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皇帝下葬後,地宮大門會反鎖,那最後一個工匠是如何逃出來的呢?

2021-06-03由 方圓讀書 發表于 歷史

在古代,皇帝繼位後的首要大事,便是為自己尋找

“萬年吉地”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墓地”。

也許這在很多人看來都很難理解,這人活得好好的,怎麼一上來就要為自己選擇墓地呢?這多不吉利呀!

但其實不然,在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帝們非常信仰所謂的“龍脈”,而皇帝本人的“萬年吉地”選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龍脈傳承的狀況。

這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且都是根據“堪輿學”所得出的說法,但人皇帝就信這個。

因此在皇帝登基後,就會派出專門選擇陵地的大臣們外出勘探,以尋找出一處絕佳的“龍脈”之地。

皇帝下葬後,地宮大門會反鎖,那最後一個工匠是如何逃出來的呢?

在選好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始大興土木修建陵寢了!

皇帝的陵寢一般修建得都很豪華,而主要花費,則在材料和人工上面。木材多為珍貴的楠木,石料也均為上品。

比如在建造慈禧太后的陵墓時,就花費了227多萬兩白銀,而且這還不算慈禧後來又對自己的陵寢進行重修的費用,其耗資靡費,讓人驚歎不已。

單說重修的三殿所用材料,均選用名貴的黃花梨木。此外,連基本的雕磚上面也要進行掃金。

據記載,慈禧對陵墓的這次重修,總計共花費葉子金4500餘兩,光是三殿就用了3800餘兩之多。

當然,除了慈禧之外,歷史上大多數帝王的陵寢,都修建得非常豪華,其中的陪葬品也非常之多。

陵墓修築好後,等到皇帝駕崩之後,便可以將其棺槨運至地宮內,然後再將地宮門反鎖封死。

不過,看到這裡我們也不禁會問:

皇帝下葬後,地宮門關上時會反鎖,那最後一個工匠是如何逃出來的呢?

皇帝下葬後,地宮大門會反鎖,那最後一個工匠是如何逃出來的呢?

其實,工匠也不是傻子,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想活命。

所以,他們會在地宮門上設計一處非常巧妙的機關,為自己做逃生之用。而這些機關,基本只有工匠們知道,直到後來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時,才發現了這一秘密。

1928年的時候,孫殿英以剿滅土匪馬福田為由,將大軍開進了河北的馬蘭峪,並在此對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和乾隆的裕陵進行了瘋狂的盜掘。

不過,在孫殿英盜掘途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礙。首先就是難找的地宮入口,其次便是進入地宮後,打不開地宮的石門。

要知道,地宮中的石門有幾噸重,非常厚實,而且門後面還有頂門石,想要開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無知的孫殿英來說,任何東西都擋不住炸彈、蠻力的腳步。因此第一道石門直接被蠻力給破壞了。

皇帝下葬後,地宮大門會反鎖,那最後一個工匠是如何逃出來的呢?

古代工匠們對於地宮大門的封閉,採用了民間的

“木栓頂門”

的原理,即:用一根長石條,從內部將門給頂住,這樣一來,便可以消除從外面靠外力推門進入的可能。

而等到石門合上之後,會留下一條不起眼的細縫,工匠們會根據這個縫隙的大小製作出一種特殊的工具——

“拐釘鑰匙”。

喜歡看“盜墓題材”文學作品的讀者應該對這種東西不陌生!

“拐釘鑰匙”可以將用來頂門的石條給推開,也可以從外面慢慢地將石條給放倒。

如此一來,就能實現不用留人,也能在門後將石門關上的效果。

皇帝下葬後,地宮大門會反鎖,那最後一個工匠是如何逃出來的呢?

當然了,這種設計是非常巧妙而隱秘的,負責監造皇陵的官員很多也都不知道,不過這也恰恰證明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看完了,記得關注作者哦!每天一個歷史小故事,幫助你漲知識!

參考文獻:《大清皇陵秘史》、網路素材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