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2022-07-17由 孟大明白 發表于 母嬰

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想過:如果我有孩子,絕對不會逼TA學任何他討厭的課外班。雖然這一天還沒有來到,我覺得我能做到。

昨天《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開篇有個超長鏡頭,是一幢大樓裡的每一戶。每扇視窗,都有一個苦修文藝特長的孩子。小提琴、長笛、古箏、相聲、戲曲、美聲……當然最頂層的還是鋼琴。中國孩子申請國外院校時,都會被建議不要在特長裡寫鋼琴,99%的孩子都有的特長不叫特長,就像每個人都會刷牙一樣。

我們的小主人公任小天(榮梓杉飾)是個痛恨鋼琴的孩子,他把牆上貼的郎朗畫上了鬍子和角。可是他的爸爸(黃渤飾),前搖滾主唱現保險業務員,潦倒的單親爸爸,堅信鋼琴能成為孩子未來的飯轍,堅信鋼琴能改變父子倆的命運……他是剋制版的郎朗爸,是4000萬琴童父母大軍的縮影。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全球5000萬琴童,80%在中國。一架鋼琴除了昂貴,還需要有寬敞的房間,對於很多學琴家庭,不是玩玩而已,有些父母不但砸鍋賣鐵,還要至少有一個人辭職,陪伴孩子四處考試。任小天爸爸不是個能幹的業務員,有個失智的父親,他在前妻面前吹噓要請孩子吃龍蝦,實際吃的是小龍蝦。

任小天和《小歡喜》裡的英子及《人民的名義》裡的孫連城一樣,心繫宇宙,理想是成為天文學家。你發現了麼?天文在老百姓眼裡,比鋼琴更燒錢更接近幻夢,因為他們起碼還知道郎朗,但叫不出任何天文學家的名字,所以這個職業理想在家長眼裡等於痴人說夢。我很好奇,如果孩子說想當程式設計師呢?家長會支援麼?這棟大樓裡有戶人家逼著兩個孩子學畫畫,目標是當中國的梵高和莫奈,隨即又改口說得是畢加索和達芬奇,因為梵高活著的時候一幅畫也沒賣出去。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現實世界裡,任小天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職業規劃,孩子的胳膊擰不過大人的粗腿。只有藉助外星來客的力量,他才能實現不彈琴自由。這個外星來客是一個附著在滾滾玩偶身上的靈魂(腦電波),他有著莫扎特般的天才樂感,可以藉由某種特殊方式幫任小天打通五感,幫他爸爸完成奪冠願望。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大概每個小孩都做過這樣的白日夢:不費吹灰之力地寫作業、考試、在同學面前大出風頭,成年之後夢也沒有進化,無非是改成天降橫財。

練琴是每個琴童的噩夢。我媽和任小天爸爸一樣,曾經的文藝積極分子,總感嘆時代耽誤了他們的文藝夢,這個夢必須由下一棒接力。她對自己發誓說先給我買架電子琴,如果我是這塊料砸鍋賣鐵也要買鋼琴。

我在初一才被迫開始學琴,當看到任小天已經上初二時不禁想大叫:太晚了!這個年齡必須拿獎了。劇情設定任小天是有參賽水平的,只是他為了應付常常彈《小星星》。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那時我混跡於一群琴齡更長的小學生中,被老師殘酷地比較“你還不如小學生”。每天要練一小時琴,徹底告別玩耍。家長們像是被琴索了魂,聽到琴聲就開心,聽到彈錯就陰沉。片中黃渤欣賞兒子琴聲那飄飄欲仙的勁,見過太多了。而任小天一彈琴就想撒尿的應激症也見過太多了,當他問客串的真郎朗:你彈琴時會想尿尿嗎?郎朗的回答不出意外。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學琴路上,家長們給孩子畫過無數大餅,這些大餅裡也包含著欺騙。任小天爸爸許諾他,進入決賽就可以不再彈琴。當他進決賽後,爸爸又要求他拿冠軍。拿到冠軍又拿出音樂學院附中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都能通感任小天的崩潰。何止是練琴?學習、工作、買房、生育,這一路上家長、老闆、社會,個個都精通用胡蘿蔔牽著驢前進的法術。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電影裡有很多耳熟能詳的臺詞,黃渤起個頭,剩下的我敢說每個中國孩子都會背。比如:

我都是為你好,我還能害你嗎?

比賽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你自己。

你現在恨我,早晚有一天你會感謝我的!

……

每一句都聽得人血壓升高,就算沒有外星人,我都毫不懷疑任小天早晚有一天會受不了暴起反抗他爸。

是外星滾滾幫助任小天解開了對鋼琴的厭惡,它營造了夢幻般的大船,用星星拼出神蹟,讓孩子們聽到最美妙的音樂,然而這隻能是電影造的夢。爸爸最終允許小天自由生長的原因是差點失去他,沒了孩子要鋼琴有什麼用?現實中的投降多是家長認識到孩子真的不是這塊料。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我忘記了我學琴多久,總之在哭鬧、抗爭過無數次之後無果,大概離中考越來越近,而我的成績不斷下滑之後,我媽終於悲憤地放棄了。她的挫敗感應該比我更嚴重。她還沒意識到彈琴的另一個副作用:我的近視眼也是那個階段形成的。

那兩年留給我的遺產一是我從認識五線譜會和絃,到現在只能單手彈《花兒與少年》,學琴並不會像腳踏車、游泳一樣是終身本領,也並不會陶冶情操。

二是讓我思考中國家長為什麼對鋼琴有如此執念?在鋼琴早已退出西方中產家庭之後。

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鋼琴是富庶的象徵,鋼琴熱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初期,熱的是吉他,簡便又拉風,可以在大街上隨時揸琴吸引姑娘。西風東漸帶來了新的審美,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專輯賣得比任何一位歌星都好。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鋼琴之鄉鼓浪嶼就是臺胞帶起的風潮。鋼琴是人們在物質溫飽之後,意圖一窺中產生活甚至上流社會最便宜的門徑,鋼琴在很多家庭是作為昂貴擺設的,來客時讓孩子表演一曲也頗為有面。

那為什麼不學更難的小提琴,或是效果震撼的管風琴呢?鋼琴是不會樂理的人也能聽出個基礎好賴的樂器,小提琴初學像殺雞,一般家長的耐心都度不過殺雞期。鋼琴彈奏時身體起伏姿態優美、觀者陶醉。管風琴只有教堂才放得下,住城堡才配擁有。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

很多父母年輕裡家裡沒條件學特長,總想把自己的童年缺憾在孩子這裡彌補。黃渤演的爸爸就是,自己玩搖滾時也被他爸爸打,被老婆罵,一肚子人生不如意和宏圖想透過孩子找補。音樂是他的夢想,天文是孩子的夢想,孩子的夢想要為大人的夢想讓位,這是很多父母的潛意識。他們覺得小孩子懂什麼,又沒常性,需要大人引路。

任小天爸爸以為鋼琴能成為職業。他兒子熱愛的天文實際也是高大上職業,但在家長的眼裡就沒有鋼琴有奔頭。因為他們潛意識中認為搞科學不如搞文藝有前途,道路也更艱難。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這點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幾千萬人中才出一個郎朗,剩下的就是鋼琴老師和改行的。難道家長認識不到這條獨木橋之窄遠超清北嗎?我看過一個女明星敦促孩子練琴發火的影片,更是不解,演戲都比學琴容易,富人怎麼也把學琴當成理想而不是興趣呢?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國父母的鋼琴執念

是不是因為所有人都學了,覺得我孩子不學是異類呢?也許是東亞父母天生的焦慮感讓他們無法放過任何一波熱潮吧。

中國人喜歡說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的前提是父母認為自己英明正確,算無遺策,可是這個計適不適合呢?很多孩子用他們的未來證明了:被家長無視的特長反而會成為孩子的立身之本,家長總以為自己比孩子聰明,其實恰恰相反,至少孩子的眼光是當下的,家長的經驗是過時的。電影裡有外星滾滾拯救小男孩,現實中呢,只能是孩子用缺失的童年來暫時告慰父母的鋼琴夢。我希望焦慮而剛愎自用的中國父母陪孩子看完電影后不是一笑而過,而是正視一下孩子真正的願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