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寶寶睡覺時驚跳,是嚇著了還是有病?醫生卻說是這樣的

2021-04-24由 花果金劇看華場 發表于 母嬰

新手媽媽莉莉家有一個兩個多月大的寶寶,自從孩子出生後,全家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寶寶的每一次哭鬧、每一個動作,都會讓莉莉和婆婆十足關注。

最近,莉莉發現孩子睡覺時不太安穩,常常猛然抖動一下手腳,或者緊張似的把手蜷在胸前。寶寶難道是在做噩夢,又或者是生病了?莉莉憂心忡忡。

沒想到迷信的婆婆一直說,小孩子能看見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如果睡醒時看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睡覺時就會有特別的反應。

寶寶睡覺時驚跳,是嚇著了還是有病?醫生卻說是這樣的

莉莉雖然不相信這些,但是她膽子很小,聽了這話之後自己也睡不著了,也不知道是否需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多數寶寶睡覺時處在淺睡眠的狀態,遇有聲音、光亮、震動以及體位改變,都會使新生兒有驚跳的現象出現。這實際上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在醫學上是一個生理性表現,新生兒出現四肢、身體的無意識抖動,通常被稱作驚跳。

剛出生的寶寶,身體的神經纖維還不能完全形成一定的反應條件,發育還沒有完全,所以在受到一點聲音刺激後也會出現四肢抽動的情況。這是寶寶接收到的刺激不能像大人一樣傳到大腦進行判斷,從而才會發生四肢抖動。

隨著寶寶的不斷髮育,身體內部的各個系統都會逐漸完善,慢慢地也能有意識的面對各種情況,而且對環境中的聲音也就沒有那麼敏感,這時四肢驚跳的現象也會逐漸減少。

寶寶睡覺時驚跳,是嚇著了還是有病?醫生卻說是這樣的

在3個月大之前,寶寶出現頻繁的驚跳反應都很正常,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通常情況下,驚跳症狀會在寶寶3~6個月大時慢慢消失。

如果超過半歲的孩子驚跳反應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發嚴重,這時就建議家長帶著寶寶去醫院做全面的檢查和治療。

1。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中獨特的營養成分,可以促進大腦神經元外部的脂質髓鞘質形成。如果脂質髓鞘質缺乏,大腦神經元的發育就欠完善,神經元在傳遞資訊的時候就容易出錯,把來自外部環境的資訊傳遞給寶寶的四肢,造成寶寶半夜睡眠驚跳。

所以寶媽堅持6個月前的母乳餵養,有助於緩解寶寶的驚跳症狀。

寶寶睡覺時驚跳,是嚇著了還是有病?醫生卻說是這樣的

2。 愛撫緩解驚跳

如果家長髮現睡眠中的孩子有驚跳反應,可以迅速抓住寶寶的小手、胳膊等部位,輕輕按壓或者輕柔撫摸,緩解其驚跳症狀。

這麼做能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也能提前訓練孩子的觸控能力,逐漸完善其觸覺和神經系統。

3。 適度包裹寶寶

睡覺前,家長可以用抱毯或者包被輕輕把寶寶包裹起來,這樣孩子的手腳就不容易做出動作,驚跳反應也會相應減少。

寶寶睡覺時驚跳,是嚇著了還是有病?醫生卻說是這樣的

4。 適當被動運動

對於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來說,適當的放鬆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長可以在寶寶洗完澡之後,幫助他做一些伸展運動,透過有節奏、有規律的拉伸四肢,來輔助寶寶的生長髮育。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神經系統快速發育,還能夠讓寶寶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減少驚跳反射的頻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