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 正文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2021-09-30由 36氪 發表于 家居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當北京有了更多人間煙火氣。

人與人的連線,只剩下龐大的網際網路鋪設之下的虛擬世界了嗎?

「誰讓未來像從前」——周子書✖️萬曉利一場跨界對談

消失的附近

50年代的紐約,美國街頭攝影師艾略特·厄威特在用相機記錄城市的路上,他善以捕捉日常生活場景的黑白照片聞名,大部分作品記錄了人之間不同的關係。

“在這裡我們都是牡蠣,被鎖在貝殼之中,每個人都在撫育自己的珍珠”。

這是厄威特對於當時紐約人狀態的觀察。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紐約,1956年

這樣的感受源自於生活中空間的變化。學生宿舍的床簾、工作室的個人分隔、走廊等公共空間的私人侵佔,他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隨著這些空間的隔斷、佔用,在發生變化,“為什麼人與人的關係會變得如此脆弱?”。

這句疑問也同樣適用於當下,空間的變化確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物關係。在城市裡,似乎我們都是牡蠣,被鎖在自己的貝殼中,沉浸於自己的世界。

北大社會學家項飆受邀許知遠的一次對話中,項飆提出

“附近”

的消失概念。當城市化的步伐隨著經濟增長逐步上升,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城市生活,但大部分人變得更孤獨。

我們與“附近”的連線逐漸變少,小區設定門禁,我們不知道家對面住著誰、甚至從沒有去過訂單列表裡那家線下盒馬店。當我們休假、有時間尋找生活中的美好時,往往要去到遠方的城市。長此以往,漸漸失去了對周邊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只能透過網路世界“種草拔草”。

“附近”作為中間層逐漸消失。

無論走到哪個遠方,似乎每個人永久地留在了自己的世界。因為我們與周遭世界失去了交流,空間、城市的活力因此逐步被削弱。但每個人的生活,一定藏著一顆珍珠。

也許,我們需要真實的連線,就從附近開始。

最近,在一場談話中,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地瓜社群的創始人周子書與民謠歌手萬曉利進行了一場關於空間、人的跨界對談。——附近的消失和身在城市的孤獨感,不是一天形成的。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呼吸的本質

“在被劃出的邊界空間裡,我們數著日漸縮小的生活獨行,‘自由呼吸’成為一種奢侈品”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周子書和萬曉利的第一場對話在北京地瓜社群裡的小劇場,萬曉利在暖黃色的燈光、深紅色的幕布映襯下,自彈自唱了自己的原創作品——《陀螺》。在這個地下空間,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剛剛好,所有人沉浸在古典吉他和民謠氛圍中,找回了少有的自在放鬆的狀態。

在慾望裡轉

在掙扎裡轉

在陽光燦爛的一天 你用手捂著你的臉 說你很疲倦

說你一直想放棄 但不能停止轉

這是《陀螺》的歌詞,這首歌曾聽哭過一些音樂人。周子書認為這首歌裡傳遞出了一種空間的想象力、寫出了當下大多數人的現實生活——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陀螺,每天被現實生活抽打著,

每個人轉的飛快,時而轉過快樂,時而轉過血淚。

萬曉利背後的創作思考帶有悲傷色彩,陀螺如同每個人的生命,一旦停下來,個人價值也被擱置了,

每個“陀螺”既想停,但不能停,又轉得很累。

兩個人來自完全不同的領域,在地瓜社群這樣的公共空間中,他們無阻礙地暢談各自領域的經歷和對未來的計劃。

當被問起熱門作品《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的創作歷程,萬曉利分享稱其實靈感就源於真實生活,“如果一個人可以自由的選擇、有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感和表達的權利,生活才能迴歸本質。”

也就是感受呼吸、感受當下。如果你的選擇要依賴網際網路、在生活方向上倚賴他人,或許需要拿出勇氣嘗試改變。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空間的實驗

“北京很大,擦肩而過無數的人,但每個人的世界是相對孤獨的,因為工作接觸的社交圈還是一類人。每天雖然在城市裡看到很多人,但其實社會在變得特別小。”

“社群文化”在未來不僅是一場人文關懷而已。在對談過程中,周子書借與從前的社群做類比,來闡釋了地瓜社群存在的社會學意義:

今天的社群和從前的有很大區別,因為從前是以單位、集體的形式住在一個大院,無法選擇鄰居,大家出於禮貌才出動打招呼。

如今是包含不同型別人的混雜社群,不喜歡周邊的氛圍可以退租、或出售房產來遷居,但長久以來,人之間缺了一道情感連結。城市裡的人實際上需要這樣的連結,或許是透過興趣、共同價值觀。總之,開放、多元的社群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載體。

彙集到這裡的人有不同的技能,也有發揮技能的空間。地瓜社群在北京逐漸成為一種“技能交換”專案,甚至可以幫助北漂獲得更多職業發展的可能。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迴歸初心,地瓜社群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重視“在地性”,周子書在2018年受成都金牛區政府邀請打造社群空間。但他堅決不做複製,紮根成都三年,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採訪後,得出成都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都不care”、骨子裡帶有一種隨意性。

成都地瓜社群做出了完全契合當地人調性的“場子”,周子書給遭遇拆遷的糖油果子老闆重新開張的空間、給社群的全職媽媽留了一處練習瑜伽的空間,把成都的茶館、打牌、蹦迪等各種鮮明的城市元素,都融進了社群空間裡。在那裡,全年齡層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快樂、實現大部分興趣。

這最開始只是一場關於空間的實驗,但是地瓜社群卻真實地把價值賦能給人,提供給社群更多公共服務,並真正地區別於傳統的社群會所,成為IP。

這樣的實驗在城市裡顯得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家門口都將越發需要這樣的空間。

這樣發展下來,地瓜社群不只是功能性的空間,核心是把價值賦能給當地老百姓,用空間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甚至經濟價值。

周子書把地瓜社群當作一場可以真正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線下社群實驗:

有特意去打卡的粉絲這樣形容一天呆下來的感受:

久違的人情味。強烈希望創始人可以把這樣的空間在自家小區門口進行復制。

這次,周子書將與城市運營商金茂聯合,在北京第八座金茂府做一場全新的社群實驗。金茂大膽地拿出1400平方米的空間,決意打造一個不一樣的鄰里空間。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金茂的人文

“走出一步去嘗試,包括現實環境給我們的倒逼,實驗性反而會帶來新的可能性”

社群營造天生具有複雜性和矛盾性,那麼多不同的人在一個空間達成共識,成為生活共同體。塑造一個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可以進行對話的平臺,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

目前大多數開發商偏向把社群當作一樁生意,搭配高收益組合業態,把便利店、零售、美容、休閒按照不同佔比裝進空間,盈利公式的確讓這件事更容易。

而一般主動發起做綜合性社群空間群體的社會角色是藝術家、建築師、策展人,他們透視社群及附近居民真正需要的業態,以改變現狀為目的,以人的需求出發做社群。

金茂要加一種角色,成為空間實驗的發起者。

這源自長期關注業主需求的堅持

,在客戶調研過程中,金茂注意到望京金茂府的一間可預約會議室,成為社群使用率最高的空間,當業主需要會客、聚會、開會時,會第一時間想到那個預留空間,這實際上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方式。

金茂與地瓜社群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程度契合——社群

要真正為居民賦能,而不是配套組合,應該是

一種恰好的溫度,是被附近區域居民需要的社交和消費的綜合場景。

這一次,當金茂擇址北京永定河畔時,盧溝曉月、園博園等“一河五湖八園”環繞的生態氣質還不夠定義西山金茂府的性格,

打造出有人間煙火的社群,才算作迭代。

據瞭解,地瓜社群團隊已經開始在地調研,收集附近居民的生活訴求。二者聯合,將讓社群迴歸本質。

而作為開發商,為什麼要主動做一件很難的事、一場同行都沒有嘗試過的實驗?

從行業現狀看,金茂的決定屬於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在全國22個城市集中供地的政策背景下,低毛利成為開發商亟待解決的難題。未來行業一定會是用產品力打動市場的硬核時代。

什麼才是真正的產品力?是更加舒適合理的戶型?科技系統?園林景觀?物業服務?

是,但是對於金茂府來說,這些成熟的產品標準已經不是思考的邊界。金茂在思考,科技加持、長期堅持的品質、實用性設計,這就夠了嗎?

從此前的交付水平上看,這幾項大部分同行需要完成的產品升級早已成為標準,金茂尤以科技優勢立足行業前列。

金茂想要不計成本地突破自身的天花板,答案就是思考當下大多數居住者缺乏、未體驗過的——一個有情感連結的社群,用人文情懷率先做出探索和改變。未來,地瓜社群將是一個開放的人文空間,給社群帶來的想象力,將是豐富而多元的。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鳥瞰效果圖

在資料上,西山金茂府也做到了突破,6層洋房、1。4的超低容積率、50%的區域綠化率。更純粹、舒適的居住環境生長於其中。

一如既往的是金茂對於

科技系統

的持續精進,

西山金茂府定製智慧家居系統,可實現智慧化多場景控制,擁有更突出的穩定性、開放性和可靠性,在智慧系統上做到迭代。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戶型設計

上的迭代,也是基於人之間關係的深度思考。比如,臥室不是越大越好,只有舒適的尺度才能為居者帶來放鬆感;廚房要與餐廳客廳相連,煙火氣要在真正的交流中升騰。

生活就像一場實驗,想要領先一步的人,從不會放棄成為實驗者。

金茂率先走出一步,從真正改變人和人之間的連結開始。用更前置的思維,堅定改變京西居住環境的未來。站在過去,讓未來變成當下,把當下變成過去。

用這樣一座西山金茂府,來解答不為自身設限的問題,已經足夠。

這一次,金茂府向本質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