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中藥材:廣藿香

2021-12-22由 中藥材知識 發表于 時尚

中藥材:廣藿香

別稱:藿香、排香草

基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 的乾燥地上部分。按產地不同分石牌廣藿香及海南廣藿香。

產地:主產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粗壯,上部多分枝,近褐色,密被灰黃色茸毛。

葉對生,葉片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葉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葉緣具不整齊的粗鋸齒,兩面均被茸毛。葉脈於背面凸起,腹面稍凹下,沒有葉脈分佈的葉肉部分則於腹面稍隆起,故葉面不平坦。輪傘花序多花密集,組成連續的假穗狀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條狀披針形,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狀,外密被柔毛,內疏被毛,齒5,鑽狀披針形,長約為萼的1/3;花冠淡紅紫色,冠簷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緣;雄蕊4枚,外伸,花絲分離,中具髯毛。小堅果近球形,稍壓扁。花期4月。

中藥材:廣藿香

中藥材:廣藿香

藥材性狀: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條稍曲折,長30~60cm,直徑0。2~0。7cm;表面被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1。2cm,被灰褐色栓皮。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後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3~7cm;兩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柄細,長2~5cm,被柔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石牌廣藿香:枝條較瘦小,表面較皺縮,灰黃色或灰褐色,節間長3~7cm,葉痕較大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縱皺較深,斷面漸呈類圓形,髓部較小。葉片較小而厚,暗綠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廣藿香:枝條較粗壯,表面較平坦,灰棕色至淺紫棕色,節間長5~13cm,葉痕較小,不明顯凸出,枝條近下部始有栓皮,縱皺較淺,斷面呈鈍方形。葉片較大而薄,淺棕褐色或淺黃棕色。

中藥材:廣藿香

中藥材:廣藿香

中藥材:廣藿香

中藥材:廣藿香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用於溼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溼表證,溼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溼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鮮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調敷。

採集炮製: 枝葉茂盛時採割,日曬夜悶,反覆至幹。除去殘根及雜質,先抖下葉,篩淨另放;莖洗淨,潤透,切段,曬乾,再與葉混勻。

選購儲存:廣藿香以莖粗、結實、斷面呈綠色、葉厚柔軟、香氣濃郁、味微苦者為佳。

須置於陰涼通風乾燥的地方儲存,以防受潮黴變。

選方

①治暑月吐瀉:滑石(炒)60克,廣藿香7。5克,丁香1。5克。為末,每服3~6克,淅米泔調服。(《禹講師經驗方》)

②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香附、廣藿香、甘草各6克。為末,每服6克,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之。(《聖惠方》)

③治上呼吸道感染髮熱:廣藿香10克,香薷6克,野菊花15克,青蒿10克,製成沖劑,每6小時1次,每次15克,開水沖服。[《江蘇中醫》1987

④香口去臭:廣藿香洗淨,煎湯,時時噙漱。(《摘玄方》)

⑤治膈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廣藿香葉、石膏(水飛)、山梔仁各1。5克,甘草(炙)3克,上為極細末,新汲水調服。(《瘍科選粹》)

⑥治手足癬:廣藿香30克,黃精、生薑、皂礬各12克。將上藥侵於米醋1000毫升內,7~8天,去渣,將患部浸入藥液內,每日1~3次。每次20~30分鐘,次數愈多,時間愈長,效果愈佳。[《江蘇中醫》1964

備註:用於溼阻中焦、脘悶納呆之症候,在臨床上常與佩蘭等同用。用於溼溫出起,可配薄荷、茵陳、黃芩等同用。

用於感受穢濁、嘔吐洩瀉之症,可配蘇葉、半夏、厚朴、陳皮等同用。對於胃寒嘔吐之症,可配半夏同用;如溼熱者,可配黃蓮、竹茹;脾胃虛弱者,可配黨參、甘草;妊娠嘔吐,可配砂仁同用。其治暑溼之症,不論偏寒、偏熱,都可應用,臨床經常與佩蘭配伍同用。

用於外感風寒兼有溼阻中焦的症候,常配伍紫蘇、陳皮等同用。此外,可治鼻淵,常配豬膽汁等同用。《中國藥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