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2021-07-04由 與君共談天下奇聞異事 發表于 歷史

1979年的一天,一位耶魯大學的女博士在佛光山正式剃度出家。

隨著三千髮絲的落下,讓她的內心找到了人生的最後歸宿。

父親看到她出家,沒有說什麼,只是心思沉重的連連嘆氣,而母親之前為了斷她出家的念想,曾把她關在屋裡2個月。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可是這一切,都是枉然的,她的初心依然未變。

她為什麼出家,是生活的不如意,還是……?

這一切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知道她出家後,為何要建立“木魚計劃”一樣,只有她一個人知道而已。

那麼,這位女博士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思考人生

1959年,她出生在臺灣省的

一個普通人家,這裡的人們信仰媽祖,但對於她而言,最初是沒有什麼信仰的,只是有著自己的一個夢想。

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讓她開始了對人生的思考。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在12歲,當所有的同齡人都在無憂無慮地快樂玩耍時,她卻表現得與眾不同,常常在內心自問:“人生的意義、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問題,而且內心迫切的想要知道這個答案。

可是,這個問題卻沒有人能夠給她答案。

於是,她開始自己去尋找,可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追尋,還是一無所獲,反而讓她的內心更加迷茫,此時的她還是不願放棄。

後來隨著她長大,才慢慢地從迷茫中走出來,開始過上世俗的生活,併為了夢想而去努力、拼搏。

到了1979年,年僅20歲的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臺灣大學法律系。

雖然進入了大學,可是她的內心還是想起了小時候對人生的思考,如今自己已經長大,而且接觸到這麼多的優秀人才,讓她的內心更加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正是在她的探知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在慢慢地向她靠近。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削髮為尼

在大學裡,她結識了許多朋友,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所以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有一次,一位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朋友邀請她去參加佛光山佛學夏令營,此時的她內心感到好奇,便和她一同前往。

佛光山是星雲大師在1967年建立的,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了中外聞名的佛教道場,這裡提倡“人間佛教”的學說。

為了讓人們正信佛法,培養人們的正知、正見,星雲大師不僅親自講經說法,而且還定期舉辦

佛光山佛學夏令營,旨在讓人們親身去領悟佛學文化和佛法的智慧和慈悲。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當她來到這裡後,親身感受到了佛法不僅是一種信仰,而且更是一種文化。

透過2個星期的修持和學習,她認為

佛學能夠真正帶引她達到追求人生意義究竟的途徑,而且還可以解決生命深層的問題,這不正是她內心一直苦苦追求人生意義的答案嗎?

不僅如此,星雲大師曾說:“佛教要提高僧質,需要青年,需要文化水平好,教育程度高的人出家”,正是這句話,讓她內心受到觸動,便決定出家,去追求頓悟入世。

可是她的舉動,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畢竟父母是信仰媽祖的,而且女兒還是一位人才,怎麼可以出家呢?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可她內心堅定,開始開導父母,說到:“如果她按部就班地去生活,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這種生活只能度己,成就小我,她想要透過修行去頓悟,從而去渡己渡人成就大我,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

就這樣,她獨自一人來到了佛光山,拜星雲大師為師,得法名“依法”。

“木魚計劃”

出家後,依法法師一邊修行,一邊學習,在1982年取得了臺灣大學法律學士,隨後更是得到了星雲大師的栽培,來到美國繼續深造。

在1990年,年僅31歲的依法法師取得了夏威夷大學哲學碩士,隨後在1996年,獲得了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一路走來,讓她不僅學習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知識,而且在世間,讓她更好的去領悟佛法的智慧和慈悲。

等學有所成後,依法法師來到

星雲大師建立的佛教大學——西來大學裡面任教,開始把自己的智慧分享給大家。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正如依法法師所說:“我的人生志向,就是開悟解脫。何況我身上擁有這麼多佛教界給予我的資源,就像一顆充滿了電力的電池一樣,必須要釋放出電力才能體現價值,才能把自己的力量反饋給社會與佛教”。

為此,她本著六祖慧能的“人有南北之分、佛性無南北之分”的思想,開始致力於把我國的佛學文化傳向世界,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國的佛教文化和這種佛學氛圍。

在2002年,依法法師舉辦了國際禪修營,啟動了“木魚計劃”(主要包括4大內容:體驗叢林生活、交流,促進文化的交流、佛經翻譯、培養佛學人才等等)。

旨在透過世界名校大學生進行文化交流,讓我國的傳統文化真正的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於此同時,依法法師還契理契機、循序漸進,翻譯了許多佛經,把西方想學佛的人帶到東方來,讓他們切身來感受我國的佛學文化,並把這種傳統文化傳播出去。

當然了,依法法師認為不只是要讓他們學習,更要讓他們去領悟我國佛學文化的精髓,把佛學的博愛和寬容、慈悲精神傳播出去。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正是她的“木魚計劃”,不僅讓更多的外國人前來學習,而且還培養了許多佛教人才,可謂是推動了我國佛學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博愛、慈悲

佛教注重“慈悲為懷”的理念,佛家四眾更是牢記此理念,並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德行和言行去踐行這一理念。

依法法師不僅致力於弘法,而且還心存慈悲,把博愛和慈悲的精神完美地詮釋了出來。

曾先後到西班牙的巴塞羅那(1996年),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普世倫理的對話、到尼泊爾(2000年)去了解婦女被歧視的問題,並幫助她們、到中東參加和平之旅(2011年)、到黎巴嫩、敘利亞(2013年),與他們進行交流,促進和平。

鑑於此,依法法師曾獲得“世界傑出佛教女性獎”(2002年)、“宗教教育與和平獎”(2006年)等稱號。

從小思考人生,20歲出家,41歲建立木魚計劃,這位女博士活出自我

就是這樣一位女博士,她一生致力於佛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同時還言傳身教,讓我們見證了她不平凡的一段人生歷程,正是她20歲的一次抉擇,讓她真正的活出了人生的意義,也活成了她自己喜歡的樣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