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應急救護科普| 寒潮!降溫!發生凍傷怎麼辦?

2021-12-19由 寧河融媒 發表于 時尚

今日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今明兩天,中東部大部地區會迎來大風降溫,局地降幅超14℃,東北地區有降雪,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北風勁吹,體感寒冷,更要注意保暖,謹防凍傷。

應急救護科普| 寒潮!降溫!發生凍傷怎麼辦?

一大波寒潮朝我們走來

低溫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

一是引起區域性凍傷,與人在低溫環境中暴露的時間長短有關;二是產生全身性影響。人體在低溫環境暴露的時間不長時,能依靠溫度調節系統,使人體深部溫度保持穩定。但暴露時間較長時,中心體溫逐漸降低,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低溫症狀,出現呼吸和心率加快、顫抖,頭痛等。當中心體溫降到30-33℃時,肌肉由顫抖變為僵直,失去產熱作用,將會發生死亡。長期在低溫高溼條件下勞動(如冷凍庫工人)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經痛、神經炎、腰痛和風溼性疾患等。

應急救護科普| 寒潮!降溫!發生凍傷怎麼辦?

淺談凍傷

凍傷的定義

凍傷是指冰點以下的低溫作用於機體的區域性或全身引起的損傷。由於外界溫度過低,人體缺乏相應的防寒措施,加上潮溼、風襲、飢餓、疲勞等因素,易發生凍傷

凍傷的分類

凍傷分全身凍傷和區域性凍傷兩類,區域性凍傷較多見。身體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緩慢,區域性溫度低易引起凍傷,多見於肢體區域性組織損傷,如手指、足趾、手背、耳廓、面頰等暴露部位;全身凍傷見於在登山中被雪埋蓋或沉船落水,機體受到嚴重寒冷侵襲時引起全身功能障礙和組織損傷,人體被凍成僵硬狀態。

凍傷的症狀

區域性凍傷的症狀通常被分為三度

一度凍傷:面板淺層凍傷。區域性面板蒼白,有麻木感,進而面板充血、水腫,癢、刺痛和感覺異常。

二度凍傷:面板全層凍傷。面板紅腫,有大小不等的水皰,水皰破潰後流出黃色漿液,易感染。自覺皮膚髮熱,疼痛較重。

三度凍傷:區域性面板或肢體發生壞死,面板呈紫褐色或黑色,區域性感覺完全消失。

全身凍傷的症狀:體溫明顯下降,全身肌肉僵硬,面板蒼白水腫,呼吸心跳微弱甚至停止,危及生命。

凍傷的應急救護原則

發生凍傷時,必須爭分奪秒,及時救護。嚴重或深度凍傷者應該在損傷的24小時內復溫。

全身凍傷肢體凍僵、意識喪失者,在搬運時要注意動作的輕巧柔和,否則會造成肢體扭傷、組織斷裂或骨折。

對心跳呼吸驟停者,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撥打急救電話,儘快送往醫療機構。

有條件可利用保溫毯進行保溫。

區域性凍傷的處理

一度凍傷速將傷肢放入37-40℃的水中20-30分鐘以達到復溫的目的。

二度、三度凍傷保持創面清潔乾燥,肢體保溫。

傷肢腫脹較重或已有炎症時,則將健側肢體放入溫水中(若雙上肢凍傷,則雙下肢放入溫水中),改善凍傷部位的血液迴圈。

區域性有水皰,不要刺破,待其自行消退。

在手指、足趾之間放置消毒敷料包紮,區域性乾燥,防止粘連,減少併發症。

禁用高溫烘烤、熱敷、冷水浴、雪搓、捶打等方法,不要使用黏性敷料。

三度的區域性凍傷,應由醫生處理。

應急救護科普| 寒潮!降溫!發生凍傷怎麼辦?

最後,我們一起來看段影片,做個總結:

應急救護科普| 寒潮!降溫!發生凍傷怎麼辦?

應急救護科普| 寒潮!降溫!發生凍傷怎麼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