陵選址於禹州市無樑鎮老官山東麓山腹中,人稱“定王陵”,又叫“定王墳”。

這老官山是後來的名字,當時叫明山,在中國早期的文獻上叫大隗山、具茨山,當下人稱老山坪

傳說中是中華。

禹州定王墳遊記

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天氣很好。那天一早,我們便驅車奔禹州市,而後換上孫俊州的車子,趕往無樑鎮。

離開禹州市後,穿過幾個村莊,便進入山區。這是嵩嶽餘脈,地勢越來越高,俯視山谷,秋氣蕭索,樹木已染寒意,一層薄薄的霧靄籠罩著周圍的山嶺河岸,秋陽散發著清冷的光輝,刮進車窗的風習習生涼。

越過幾道嶺,高高的定王墳牌坊展現在眼前,氣勢巍峨。與其他王墳不同的是,定王墳沒有神道。據俊州說,當地相傳:當年定王曾有爭奪帝位的野心,不用說沒有實現,但他氣不過,決心把自己的墳墓修得超過皇陵,所以定王墳規模超過帝陵。這是違制之舉,他不敢讓當朝君臣知道此事,故不修神道。靈柩運至老官山下,民夫們抬至半山安葬。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諸王墳中,定王墳是規模最大的一座,但如果說它超過了帝陵,可能還要透過具體的比較分析才能確定。

車停在老官山半山腰,抬頭仰望,一層層臺階鋪上山去,掩映於樹林之中。還看不到墳墓所在,但在這個位置回望來路,兩邊山脈向遠方延展,愈遠愈緩。山脈之間則為開闊的平原,那是一望無際的黃淮平原,山脈漸入平原而消失。

王家村黨支部書記趙天水同志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特為我們講解定王墳的歷史和傳說。據他說,定王墳大約在明末清初已被盜墓者光顧,此後年深月久,不為人知。

20世紀30年代王家村一位喬姓農民犁地,牛的一條腿陷進了一個窟窿裡,牛腿拔出來後,喬老漢把長長的鞭杆兒插進去,竟插不到底兒,喬老漢找來村裡年輕人,將洞一點點挖開,原來是個墓門。於是定王墳被發現。

禹州定王墳遊記

背倚險峻的太白崖,老官山坐北朝南,向兩邊延伸出的兩條山脈,左邊為青龍嶺,右邊為臥虎山。定王墳坐落在如椅子形之東麓山腹之中,朝向東南。拾級而上,半途左手有一平地,系劈山造就,仍有石頭鋪成的地基基址,是當年祭奠之遺蹟。

再向上不遠,便看到了定王墳墓門,門前原有大殿、二殿、三殿,清朝時已被破壞,現在遺址尚存,成為一片開闊的平地。

趙支書手指遠方說,墳墓修成後,怕洩露墓葬秘密,把所有建墓的工匠集中到府城隍廟南200米處的深溝中全部殺死,那裡至今叫做葬溝。府城隍廟是專為周定王墓修建的,是墓區重要組成部分。

走進甬道,跨過墓門,進入前室,一股陰冷的寒氣撲面而來。墓室被昏暗的電燈光照亮,前室兩側各有東西向兩個耳室,系陪葬王妃墓室;前室正中有門,跨過臺階便進入中室,正中系安放定王棺槨之所,其後則有南北向四耳室,亦陪葬王妃墓室。按照明制,諸王有正妃一人和次妃二人。

禹州定王墳遊記

正中兩室靠右一室當為正妃馮氏墓室,馮氏乃徵虜大將軍馮勝之女。王墳中陪葬的王妃墓室前亦有墓誌,但現在儲存下來的只有兩方,即《大明周府故次妃楊氏壙志》和《故次妃穆氏壙志》。據兩志記載,定王死,穆氏等六妃以死殉,八個墓室所葬應當就是兩名王妃和六名死殉的次妃。穆氏墓誌說“蓋由王以疾薨,而妃傷悼不已,哭泣過哀,遂與其同列謀自盡,以從於王。因妃之謀一時同盡者凡六位,皆同於閏七月二十日”。除楊妃、穆妃之外,其餘4人墓誌不存。

她們是定王死時在世的嬪妃。當定王一命歸天時,她們只有殉葬的結局了。志文雲殉葬是由穆氏提議,其餘5位一時“同盡”的,這是美化其事。殉葬是極不人道的葬俗,歷史上產生很早,同時也早就受到人們的抨擊,在封建專制加強的明朝死灰復燃。

據《明會要》卷十七《凶禮?從葬》記載:“天順八年,英宗崩,遺詔罷宮妃殉葬。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歷成祖、仁宣二宗皆用殉葬,多者至數十人。景泰帝以王薨,猶用其制。至是,遺詔罷之。”這段記載說明明朝帝王使用嬪妃殉葬制度,從明初至天順八年(1464年)將近百年。

景泰帝即代宗,其子王薨,仍用其制,說明親王死也是用人殉的。但明朝王妃宮女殉葬之制,史書極少記載,穆氏和楊氏墓誌揭示了這種殘忍的事實。定王之後這種殉葬制度在明代又實行了40年。那些女子的命運令人扼腕嘆息!

禹州定王墳遊記

墓門和各墓室均以琉璃瓦鑲嵌成宮殿廊簷,地宮主體和磚石墓室皆拱券結構,整個陵墓由墓門、墓道、甬道和前中後左右五室組成,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墓門和各墓室門原有大石門,現在有的倒臥在地,有的歪歪斜斜地勉強支撐著,皆斷裂無有完好者。地面原為漢白玉石鋪就,平坦整潔,現在已經被大理石代替。

王家村那位農民發現時,裡面尚有棺材木片和殘骸,有很多香樟木棺材片兒,仍在散發著濃濃的香氣。後壁正中有一壁龕,龕內原放置一直徑約0。7米的球狀白石。墓中間有一個兩噸重的漢白玉大石球,十合青石大門完好無損,據說地宮所有石門都是滾珠封閉,一旦關上,便難於開啟。

券磚每塊重50斤,全部為水磨磚,磚縫一墨一線,整齊劃一,瓷磚瓷瓦裝飾華麗。在定王棺木正上方,有一洞朝天透著光亮,那是盜墓者留下的紀念。大家驚歎盜墓者判斷的準確,從陵墓上方打洞,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定王棺木上方。

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那場十年文化浩劫,許多歷史文化遺址都被破壞了,定王墳未能倖免,墓內文物蕩然無存。面對空空如也的墓室,每個人都不免感到莫名的惆悵和遺憾。

禹州定王墳遊記

作為陵區建築的一部分,在陵右下方約700米處還建有一座王妃陪葬墓,當地稱“娘娘墳”。

從周王墳走出,乘車右轉下山,在山間田野繞了一道彎,便來到墓前。墓後是趙家村,莊戶人家的房舍緊鄰墓地,趙支書的家就在近旁。跟著趙支書下去,陪葬墓距地面10多米深。過墓道、墓門、甬道,進入一個環狀地宮,總面積700多平方米。水磨磚砌成弧形頂拱,環形地宮外側四周整齊排列17個單體墓穴,整個地宮平面圖呈齒輪狀,而每一個輪齒就是一個墓室。這座陪葬墓正是帶我們遊覽的趙支書發現的。

那是1963年,他才9歲,挖紅薯窖挖通了通向一個單體墓穴的洞,當時他驚呆了。他看到的是燒製的瓷槨,外表綠色,內建木棺。墓門是閉著的,棺槨已被開啟。當他和大人一起進入環狀地宮時,滿地淤泥齊腳脖深,那是從上方一個盜墓洞流下的泥水造成的,不用說裡面的陪葬品已被洗劫過。盜墓者從洞口下入地宮,而後透過墓門上方爬進墓室。

進入地宮按順時針方向左手行第一個墓室門旁嵌一石碑,上刻

“舊王妃墓”

四字。據趙支書說,這“舊”字學者感到困惑,《康熙字典》無“舊”字,現代漢語中“舊”字系“舊”字之簡體,因此稱定王為“舊王”,其義為何頗費解。古代墓誌多用俗字,遼僧行均編《龍龕手鏡》多收此類俗字,我在這本書中查到此字,注音“其九反”,看來“舊”作為俗字早在民間流行。而據《漢語大字典》解釋,“舊”(舊)通“柩”,即棺柩。《金史?蔡傳》記載:金時中都有兩燕王墓,大定九年詔遷城外,“啟其壙,其東墓之柩題其端曰‘燕靈王舊’。舊,古樸字通用”。“柩王”,或可解作故去的定王,入柩之王也。那麼此碑當立於定王卒後,此墓最後封閉之時。

則舊王妃墓是這一陪葬墓之總稱,非指某一妃之墓。

禹州定王墳遊記

如果加上定王墳內8個妃子的墓室,共25個娘娘的墓室。

據趙支書說,陪葬墓中17個墓室並未葬滿,有3個是空的。與定王墳中6位殉葬的妃子不同,這裡所葬14位王妃或宮女系自然死亡。據墓內《周定王妃墓簡介》,

年齡最大者61歲,最小者18歲。

每一個墓室門前放有一墓誌,石制,有志蓋和志銘,對面相合。志蓋上刻有死者的姓氏。如其中一個曰“

故妃倪氏之墓”,志銘曰“大明周府妃倪氏壙志銘”,碑文述死者生平

。在我看來,這些文字是十分重要的歷史資料,可惜大部分散失了。陪葬墓比定王陵幸運,因為裡面畢竟還有點兒墓室遺物,雖然皆殘缺不全,如棺槨碎片和墓誌殘片。尤其有幾方墓誌儲存完整,

彌足珍貴,分別是

《大明周府妃倪氏壙志銘》、7號墓《故宮人李氏壙志》、8號墓《大明周府妃陳氏壙志》、《故妃左氏壙志》、15號墓《故宮人錢氏壙志》。編號不全,是按照順時針方向編序。為什麼在王墳之外又建此陪葬墓呢?大家心裡都有著這個問號。

讀了這幾則墓誌便可明瞭,諸氏皆死於永樂年間(1403~1424年),定王卒於洪熙元年(1425年)。由此可以推測,這些人之所以沒有進入定王墳殉葬,是因為她們都死在定王去世之前。

定王墳早已修建,但除非定王的正妃,其他早死的妃子們是不能先於定王入葬王墳的,所以建陪葬墓安置那些先於定王去世的女子。

禹州定王墳遊記

陪葬墓也是早就修好了的,那些死在定王去世之前的妃子都被葬在這裡。那麼陪葬墓中的女子是按照什麼順序入葬呢?

從所知幾個編號墓室來看,在那環形地宮周圍各墓室排序中,既不是按卒年排序,陳氏卒於錢氏之後,墓室在錢氏之前;也不是按地位排序,李氏只是宮人,卻葬在陳妃墓室之前。看來她們的排序是事先安排好的,從所知幾個編號墓室情況看,應該是按照其生年排列,按順時針方向左手第一位是生年最長者,按逆時針方向右手第一位是生年最晚者,這應該是定王早就有的安排。

陪葬墓簡介中說陪葬墓始建於永樂八年(1410年),竣工於永樂十八年,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錢氏永樂八年十二月已經入葬,按照陪葬墓的規模和當時的技術條件,這樣規模的地宮在一年之內不可能完成,應該說至遲建成於永樂八年。

娘娘墓這種平面既像齒輪,又像花環的地宮佈局極具特色,因為這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僅有的一種墓葬形制。這樣一種形制出於一種什麼構想呢?我想這可能跟古人的世界觀念有關。

中國人一直認為天圓地方,這些妃子們在世時住的是方形的院子、方形的宮室,死後靈魂昇天,這圓形的地宮不就是天的象徵嗎?既然人有靈魂,既然定王幻想死後繼續他生前的豪華生活,繼續擁有眾多嬪妃姬妾,修建一個環狀地宮,每一個墓穴都朝向這一環狀通道,也是便於他到了另一個世界後隨時臨幸,繼續他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麼,如果說定王墳是他在另一個世界的王宮,這裡便是他的離宮了。

禹州定王墳遊記

定王墳規模宏大,其人政治功業卻難以相配。可堪一道者是朱在世時曾主編《救荒本草》八卷、《普濟方》一六八卷、《元宮詞》百章,流傳後世。

其著《救荒本草》的原因,是當時河南連年遭災,百姓缺衣少食。為了救人疾苦,定王採集草葉樹皮,親自嘗食,為百姓吃草葉樹皮提供參考。這本書的科學價值得到人們的充分肯定,已經有《明藩王朱科學成就研究》論文集出版。《救荒本草》是有世界影響的著作,很早就流傳國外,並得到極高評價。這本書於17世紀末傳入日本,在日本多次刊刻,並有手抄本多種流傳,德川時代(1603~1867年)受到極大重視,有關的研究文獻多達15種。俄國畢施奈德於1851年就已開始研究這本書,對其中176種植物定了學名。英國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植物篇肯定了《救荒本草》的重大原創性價值。

藥學家伊博恩把它譯成英文,除對植物定出學名外,又進行了成分分析測定。透過比較,他認為《救荒本草》的原版木刻圖比《本草綱目》高明。

德國植物學家布賴特施耐德指出,《救荒本草》比歐洲列國同類書出現早了70年;

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施溫高認為《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得最早而且是當時最好的研究救荒食用植物學專著。他認為中國人對救荒植物的關注,促成了中國今天擁有大量的栽培植物。栽培植物的數量很可能是歐洲的l0倍和美國的20倍。

禹州定王墳遊記

植物學家裡德在《植物學小史》中讚頌《救荒本草》配圖精確,說它超過了當時的歐洲。科學史家薩頓則讚歎說:“瞭解中國藝術家優秀的傳統,就不難理解《救荒本草》插圖的極端精美。”

想一想在連年饑荒的情況下,主動用大量勞動力修築兩座規模宏大的墳墓,該有多大破費!在封建社會里,統治階級達官貴族可能會做出某種解救民生困苦的舉措,但都建立在不損害個人利益的基礎上。

他會去鑑定或挑選可供食用的草葉、樹皮之類的東西,推薦給饑民,但修建自己的陵墓卻不會因此而降低成本和耗費。

永樂三年九月,在與朱著《救荒本草》的同時,朱棣曾賜王書,以其擅調湖州官軍及用箭鏃燒烙無罪之人,凌厲有司,虐害百姓而戒飭之。

周王府欺壓百姓的行為連其皇兄都看不下去了。據說,周王著書之時,河南連年遭受災荒,百姓饑饉,在這種時候周王“虐害百姓”的作為怎能受到肯定呢!

我想起泰姬陵―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推選出的全世界50個最值得觀賞的地方之一。那是泰國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傾全國之力,為愛妻泰姬?瑪哈爾修建的陵墓,每天動用兩萬名工匠,歷時22年建成。又擬在與泰姬陵隔河相對的岸上為自己建造一座相似的陵墓,與泰姬陵通體透白的大理石建築相應,用通體透黑的大理石建造,再在河上用黑白兩色的大理石建一座橋,連線起兩座純白純黑的陵墓。那將花費多少百姓之血汗!幸好由於宮廷政變,沙賈汗的夢想沒有實現。

這定王與沙賈汗雖山川異域,卻有共同的冥願,就是到了另一個世界,仍然能夠像生前一樣擁有他的離宮別殿和嬌姬愛妃,為此勞民傷財在所不惜。世界上許多古代著名建築成為當今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令人稱奇稱羨,可是當時的建造都是以窮人的血汗和白骨奠基的。

定王墳及陪葬墓當是定王就藩開封后開始籌劃營建的,這些工程究竟用工多少,花費銀兩多少,已經無法計算了。

夕陽的餘暉傾灑在中原大地上,車子在從無樑鎮返回禹州市的道路上賓士,我一直陷於沉思。再想到葬溝裡那些白骨和定王墳中殉葬的女子們,心裡不免泛起陣陣寒意。

禹州定王墳遊記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