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2021-05-15由 讀書人馮學榮 發表于 歷史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明朝興於饑荒,也亡於饑荒

01

今天,老馮跟大家講一個有趣的事,這個趣事就是:大清帝國的康乾盛世,其實和東亞當時的氣候回暖有關。

我們都知道,明朝末年,東亞遇到了小冰期,氣候變冷,降雨量下降,農業收成銳減,中國出現大面積的旱災,饑民四起,沒飯吃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因而導致了明朝倒臺。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明末農民起義

明末的那次小冰期氣候變冷,並沒有隨著明朝的滅亡而馬上停止,而是一直延續到清朝的初年。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圖一:從清朝建立不久之後開始,中國的氣溫開始回升

不過,大概從1650年

(也就是清朝入關的第6年)

開始,東亞的氣候,進入了緩慢回暖的軌道,降雨逐步增多,各地的災情,開始消失,人民的生活,開始好轉。

這次氣候回暖,從1650年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1800年左右,剛好幾乎覆蓋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當政的時期。所以,出現了“康乾盛世”。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圖二:中國歷史上各朝代氣溫下降和農民起義的關係

也就是說:自從清朝建立以後,中國的氣溫開始緩慢回升,並且,一直升溫了150年左右。

常識告訴我們:對於一個農耕國家而言,氣候的暖和,雨水的充沛,非常重要,它直接關係到老百姓能不能收穫糧食。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清末農村,官員下鄉視察,擺拍

而在康乾盛世這150年間,中國逐步走出了悲慘的小冰期,中國的農業收成開始大幅增加,農民的生活,逐步改善,人們相對開始吃飽一點點了,這就是所謂“康乾盛世”的由來。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圖三:中國歷史氣候變化一覽表

也就是說,所謂康乾盛世,與其說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好,還不如說其實是老天給面子。

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澄清一下:並不是說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不好,而是說,這三個人也許真的勵精求治,不過,就算如此,大清享有這150年的盛世,到底是皇帝的才幹發揮了作用?還是氣候回暖發揮了作用?其實,很可能後者的作用,比前者要更大一些。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打個比方:小明咳嗽,喝了冰糖燉雪梨水,咳嗽的症狀有所緩解,小明誤以為是雪梨發揮了作用,但其實,是“水”和“糖”發揮了作用。

(西醫認為,有證據證明:水和糖可以緩解咳嗽。但是,沒有證據證明雪梨有止咳功效)

換句話說,你把“冰糖燉雪梨水”中的“梨”換成“蘋果”,也就是說,“冰糖燉蘋果水”,其實一樣也有緩解咳嗽的功效。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乾隆爺:我還以為我勤政愛民救了中國,沒想到原來是氣候變暖的功勞

同理,我們說中國走出小冰期,老天爺氣候回暖了,農民豐收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誤以為是自己勤政愛民的功勞,我們作為後人,回顧歷史,細細品之,莞爾一笑。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02

有一種說法,說在英語裡面,瓷器是china, 首個字母大寫之後,變成China,也就是“中國”。

換句話說,“中國”的英語單詞,就是“瓷器”的意思,在英語裡面,“中國”

(China)

的詞源是“瓷器”

(china)

這個說法,正確嗎?

答案是: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其實,中國的名字China,在歷史上的詞源,不是瓷器,而是“秦”。

對,就是大秦帝國那個“秦”。秦始皇的那個“秦”。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我大秦雄師,威震西海

China,其實是“秦那”。

後面那個“那”,也就是“a”,可能是古代歐亞大陸某些語言習慣加上的字尾。

我們來看一看,歐亞大陸一些國家的語言文字,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證據。

證據一:

直至今天,阿拉伯語裡面的“中國”,仍然讀“alsiyn”,讀音是“阿秦”。

證據二:

印地語

(印度人的語言)

管中國叫cheen,讀音正是“秦”。

證據三:

古印度的語言

(梵語)

裡面,中國叫चीन,讀音Cīna,就是“秦那”。

證據四:

“中國”在中古波斯語چین‎讀Čīn,也正是“秦”。

證據五:

拉丁語則稱中國為Sina,也是讀“秦那”。

(注意:拉丁語是今天大多數歐洲語言的始祖。)

可見,在歐亞大陸的許多語言文字裡,中國都是叫“秦”,用拉丁字母表示,是cin,或者sin,或者shin,又或者chin,又或者Thin。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秦始皇:China不是源自於瓷器,China是“秦那”,源自於我的大秦帝國

所以,這個詞源的演變邏輯,應該是這樣的:

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秦”在當時的亞歐大陸,威名遠播,“秦”的名字

(Thin、Chin、Cin、Sin)

經由古印度和古代波斯,傳到歐洲,在這一路上,基本都是叫“秦”。

後來,中國開始出口瓷器,於是這一路上的國家,問這些東西

(瓷器)

是哪裡出產的?人家回答他,產自“秦”,所以,乾脆拿“秦”來稱呼“瓷器”,直接拿產地來稱呼特產。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所以,瓷器叫“秦那”。也就是說,在古代歐亞大陸百姓的口中,秦就是瓷,瓷就是秦,這二者,很有可能是一回事。

同理,就好比:我們稱呼“茅臺”。茅臺其實是一個地名,是貴州的一個鎮,叫做“茅臺鎮”,但是我們叫著叫著,把“特產”和“產地”,把“酒”和“鎮”,喊作一個詞了。

還有一個例子:普洱茶。“普洱”是雲南的一個地名,那個地方產的茶,我們世世代代叫下來,“普洱”變成茶的名字了。

總結一下,“秦”變成China,它的演變邏輯,應該是這樣的:“秦”的名字傳到歐亞大陸被稱為“秦”和“秦那”

歐洲人跟從外來語習慣也叫“秦那”

(Sina)

Sina在歐洲各國語言裡演化成China。

簡單地講,就是這麼回事。好,明天,老馮接著為你寫。

沒想到我深信的這些歷史,竟然是假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