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正文

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2022-06-20由 夜幕深情 發表于 娛樂

昨晚臨睡前,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句話:“20歲時,我們顧慮別人對我們的想法;40歲時,我們不理會別人對我們的想法;6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根本就對我們沒有想法。”

也許真的要走過很多的路,遇見很多的人。才能明白,自己在別人的心中,或許真的沒那麼重要。

有時候會莫名其妙感覺到失落,其實不是因為別人的不好,而是因為自己總把自己想的太重要。

一旦沒有擺平自己的位置,無數的失望才會席捲而來。

你總是以為,很久不聯絡的人再聯絡,你們還是會和從前一般熱絡。

可當你們再遇見時,你才發現,熱情的只有你自己。他能給你的,只有陌生和應付式的客套。

你總是以為,只要你死心塌地對別人好,對方也會真心實意地回報給你。

可當你真的需要他時,你才會發現,他早就躲到你找不到的角落裡,給你的只有敷衍和疏遠。不要太看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也不要總以為別人割捨不了你。實際上地球離了誰,都能照樣轉動。

那些你自以為刻骨銘心的回憶,也許別人也許早已忘記。你以為別人會眷戀著你,實際上別人早已將你忘記。

那些你想象中舊情難忘,其實就是自作多情。有太多的痴情,到後來想起才發現,都只是一廂情願。

總有那麼多失望的事一件接著一件地發生,但或許那不是意外,是早晚就註定好的結果。

很多時候,感情沒多重,只是你自己看重,真心沒多少,只是想象的太好。

有時候不抱希望,就不會失望。

記得《山河故人》裡有這麼一句臺詞:“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的。無論曾經有過多麼頻繁的來往,多麼深厚的感情。隨著時間的流逝,回頭望去,總會發現橫在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就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漸行漸遠的距離與陌生感。

感情,也許就是一種階段性的東西。就像人生的路程中,總有人會先下車,每個路過的人,都只能陪你走那麼一段路,或長或短。

走著走著,最後的結局,也許是默默無言地疏遠,也許是吵鬧過後的崩塌。

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和你一起經歷風雨。有些人只願意和你同甘苦,不願意共患難。只有時間這面鏡子,才能讓你看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不是每段情都能有始有終,也許你掏心掏肺付出,對方卻只是一笑而過;不是每一次期望都能收穫美好,畢竟失望的事情總是那麼多。

當你越看重一段感情,就越容易受傷。

念念不忘不一定會有所迴響,有希望,就會有失望。有太多的付出和期盼,到了最後都變成了石沉大海的寂靜。

世界在變,人也在變,人心更是容易動搖。很多人都喜歡說,“你變了”,其實並不是因為變了,而是因為經歷太多之後,就看透了。

人那麼容易走散,感情更容易變質,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更沒有什麼始終如一的關係。有些人,也許你關掉手機,換掉號碼,就從此分道揚鑣,再也聯絡不到了。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英國思想家羅素就說過:“在和別人、即使是與自己最親近的人的一切交往中,也應該認識到他們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 的,觸及的是他們的自我,而不是從你的角度、從觸及你的自我來看待生活。不應該期望任何人為了另一個人的生活而改變他的生活。”

在這世上,不是誰都願意與你風雨同舟。很多時候,你以為只要付出真心,就能換來別人的優待,你以為你死心塌地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掏心掏肺。

可是,現實總會以殘酷的方式打醒你。漸漸地,你就懂了,對情感,看得越重,心就越痛;對別人,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只有委屈的時候你才會知道,人情有多淡漠。只有過挫折後才明白,真心分量到底有多少。

想象永遠是想象,和現實是兩碼事,不能混淆,更不要深陷在幻想中。

期待和結果未必相同,不要消沉。

人與人之間,交情不過短短十幾年。你拿命去珍惜,殊不知,在別人眼裡,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是。

有些人,你誠誠懇懇的把他們放在心裡,他們卻可以轉個身就把你遺忘了。

有些人,你總以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而結果大多是人走茶涼,酒醒了就散場。

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人生在世,沒有誰會對誰一成不變,誰又會陪誰走到永遠?經歷的事多了,你就會懂了,人心涼薄,能夠真心待你的人其實並不多。

來來往往的過客中,誰也不是誰的誰,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別對誰都掏心掏肺,別總覺得自己無可替代。

別人不太看重的感情,你也別總是端在欣賞了。

別人不急著聯絡你的時候,你也別顧著想念了。

感情,很容易走著走著就散了;人心,很容易處著處著就變了。所以真的沒有必要為不值得的人,去做不值得的事。

世界那麼大,失去了任何人,都可以繼續好好生活,最重要的還是讓自己過得開心。

與其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不如努力做該做的事。與其追求誰無足輕重的疼愛,不如多給自己一點關愛。

別去浪費真心,也別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分量。

餘生,願你多些成熟,多些堅強,多些務實。

不卑微,不高看。畢竟靠卑微維持的感情不長久,平等而真誠的陪伴才最雋永。

成年人的愛情不在床上

據說99%的已婚女人都有過同樣的念頭:戀愛的時候天天盼結婚,結婚了卻天天想離婚。

是出軌?沒錢?還是家暴?到底哪一環出了問題?

說來你可能不信,這些觸犯原則的大事故,沒有一個是導致婚姻崩盤的最大元兇。

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01 

朋友結婚一週年的時候,嚴肅地給老公列了十宗罪。

她揚言以後隨便一條,如果一週內能重複三次,她就馬上衝進民政局做個了斷。

看過她的清單,我由衷地佩服,不愧是幹財務的,連吐槽都條理清晰。

十宗罪如下:

“刷鍋卻不洗鍋蓋,

垃圾袋堆門口也不扔下樓,

衣服襪子到處扔,

睡前不洗臉不洗腳,

回家就玩手機,

內褲、襪子、牛仔褲居然一起洗,

在床上摳腳,腳皮腳趾甲掉一床,

上廁所忘衝馬桶,

牙膏管擠得橫七豎八,

一套衣服穿一個周不換。”

無數次溝通,吵過也鬧過,老公總是答應得很好,卻永遠不改。

雖說不是原則性錯誤,但週而復始,這日子過得太累了,真不如去民政局做個了斷。

 02 

浙江高階人民法院在前不久公佈了一組資料,2018年浙江所有離婚案件中,排在第一位的離婚原因,醒目地寫著四個大字——“

生活瑣事

”。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耳鬢廝磨的甜蜜是真,一地雞毛的折磨也是真,相互對立的兩面,跌宕起伏地勾勒出婚姻的真相:

成年人的愛情不只在床上,還在衣櫃、菜板、洗碗池、馬桶,和一雙三天不洗的襪子裡。

看似是兩個人的同居生活,其實是來自平行世界的兩個成年人,20多年個人生活慣性的較量。

女人以為男人會改變才和他結婚,男人以為女人不會變才和她結婚,結果他們都錯了。

 03 

有這樣一個帖子,是一對情侶同一天寫下的日記,內容天壤之別。

她的日記:昨天晚上他真的是非常非常古怪。

我們約好了出去吃飯,我遲到了一會,可能他就生氣了。

不理我,不說話,氣氛僵極了。

我主動問他怎麼了,他只說“沒事”,“不關你的事”。

回家的路上我對他說“我愛你”,他一點回應都沒有,只是開車。

他悶頭坐著看電視,一臉冷漠。

我感覺我要失去他了,因為他都不想理我。

睡覺的時候我決定要好好跟他談談,結果他自己居然睡了,我只好默默流淚。

我很確定他心裡有別人了,他不愛我了。

他的日記:tmd今天義大利居然輸了……。

 04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水火不相容一點不誇張。

很多感情走向瓦解的根源也正是在於此:

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思維差異,誰都想維持自己的原態,誰都想讓對方來適應自己,要麼一方忍得很辛苦,忍無可忍地爆發,要麼一方恃寵而驕,即使婚姻倖存也愈發畸形失衡。

無論是對生活細節的挑剔,還是試探和猜疑對方的心理博弈,都是過於敏感的表現。

雞湯裡樂此不疲地告誡你婚姻要擦亮眼,但是有沒有人問過,這樣不停焦慮的你會不會很累?

並不是什麼事都要弄得一清二白,如果每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去看清它的本質,那該多累。

水至清則無魚,婚姻裡也需要點難得糊塗的智慧。

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05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發明瞭一個詞——

鈍感力

,意為“遲鈍的力量”。

通俗點說就是神經大條,難得糊塗的心態。

愛情獨有的排他性決定了,敏感、猜疑、焦慮、緊張是感情的常態,而婚姻細水長流的穩定性,又趨向於用舒服輕鬆的方式過一生。

經營婚姻,最需要的恰恰是鈍感力,能夠諒解對方,不拘小節的鈍感。

 06 

一位老人在50週年金婚紀念日上,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訣。

“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準備列出丈夫的10條缺點,他犯了任何一項我都願意原諒他。”

有人問,那10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

她說:“其實50年來我始終沒有列出來。每當他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算他運氣好,他犯得我可以原諒的那10條錯誤當中的一個。”

相愛的兩個人,不僅僅需要敏銳細膩的共情力,想你所想,感同身受彼此的喜怒哀樂,也要有不被繁瑣動搖的鈍感,對小毛病若無其事,大事化小,小事雲淡風輕,不死磕,不較勁,短時間看起來是佔了下風,很是吃虧,長遠看實則大智若愚,最後如魚得水。

生活給了你一地雞毛,你笑著還它一個漂亮的雞毛撣子。

 07 

完美的愛人根本不存在。

即使是吳彥祖的臉,彭于晏的身材,高曉松的有趣加一起,在婚姻的放大鏡下,也還是看得到美中不足。

面對不合心意的事情,有的人耿耿於懷,一日三餐全是狼藉,有的人要除之後快,你不改就是不愛我,有的人卻不太在意,對無關緊要的小毛病忽略不計。

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並不完美的人。

鈍感力對於愛情的意義,是接納對方的習慣,尊重對方的過去,在求同存異中不斷找到相處之道。

渴望在蜜罐裡甜蜜一生,那是戀愛,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這才是婚姻。

 08 

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過一個愛情理論,圓滿的愛有三要素構成,缺一不可,分別是

:激情

親密

承諾

他把三者形象地比喻為三角形的三邊,三邊的長度越趨近,愛情越完美。

其中的承諾,就離不開強大的鈍感力。

互為伴侶的兩個人,不利用對方的弱點,尊重彼此的隱私。

他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衝突在所難免,但並不覺得這會傷害他們的感情,相反哪裡有分歧,哪裡就有尊重,因為彼此尊重,所以信任且默契,兩個人都在不斷為鞏固他們的聯盟努力。

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09 

看清真相和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不是因為看透了更多,而是學會了不去在意。

婚姻裡最不重要的就是輸贏,退讓是為了把力量聚合在一起,從容的忽略勝過憤慨的回擊。

我們都渴望一生相愛,但無奈婚姻也有四季之分。

有春風和煦甜如蜜的日子,也自然有寒風凜冽難走的時候,鈍感力就是冬天裡的避風港,你具備不為小事煩擾的鈍感,敏感和體貼才會真正成為有以柔克剛的力量。

 10 

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也有200次想要離婚的衝動。

磕磕絆絆才是婚姻的底色,誰都是在柴米油鹽之上,窺見幸福。

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援,不是支配,是慰問,不是質問,要體貼,也要體諒。

我們如此相愛,不要面面相覷,虎視眈眈地彼此消磨,而是共同沿著同一方向望去,並肩作戰,才到得了更美的遠方。

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對方,世界可能大有不同。

婚姻是本難懂的教科書,願你我都甘之如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