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語文五年級下:預習《跳水》課文原文,老師詳細講解知識點、重難點

2022-05-30由 豬小俠教案 發表于 母嬰

《跳水》課文原文

語文五年級下:預習《跳水》課文原文,老師詳細講解知識點、重難點

《跳水》預習知識點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敘述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一隻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杆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水手及時下水搶救,終於使孩子轉危為安。故事蘊涵著這樣的道理:事物是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我們要根據情況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果斷行為。

課文敘事清楚,情節緊張。按事情的發展變化,可以分四部分來理解,也可以根據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來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帆船上一隻猴子十分放肆。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起因。地點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天氣,水手們沒有工作負擔,心情也比較愉快,才有興趣拿船上的猴子取樂,這是人與猴子發生聯絡的客觀環境。“鑽來鑽去”、“模仿人的樣子”、“做出可笑的鬼臉”,寫出了猴子的活潑與聰明。“放肆”,是任性、一點也不受約束的意思,這是事情發生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用牙齒和爪子撕”,衝著孩子做鬼臉,這是猴子“更加放肆”的具體表現。猴子的放肆使孩子生氣了,於是他“嚇唬”、“大聲叫喊”。水手們笑起來是因為猴子速度快、動作滑稽。“哭笑不得”說明孩子被戲弄得生氣也不是,笑也笑不出來。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講孩子走上最高橫木,遇到生命危險。它是這篇文章的高潮。先寫猴子戲弄孩子,展示了事情的進一步發展。“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爬到了桅杆的頂端,它用後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那根橫木的一頭,然後坐在桅杆的頂端,扭著身子,齜牙咧嘴做著怪樣。”強調了孩子走上橫木的客觀原因。接著講走上橫木後,孩子和水手們的表情和行為變化。水手們先是“嚇呆了”,接著有人“嚇得大叫一聲”,這一方面說明水手們對孩子遇到生命危險的擔心和害怕,也側面反映出孩子已處於難以挽救的危險境地。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在這萬分緊張的時候,船長急中生智,意識到只有跳到海里才是唯一解救的辦法。於是果斷地用手中的槍逼迫孩子往海里跳。“跳到水裡,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進一步展示了父親的果斷,也說明了情況的危急。孩子的得救,主要是由於船長當機立斷,措施正確,同時也由於孩子及時明白了爸爸的意思,跳到了水裡;水手們在短短的四十秒裡就把他救上了甲板。孩子的得救,是幾個方面的條件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透過對船長在緊急關頭,果斷命令處於危險之中的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險為夷的描述,表現了船長急中生智,當機立斷處理問題的能力。告訴我們,遇事不能任性,要沉著冷靜,善於分析。

【作者介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列寧對他的評價是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高爾基對他的評價是“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