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2021-08-18由 板上釘釘 發表于 歷史

1985年,初升高後暑期沒有作業,正巧父親要到武漢出差,於是我隨父親開啟了一段難忘的川江輪船之旅。

出發前兩天我和父親一起在成都火車北站附近的聯運售票處排了一個通宵的隊,買到了成都到漢口的鐵路航運聯運票,倒也不覺得累,畢竟是記事以來第一次出遠門,興奮都還來不及呢。

傍晚時分從成都火車北站出發,坐一夜火車到達重慶菜園壩,全程蒸汽機車牽引。記得自己通宵無眠,整夜都把腦袋瓜伸到窗戶外邊,看“風景”。大晚上的,看什麼風景呢?大概是除了遠處阡陌間偶爾閃現的幾盞孤燈,應該是什麼也沒看見吧,倒是被吹了一腦門兒的煤灰,還是高興……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80年代的時候成渝鐵路全部是蒸汽機車擔崗。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清晨到達重慶後,那邊有輛大客車把我們這一行購買了聯運票的二十幾號人接到了重慶海員俱樂部招待所稍事休息,然後就集體出發前往渣滓洞、白公館等地參觀。路上還每人發了一袋乾糧,記得裡頭有雞蛋、麵包等食品,下午參觀完畢又送回招待所。那時候改革開放剛沒幾年,還沒有概念,現在回想起來,這實際上就是跟團遊的雛形了。

晚上通知8點以後可以自行前往朝天門碼頭登船。以前乘坐江輪,若是起點站第二天一早開船,乘客是可以在頭天晚上就上船住宿的,並不另外收取費用,當然也可以選擇在招待所住一晚,早上再登船。等到1997年我再次重複這條路線的時候,發現規矩已經改了,頭天晚上上船每人要收取二三十塊錢的住宿費了。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八十年代的重慶朝天門碼頭。

第二天一早,江渝六號輪從朝天門碼頭拔錨啟航,一路沿長江順江而下。在生活節奏還不那麼很快的年代,內河輪船旅行是十分愜意的,一路看著風景,在船上四處溜達,還可以洗衣服洗澡,而這些是其他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無法企及的。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長江客輪的船票,長長窄窄的一條,上面印著所有經到港的名字,票買到哪裡,售票員就從哪裡剪斷。

盛夏的陽光無遮無掩地炙烤著包括年幼的板上釘釘在內的這些生活剛剛開始變得美好起來的遊客,不過好在是四等艙,船艙通達兩舷,川江上時不時颳起的小風穿堂而過,倒也不覺得炎熱難耐……

大約中午到達涪陵港,碼頭上有許多售賣涪陵榨菜的小販,竹竿子的一頭系一個小竹籃,伸上船來,遊客把鈔票放在籃子裡,少頃便會有各種規格的榨菜又被放在籃子裡遞上來,基本上童叟無欺。父親買了兩盒榨菜,每盒裡有六個小盒,每小盒一種口味。1985年的中國,市場經濟初現端倪,經營方式已經開始靈活起來了。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到達萬州港,當然那個時候還叫萬縣。下水的輪船在這裡一般會停留很久,大約要次日凌晨一兩點才再次啟航。1985年的時候還沒有三峽工程,但是葛洲壩水利樞紐已經竣工,水位有所抬升,川江是可以夜航的,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儘量保證在白天過三峽。畢竟,三峽才是川江之旅的重頭戲嘛!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那個時候我家還沒有屬於自己的相機,此行隨身帶著的是家父從單位借來的一臺主要用於拍攝礦物標本的蘇聯產相機,鏡頭有一半都發黴了,照出來的相片自己瞧著都噁心,所以這一趟也沒有留下一張屬於是原創的相片,上面這張是我在網上能夠找到的唯一一張江渝六號的相片,按說明,它停靠的恰好是萬縣港。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長達五六個小時的靠泊時間,相信任何一個遊客都會選擇上岸去逛逛,買點土特產,再正經八百地吃頓晚餐的。也正是在這裡,我知道了餛飩在萬縣是被稱作“包面”的。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說到萬縣特產,恐怕非這個東西莫屬!飛馬味精,至少在川渝兩地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時至今日仍能買到,是不是老味道了不好說,但包裝幾十年一直沒變過。

凌晨再次開船,等醒來了時候,已經到達夔門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此之前,我對夔門乃至整個長江三峽的印象,恐怕完全是來自於詩仙李太白的這首著名的詩。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船行三峽,兩岸風光迤邐美不勝收。隨著船上廣播的介紹,眾人亦隨之忽而湧向左舷,忽而又湧向右舷,能夠明顯地感覺到輪船的大幅傾斜。當時我想,作為一艘有資格在川江上航行的輪船,當初在設計的時候肯定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可怕的”因素了的……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巫峽深處的秭歸港,而秭歸,是屈原的故里。

巫峽行至一半,船到巴東,這就正式進入湖北省的地界了。接下來依次經過新灘、秭歸、香溪等小鎮。這些地方地盤兒雖小,但名氣頗大——秭歸,是屈原的故里,而香溪,則是王昭君的家鄉了。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畢竟是個男生,沒事兒總是愛琢磨。我很快發現,長江上的輪船總是逆水停船,這恐怕是因為船頭受力面積小有利於減少阻力便於操控的緣故罷……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沒有找到合適的長航江輪四等艙的照片,這張應該是二等艙,而悠閒地織著毛衣的這二位,則大概是乘務員吧。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船到這裡時已經是下午四五點的樣子,這裡叫中堡島,是西陵峽一帶的一個地名。當時萬萬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後,這裡會矗立起一座三峽大壩,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追憶八十年代的川江輪船之旅

傍晚時分透過葛洲壩船閘,那個時候的板上釘釘應該是已經知道了連通器的原理的了……

過了葛洲壩後江面陡然開闊,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大氣與溫婉撲面而來。停泊宜昌後江渝六號連續夜航,馬不停蹄地駛入萬里長江的荊江段,經沙市,過城陵磯,第三天下午的時候,終於抵達終點漢口港,結束了這段難忘的旅程……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航空、鐵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江客運班輪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現如今,從重慶到宜昌的三峽遊輪還在開行,而那種哼著小曲兒、吃著火鍋、看著風景、甚至洗著衣服晃晃悠悠晃晃悠悠順江而下一路搖去武漢、九江、乃至大上海的閒適時光,怕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