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2022-07-16由 summer林溪 發表于 母嬰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麼》時,我第一反應這位作者怕不是一位白蓮花,誰關心那些霸凌者在想什麼,不是更應該關心那些被欺負的人的心理狀態嗎?

可是我又特別好奇,源於曾刷到《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面嫌疑人父母的一句話: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一個20年去養一個殺人犯,我一直在想,到底在哪裡我把小孩教壞了?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是啊,我們辛辛苦苦把孩子帶到世界上,巴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給它,誰會想讓其成為霸凌者去欺負別的孩子呢?

帶著這樣的目的,我翻閱這本書,發現作者並不是為那些霸凌者辯解,而是想要透過發展心理學來關注霸凌者行為背後的原因,進而從根源處杜絕霸凌行為,共同營造沒有欺凌的環境。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嫌疑人的律師也是如此,他去了解嫌疑人的過往,就是想要看看是什麼原因促進其犯罪的,他認為

解決傷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後和預防

但事實上,很多人只關注善後,會大肆渲染霸凌行為的嚴重性,卻對霸凌行為的預防嗤之以鼻,認為那些霸凌者就是骨子裡壞,天生就攜帶罪惡基因。

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針對這個問題,書中列舉了兩個實驗很值得人思考:

一個是“波波玩偶實驗”,證明了攻擊性人格是後天習得的。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在實驗中,研究者把孩子分為3組,第一組孩子目睹一個成年人來遊戲室對波波玩偶拳打腳踢,第2組孩子看到的情形是大人在玩各種玩具,玩的很開心,並完全忽略旁邊波波玩偶的存在,第3組孩子沒有看到任何情形。

之後,孩子們逐一帶到另外一間房間,那裡擺放好了各種玩具,但沒有波波玩具,正當孩子要玩玩具的時候,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們不能碰這些玩具,因為它們都是為其他孩子準備的。

再後來,帶著這些有點不高興的孩子來到一個放置波波玩偶的玩具室,並觀察孩子的行為。

研究者發現,那些事先見識過攻擊性行為的孩子比那些不曾目睹波波玩偶被施以拳腳的孩子更喜歡對波波玩偶發起攻擊,以發洩他們不被允許玩之前那些玩具的不滿。

雖然這個實驗受到後人詬病,但事實上還是證明了,

攻擊性可是是一種後天習得的反應,也可以被孩子輕鬆學會並運用。

所以說孩子並非天生就會欺負人,他們似乎也不是因為某些基因的幫助才變得具有攻擊性,

只要在成長的環境中能定期觀察到攻擊性行為,就會知道對抗、攻擊、爭吵是處理憤怒和沮喪情緒的某種方式。

另一個實驗作者關於欺凌思維的實驗,運用“看圖話說”來分析霸凌者的心理狀態。

實驗開始,研究者先讓孩子們看著三幅畫 ,並且用文字把它們所認為的圖中發生的場景描述出來,越詳細越好: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2個月後,又讓這些孩子完成一份關於在小學時是否遭遇過欺凌經歷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要求它們按以下類別分類:

沒有任何欺凌經歷

欺負過別人,但從未被欺負過。

曾被欺負過,但從未欺負過別人

既欺負過別人,也被別人欺負過。

事後,研究者把這兩份結果進行對比,以此來分析:那些承認欺負過別人的孩子是否比那些曾經是受害者或者沒有任何欺凌經歷的孩子在“看圖說話”中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和暴力型。

在書中,作者給出了比較典型的回覆: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說實話,當我看到結果時真的很震驚,沒想到同樣一幅畫,有的孩子看到的是和和美美的場景,而有些孩子卻看到的都是罪惡的一面,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了。伴隨著驚嚇的同時我也對欺凌者的心理有了新的理解: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覺得周圍都是危險的元素,勢必會透過各種手段來保護自己。所以本書的作者才說到,對於這些被扭曲了感知的孩子而言,它們之所以欺負別人只是為了感覺更安全而已,欺凌行為對他們來說似乎成了一種防衛策略。

那這些欺凌者為什麼會有這樣危險的思維方式呢?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原來欺凌行為是後天習得的

作者在書中從發展心理學角度詳細分析了童年、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讓我們意識到欺凌行為並不是簡單的一種社交缺陷,而是與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著關聯性。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時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能夠倖免,想要天下無“欺”,勢必需要家庭、學校、社會這個鐵三角共同協助,而不僅僅是學校或者一個家庭的事情。

這本《欺負別的孩子時,他們在想什麼》很值得即將為人父母或者已為父母的人來看一看,因為書中講述兒童童年及家庭環境部分會對你有一個警示,讓你意識到你的某些錯誤言行或許會直接導致你的孩子成為霸凌者或者被欺負者,這樣有助於你時刻反省自己的養育行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