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2022-12-27由 中華小美食 發表于 美食

在中小學生的課本里有兩首詩詞不是文人寫的,一首是南宋時期著名愛國將領岳飛的《滿江紅》,還有一首則是明朝時期的悲劇英雄于謙寫的《石灰吟》。

這兩首詩詞一個充滿了果斷殺伐的豪邁悲壯之氣,一個充滿了百折不屈的英雄情懷,都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所崇尚的高尚氣節。

然而岳飛和于謙兩個人都是含冤而死的,他們身上充滿了令人憤懣的悲劇色彩。

這樣的結果不由得使人發問:“如果真的有因果報應,那麼為什麼好人總是受傷?”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岳飛將軍被奸佞小人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囚禁,最後命喪於杭州西湖之畔的風波亭下;而明朝的著名將領于謙,同樣是在“土木堡之變”後為奸人所害,他最後的埋骨之處也是杭州西湖。

岳飛與于謙二人都是當時的俊傑,于謙更是進士出身的文武全才,他們在人格上簡直就是中國百姓理想的化身。

第一,岳飛和于謙二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大將,並且在關鍵時刻能夠力挽狂瀾;

第二

他二人在政治上相當清廉,對於富貴的態度相當單薄;

第三,他二人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沒有絲毫謀權篡位的想法。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但就是這樣的兩個幾乎完美的歷史人物,

他們的身世遭遇竟然如此悲慘,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人物也都充滿了這樣的悲情色彩。

商朝時期的比干是如何死的?他的一片赤膽忠心到頭來又換得了什麼呢?

憤怒投江的屈原,楚懷王對於他的態度又是如何的呢?

這種悲情色彩其實是註定了的,

其根本的原因是臣子與君主之間權力的衝突,也就是所謂的功高蓋主引起的忌憚

。岳飛和于謙從完成偉業之後,就註定是死路一條。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岳飛人生之中的幾件大事:

第一,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在宋朝抗金的鬥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他在抗金的終極目標是“迎回二聖”,這一點是他的死因之一;

第三點,岳飛參與了宋高宗趙構的另一件家事,也就是關於立儲的問題,他並不主張由趙構的後代來繼承皇位。

這三件事情註定了岳飛必死無疑,而且他的死相會相當難看。

而明朝的于謙一生的軌跡與岳飛有著極度相似之處,他的人生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第一點,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對於明朝可謂是再造之恩;

第二點

于謙同樣參與了明宣宗的家務事,這件事也關係的明朝皇帝的繼承人問題;

第三點,于謙在對待錯綜複雜的皇室內部鬥爭時得罪了英宗,這也是他的死因之一。

透過對岳飛以及於謙兩個人生平的簡單梳理,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就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手握重兵的軍事將領;第二個結論則是,他們兩個人都參與到了皇室鬥爭之中。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這兩個結論簡單歸納成一個結論:岳飛于謙二人都威脅到了帝權。

無論是岳飛的“岳家軍”如日中天也好,還是岳飛的終極目標是“迎回二聖”也好,他都深深地引起了皇帝的忌憚;

于謙雖然在明朝動亂之時力挽狂瀾,但是他的兵權過大顯然是相當危險的,除此之外,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使得他得罪了當權者。

于謙和岳飛這兩個相隔數百年的人物,雖然在性格上都有著一定的缺陷,但他們的終極死因還是封建社會的本質所為。

于謙之死和岳飛如此相似,為何忠臣總是受傷?這是封建時代的必然

歷史的邏輯就是這麼匪夷所思,百姓心目中的“好人”到了帝王眼中,未必就是好的。

所謂的“好”與“壞”,自始至終都不是以百姓的標準來衡量的,而是以帝王的角度來評定。

哪怕你再厲害的人物,只要威脅到了高高在上的皇帝,那也難逃悲劇收場的宿命。

幸運的是歷史有著公平的一面,雖然這種公平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可能是幾百年,也可能是幾千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