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你知道浦江村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2021-11-09由 浦江微訊 發表于 美食

你知道浦江村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村落》

地名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古往今來,它便是人們從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老村落是歷史的凝結,文化的載體,有的儼然剛毅地保持著原貌,有的可能有若干革新,但仍新舊融合一體,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村落名稱,是地名中重要組成部分。地名一旦被官方採用,或被編入地方誌、戶籍、田冊、譜牒,就被相對固定下來,約定俗成,廣泛採用。

《浦江縣地名志》(1986年7月版)中,收錄了自然村名稱(包括建制村名、別名、曾用名和地段、農點、廢村名)1454條。這些地名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是記述姓氏的地名;第二是描述村落所處地理環境或自然景觀的地名;第三是反映人們社會活動或歷史事物的地名。

記述姓氏的地名為數最多,大致佔全縣村落總數的25%以上。據現有資料表明,浦江居民的祖先,絕大多數是從外地遷入的,佔全縣總人口七成多。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18個主要姓氏,其始遷祖,分別自東漢、隋、唐、五代,或北宋、南宋、元代,以迄明、清,先後分38批61支從外地遷入浦江,分別在不同地方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在長期的農耕社會和宗法思想的影響下,浦江居民常以姓氏聚居,其居住地也常冠以或附以姓氏。其中,有的以單一姓氏得名,如黃宅、傅宅、鍾村、何村、楊裡、洪家、黃都、魏店、姓陳、徐村等;有的以兩姓連稱得名得名,如潘周家、方戴兩宅、任項店、金費宅等;有的以姓氏連同所處方位得名,如上季宅、下季宅、外羅家、前葛、後葛等;有的以姓氏與村落規模大小或建村先後得名,如大王店、小王店,朱宅新屋、舊屋,楊家、小楊家,新傅村、舊傅村等;有的以姓氏加標周圍地形、地物得名,如巖頭陳、辛山黃、大溪樓、東嶺陳、大園周、秧田王、塘嶺金、洪田畈、戴山頭、倪山背、嶽塘下吳等;也有以姓氏連同當地知名建築物得名,如道院前樓(成真道院)、南門於(縣城南門)、縣後張(在縣署之後)、學前樓(學宮之前)等;有以歷史事物或民間傳說得名的,如鄭義門、張學官、火燒張等。

描述所處地理環境或自然景觀的地名也有不少。其中,有以村落所處位置得名的。這類地名,常附以前後、裡外、上下、東西、南北,或口、頭、腳、背、頂、底,以及中央、邊沿、後坤(指位於自然實體的後頭或盡頭)等方位詞加以區別。如寺前(惠雲教寺之前)、溪後、殿下(白巖殿下)、坪上、巖下、橋西(下於橋)、城南(縣城)、城北、曹源口、葛嶺頭、江山嶺腳、嶽塘山背、車嶺頂、滂坑頂、東塢底、冷水塘沿、塘後坤、田畈中央等;有以里程、序列或以數字標示地勢的村名。表示離縣城距離的村名,如五里、七里、十里頭等。表示序列的,如大房、第四房、四村、五村等。表示地勢的,如三十田、三十六、三百畝、一大塘、八十田來等;以自然景觀得名的,如仙華山、天仙塘、會龍橋、雙溪口、盤山嶺下等;以相似事物形狀得名的,如馬鞍山、馬項嶺、石臺盤、盤裡塢、金冠樣等;以土壤、岩石、水流、氣候等物態得名的,如赤土嶺腳、白石源口、槁溪、潮溪、冷塢、雲宮等;以自然資源或某種生物得名的,如梧桐、荷花塘、樟樹下、大梓、楓樹下、毛竹園、竹窠頭、桂花明堂、鶴塘、石宕等;以不同字尾反映所處地理環境特點而得名的村名,所佔比重很大。其特點是與山嶺、溪流相關聯。除直接以山嶺得名的,如蒙山、金獅嶺等村名之外,多以塢、坑、坪、崗、壟、路、畈等得名,如旌塢、梅石塢、深坑、西塢坑、寺坪、杭口坪、駱山背、塔嶺、橫大路、烏泥畈等。與水相關的,除直接以溪流得名的,如壽溪、大箬溪等地名外,還常以源、灣、灘、渡、潭、塘、堰、泉等得名,如曹源、大姑源、石塔灣、前溪灘、深渡、龍潭、南湖塘、古塘、清水堰、夏泉等。

反映人們社會活動或歷史事物的地名也不在少數。人們常以地名來表達與寄託對家鄉的美好願望,反映社會活動和歷史事物,記載他們在利用自然中所創造的地理景觀。這類地名約佔全縣地名總數的10%左右。其中,有以祖先所從事的職業得名的,如蔣裁縫、王先生、劉鐵、範麻車、楊先生、吳郎中等;有以從事商業、手工或副業得名,如雞鵝市下、夜魚市、滷冰店、畫店、缸沿(缸窯)、王紙坊等;有的以人工建築物得名,如治平寺、節婦門、廿四間頭、八房廳、古佛堂、佛堂店等;有以交通、驛道設施得名,如鄭街鋪、上新鋪、下新鋪、西馬路等;有以歷史人物或歷史遺蹟得名,如青蘿山房(宋濂曾築房遷此)、潛溪(宋濂後裔遷此)、大夫第、儒林門、巡檢司等;有以民間傳統和歷史掌故得名,如仙華山、寶掌洞、登高山、孝門橋、三雅村、九婆、六轉、牛軛不直、牛磊丼等;有以美好願望得名的,如平安、普豐、永豐、同樂、義村等;以歷史變遷的泛稱得名,通常冠以古、今、舊、祖、新等字樣,如黃氏古道、舊樓古地、祖廳、新街橋等;有以祠堂或廳堂的堂號得名的,如永世(永世堂)、永錫堂、始美堂、鴻漸堂、留餘堂等等。

還有,以浦江方言的“來(表示位置)”字來表達的村名,或村內地段名,如田來、店來、新屋來、灣來、山灣來,或祠堂來、廳來、明堂來等,比比皆是。

地名應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它又是約定俗成的,所以有時也會隨機演變。大體有幾種情形:一是簡化,包括簡筆和減字,如大園寫成大元,鍾餘寫成中餘,箬帽山寫成廿畝山,夏禹橋寫成下於橋等。減字,如梧桐樹下減為梧桐,東嶺陳寫成東嶺,溪塍俞減為溪塍等。二是雅化,多在方音相近的範圍內進行。如蔣裁縫雅化為蔣才文,和尚山雅化為和祥山,荒地雅化為芳地,豬肚塢雅化為芝都塢等。現在的大許,因地處浦陽江邊常被大水衝淹,又因村民吳姓,村名為大水吳,後以方音雅化為今名。還有地名訛寫的問題。原因多是為了貪圖省力或不夠認真。如虞宅訛寫為於宅,潘宅訛寫為泮宅,盧宅訛寫為蘆宅,櫧樹下訛寫為楮樹下等,在地名普查時已予糾正。

這麼多的村落地名,重名是難以避免的。如“上新屋”一名,縣內就有8處,“東山”“下方”分別有5處和6處。按照規定,一縣之中建制村的名稱不能重名,一個鄉鎮中自然村不能重名。建制村重名更名的,有原平湖鄉利民大隊更名為殿下大隊,白馬鎮清溪大隊更名為龍溪大隊。按照以前的習慣,同名村不改本名的,可在村名前分別冠以鄉鎮名稱或加冠另外名稱,以示區別。如縣內有三個朱宅,分別稱為廿五都朱宅、桐木殿朱宅和水閣朱宅。兩個石宅村,分別稱為廿四都石宅、施村石宅等。

2000年,在全縣行政村中,所轄自然村最多的是前吳鄉的嫋溪村(轄15個),村中居民最多的是江南辦事處的文溪村(1160戶,3103人)。距離縣城最遠的是中餘鄉王家山村(徑距27公里)。海拔最高的村是花橋鄉高塘村(700米),最低的是白馬鎮何石塔村(新何,30米)。

2018年10月,根據上級部署,縣內開展行政村和社群規模調整工作。經調整,全縣原409個行政村,調整為227個,撤併率為45%。村均人口從806人增加到1542人;20個社群調整為17個,平均戶數從2402戶增加到2825戶。

讀者或許會問我,為什麼此文標題要用“村落”?第一,“落”是止息、停留的意思,又指居處。漢代劉向在《列女傳·楚老萊妻》中有說:“民從家者,一年成落,二年成聚。”村落、村聚、村坊、村部與村莊一樣,都是鄉民定居之處的意思。第二,上山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期的部落,距今已有萬年。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嚴文明為此題詞“遠古中華第一村”。先民們曾是浦江最早的居民,這是我們的驕傲。

作者|何保華

編輯|於妙華

稽核|李少俊

你知道浦江村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