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從香甜的祭灶果開始,鼻尖上的年味日甚一日

2021-12-25由 甬派 發表于 美食

從香甜的祭灶果開始,鼻尖上的年味日甚一日

人們早早準備好了祭灶果。

“十二月廿三祭灶君,五色灶果擺當中。”今天是小年,香甜的祭灶果裡透出濃濃的過年氣氛。由祭灶夜過小年起始,到過大年吃年夜飯,乃至整個兒正月,寧波人過年天天有好吃的。

傍晚,走在小區裡,鼻子裡充盈的是各種各樣的美好滋味:南邊這家在燉雞,香!北邊那家是蘿蔔燉肉,再走……哦……在乾煸鯧魚。一路走,一路美滋滋地享受著這年的味道:紅燒魚、醋溜帶魚、炸肉丸、包蛋餃、炒花生……各種氣息裡,是美美的年,是火熱熱的生活。

有人說,中國所有的節日都和吃有關:清明團、端午粽、立夏蛋、中秋月餅、重陽酒……節日食品的品種與花式多得令人匪夷所思,不是本國人估計對這種文化很難理解。過年,是國人最大的節日,儀式隆重繁複,食品多樣有趣。

年前半個月,是做凍米糖的時間。村裡婦人們在臘月初就早早地準備了“凍米”(曬乾的粳米飯粒),請師傅炒黃了再做成條。炒“凍米”做“凍米糖”的師傅,一個村子中一年也就來這麼一回。主婦們老早就相互叮囑,小心地關注著炒米師傅的動向,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個兒落下了,那樣的話不但做凍米糖成了泡影,還會被家裡孩子們埋怨。師傅到了村裡的這幾日,整個村子似乎都會被炒凍米和凍米糖的香味籠罩。那是一種怎樣的香味啊?甜糯撲鼻,那種無可比擬的香氣裡,混合著土地的芬芳與汗水的馨香,告訴人們:嗨!快過年了!

炒黃炒香了的凍米,咬起來脆香脆香的,有的人家還會將一部分用餅乾箱藏起來,正月裡客人來了加糖泡茶喝。那是另一種香,更甜膩,更溫暖。

做凍米糖對師傅的功力要求很高,不但要有炒的功夫,更需要能夠很好地掌握火候,把握好麥芽糖和糖的比例,熬得嫩了或者老了,那些炒好的凍米仍舊會各顧各,成為一盤散米,做不成好吃的“凍米糖”。村裡做凍米糖這幾天,整個村子裡就飄蕩著炒米和糖香香的、甜膩膩的味道。

從香甜的祭灶果開始,鼻尖上的年味日甚一日

做凍米糖的師傅。

離年越近,那香香的味道就一日甚於一日:臘月二十三送灶,做六個菜,特別要有香甜的糖菜糊住灶王爺的嘴,不能讓他上玉皇大帝那裡亂說;臘月二十七殺雞宰鴨,煮得整個村子都是熱騰騰的香氣,小孩子饞涎欲滴到處亂竄,期盼著在什麼地方能夠先撈個雞爪啥的啃啃;二十八九,兄弟姐妹多的就開始分歲,那菜肉的味道,飄得整個村莊都是香的。

我家父母沒啥兄弟,因此定定心心就在年三十過年。年三十要從早上忙起來:炒花生和瓜子,炒好後涼透,裝進彩瓶裡,客人來了隨到隨吃;包蛋餃,在一個小小的煤爐上,起個小小的油鍋,耐心地舀一湯匙蛋液,熬一熬老,然後把肉餡包進去。剛包好的蛋餃最香,邊包邊盼著能夠吃一個。那滋味,嗨,現在想想都美!家裡還會做一些其餘的菜餚,肉圓啊紅燒鰱魚啊油豆腐燉肉鯗凍肉啊,整整一天,都在準備正月裡待客的東西,不多,但那雋永的香味,至今久久迴盪在我的鼻端。

從香甜的祭灶果開始,鼻尖上的年味日甚一日

各種醬香味也是過年特有的。

晚上,就是團圓飯了。記憶中的團圓飯每年都是那幾個菜,但每年都覺得新鮮,從來沒有吃膩。要有香煎鰱魚,有頭有尾的一條;要有油豆腐燉肉,紅紅亮亮的一碗;要有斬得大塊大塊的雞肉和鴨肉,要有活蹦亂跳的蝦和十腳齊全的蟹;要有六個素菜(豆腐、香乾、素雞、油豆腐和千層包,另加一碗炒青菜)。十二個菜葷素皆備,祭拜祖先,然後就做一個肉圓湯和一碗甜羹,一家人喝點香香暖暖的甜米酒,在噴香的晚宴中除舊迎新。

正月初一,那是到外婆家舅舅家拜年的日子。自然,長輩手裡不但有壓歲錢,還有香香的瓜子、甜甜的糖果。最喜歡的還是那每家每戶都做的“凍米糖”,各家各味道:有的添了芝麻,香脆馥郁;有的加了花生米,甜糯可口;有的還點綴了各種紅綠絲,更是香甜可口,賞心悅目。

過年的那些回憶,色彩絢爛,但更多的是關於香味的記憶。那些記憶始終徘徊在我的鼻端和心尖,多年未曾淡去。

現在的年,更加多彩多姿,自然更加芬芳四溢。

(一審:顧瑋 二審:湯丹文 三審:王存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