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心理學:經常“踢貓”的人,容易陷入“不幸”的怪圈

2021-05-07由 沐沐說情 發表于 母嬰

每個人都有被批評、被指責甚至被誤會的經歷,當我們遭遇這些事情後,原本美好的心情會在一瞬間煙消雲散。

被壞心情主導行為的人,會下意識尋找發洩的途徑。

尚有一絲理智的人會暫時壓下負面情緒,等和朋友見面後再宣洩。

但大多數人,會在下一秒尋找自己的“出氣筒”,出氣筒通常是比自己地位低,比自己弱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只能被動接受,沒法做出有效反擊。

心理學:經常“踢貓”的人,容易陷入“不幸”的怪圈

現實生活中經常能遇到類似的事情。

某公司老闆因為合夥人毀約正處在氣頭上,正巧部門經理敲門彙報工作,老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對經理就是一頓大罵。

經理也憋了一肚子火,看到手下員工整理的資料,故意挑刺對員工一頓批評。

員工也很生氣,但為了工作只能把怒火憋在心裡,回家後看到正在到處亂跑的兒子,上去就是劈頭蓋臉的教訓。

兒子看了看四周,發現趴在一邊睡覺的貓咪,對著貓咪就是一腳。

生活中,每個比我們柔弱的人都是沒法反抗的“貓咪”,他們被動接受壞情緒,然後再把壞情緒傳遞給更弱的人。

心理學:經常“踢貓”的人,容易陷入“不幸”的怪圈

而更弱的人,通常就是我們最親密的家人。

小時候,不管我們怎麼淘氣,父母都一如既往地愛著我們,所以我們總肆無忌憚做些傷害他們的事情。

長大後,因為夫妻間的愛意,我們又不停挑戰對方包容的底線。

可愛意不是定量,它受生活裡方方面面的影響,把另一半看成是出氣筒這種行為,無疑會消耗光夫妻間的愛意。

心理學:經常“踢貓”的人,容易陷入“不幸”的怪圈

承受別人的憤怒,自己心裡憋著憤怒,被憤怒支配的頭腦很難做出有利或正確的判斷,所以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先放下手裡的事情,處理好自己的心情,不然只能讓自己陷入“越忙越亂”的怪圈,或者使親密的人陷入無盡的爭吵。

如此之外,憤怒更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歷史上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周瑜吐血而亡”。

學會調節情緒,下班後高歌一曲,或和朋友們聊聊天,

讓自己成為壞情緒的終結者,別為他人的憤怒買單。

心理學:經常“踢貓”的人,容易陷入“不幸”的怪圈

學會不踢別人的同時,我們也要保護自己不被別人踢,主要有2個方法:

1、察言觀色,小時候每當班主任陰沉著臉走進教室,原本喧譁熱鬧的場景會瞬間鴉雀無聲,往日最調皮的同學也不敢大聲喧譁。因為他知道這樣做會承受老師的怒火。

2、處事圓滑,無故承受怒火的時候,別急著反駁,找到對方語言或行為中的錯誤,主動自嘲或建議他改正後再做一次。

這種左臉被打再把右臉支過去,完全站在對方立場考慮的做法,通常會讓對方感到不好意思,從而不了了之。

心理學:經常“踢貓”的人,容易陷入“不幸”的怪圈

結語:

生活中,最愛我們的人,即是我們眼中最柔弱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我們傷害的人。

避免自己被踢,也別去踢別人。

壞情緒的傳遞,會快速消耗彼此的愛意,讓原本相愛的人反目成仇。

反之,好心情也可以維護我們的感情,讓我們更容易品嚐到幸福的滋味。

所以,為了我們自己,和我們所愛的人,每天問自己一聲:“我今天‘踢貓’了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