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創傷與依戀》—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2022-04-07由 楠悅讀 發表于 母嬰

本文字數7321,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創傷與依戀》。

作者喬恩·G。艾倫(Jon G。 Allen)美國貝勒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美國門寧格診所高階心理學家,美國海倫·瑪爾辛·帕利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席,主要從事心理治療、診斷諮詢、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學研究,專攻創傷相關疾病的治療和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應對創傷:理解中的希望》《應對抑鬱:從困境到希望》《創傷性關係和嚴重精神障礙》《心智化臨床實踐》等。

在過去20年裡,創傷一直是依戀研究者關注的中心問題。典型的依戀創傷包括童年虐待—辱罵和忽視,這可能對成長帶來長期的不利影響。對於治療師和來訪者而言,全方位瞭解依戀關係中的創傷至關重要。

本書作者喬恩·G。艾倫教授認為理解是創傷治療的核心,在依戀創傷治療中發展心智化可以幫助治療師理解來訪者的經歷,讓來訪者感到被理解,並學會在一段信任的關係中重建心理和情感聯結,這可以為經受痛苦體驗的來訪者提供安全感和安定感,從而使其建立受益一生的安全依戀關係。

為了豐富治療師和來訪者對依戀關係中創傷的理解,喬恩·G。艾倫教授在本書中對依戀和心智化進行了全面闡述,指出心智化是理解依戀關係發展的支點,提高心智化能力可以有效改善依戀安全和情感調節。

他總結了一系列與創傷有關的精神疾病,說明心智化治療這種獨特的治療方式是如何應用於治療依戀創傷的。此外,他還加入了神經生物學內容,指出依戀、正念和心智化之間的聯絡,幫助讀者理解依戀創傷的生理基礎,從而加深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1

依戀理論

作者說,一個成年人如果在成長早期遭遇不幸,那麼他在面對壓力的時候 ,會有更高的風險得精神疾病。也就是如果我們在童年遭受過父母的忽視,虐待種種的不幸,那麼在長大後面對壓力或者挫折時會增大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比如,抑鬱症、物質濫用、進食障礙、自殺等等。

而童年的遭遇會影響嬰兒對父母的信任,從而無法獲得心理和情感的聯結。只有學會在一段信任的關係中重建心理和情感聯結,才能為嬰兒提供安全感和安定感,從而使其建立受益一生的安全依戀關係。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面臨著兩個基本發展方面的挑戰:一,建立和維持互惠的、有意義的和個人滿意的人際關係,二,建立和保持一種連貫的、現實的、分化的、整合的、本質上積極的自我感知。這兩個最基本的發展方向——關聯感和自我界定的結合,為將人格發展、人格結構、精神病理學和治療機制等概念整合成一個統一的模型提供了全面的理論基礎。

因此,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依戀理論的概念。依戀理論有幾個基礎。第一,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除了受到極端的神經生物學損傷的情況,所有嬰兒都會與一個或多個照顧者(包括虐待和忽視的照顧者)形成依戀。第二,大部分嬰兒可以產生安全依戀。第三,嬰兒更容易同對自己需求敏感、反應及時的照顧者產生依戀關係。第四,安全的依戀對兒童的情緒、人際關係和認知能力有積極的影響。

1、安全依戀

什麼安全依戀呢?安全型的人傾向於把自己形容成一個容易和他人接近、樂觀且開朗的人。他們很少擔心被拋棄,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愛情關係是愉快、友好和相互信任的。

比如,當孩子跟媽媽之間緊密連結的時候,他們之間的溝通會沒有任何障礙。即使有的時候他是牙牙學語,有可能他說的話並不像成年人那麼有邏輯,但是媽媽總能猜出孩子在說什麼。這就是因為,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而這時候,母親也時刻能夠意識到孩子的需求。

也就是說,母親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舒適感。這種互動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建立起情感的紐帶,這種關係是健康的。反之,如果母親忽視孩子,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母親長時間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就會形成不安全依戀。

依戀關係很重要。《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這本書中說,孩子需要在跟父母的關係之中尋找人生的方向。我們知道當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是沒辦法跟你溝通,他就會把這些問題轉嫁給其他他信任的人。孩子如果跟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係,就不會因為被其他關係替代而導致方向錯位。

孩子跟父母之間,始終有著父母是孩子的嚮導、父母給予孩子正確方向的作用。一旦我們跟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不夠,會導致孩子莫名其妙求助同伴,或被其他東西奪取注意力,讓主要的依戀關係靠在了一些不靠譜的東西上,所以父母跟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是尤其重要的。

想象一個在操場上蹣跚學步的孩子:孩子在依戀中感到安全,跌跌撞撞地在操場上探索著,時不時回頭看看,與母親、父親、或姐姐取得聯絡。然後小孩摔倒了,擦傷了膝蓋,感到害怕,開始哭泣。是時候回到依戀的安全港來恢復安全感了。在得到充分的照顧和安慰後,孩子可以繼續玩耍——根據需要在探索行為和尋求照顧者之間迴圈往復。這是安全型依戀的表現。

作者說,一個被愛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一個得到照顧的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因此,具有安全依戀的兒童會表現出高水平的自尊。

其次,安全依戀的嬰兒對依戀充滿信心,在與母親短暫的分離中相對較少的感到痛苦;不那麼焦慮;喜歡與母親進行親密的身體接觸,更傾向於合作,也更順從母親的要求。他們更外向,與其他人相處更舒適,在玩耍和解決問題的任務中也更熱情,不容易受挫。

最後,安全依戀是情緒調節的支柱。就是說當孩子感到恐懼、飢餓哭泣的時候,如果母親能及時的做出反應,比如抱抱孩子,哄一鬨,那麼孩子的這種恐懼的情緒就會消失。

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與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形成安全型依戀呢?作者指出,父母需要做出反應敏感性行為。什麼是反應敏感性行為呢?就是照顧者要為孩子提供溫暖和關愛;對嬰兒訊號敏感,並能準確地解釋這些訊號,特別是對嬰兒的痛苦狀態能迅速、適當地做出反應;以一種合作和同步的方式積極參加和融入嬰兒的活動中。

2、不安全依戀

不安全依戀可以分為矛盾型、迴避型和紊亂型3種類型。相對應的成年人的依戀風格也可分為矛盾型、迴避型和紊亂型三大類。對於紊亂型依戀我們後面詳細說。

首先,矛盾型依戀。矛盾型依戀的嬰兒會把不安全感隱藏起來。他們無法進入安全圈,不願意離開安全港。矛盾一方面表現為對親近和舒適的渴望,另一方面表現為因未得到關心和舒適而產生對抗。

嬰兒有什麼表現呢?安斯沃思在烏干達研究中描述了一個嬰兒與母親的行為:“他一個勁兒地往母親懷裡鑽,一旦被放下,就會號啕大哭,直到再次被抱起。母親會抱著他直至他熟睡,但是輕輕一放他就會立刻醒來並哭泣。”

這些感到不安全的嬰兒焦慮地依偎著母親,他們不願意去探索,他們的母親未能提供安全基地。此外,這些嬰兒對母親懷有矛盾情緒,抗拒安慰:他們尋求與母親的接觸,然後憤怒地抗拒,例如,一會兒要求被抱起來,一會兒又推開。因此,這些矛盾型嬰兒雖然表現出強烈的痛苦,但難以被安撫。

那麼嬰兒為什麼會形成矛盾型依戀呢?安斯沃思認為矛盾型依戀的核心問題是依戀被高強度啟用,以及緩解依戀的需求受挫。這種受挫源於照顧者長期無反應或反應不一致。父母對他忽冷忽熱,他無法確定如何才能贏得父母的愛。憤怒的抗議可以被視為懲罰照顧者,作為一種策略來引起照顧者更多的反應。

那麼矛盾型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行為呢?矛盾型的人會迅速的建立一段親密關係,隨意的選擇伴侶。具有矛盾傾向的成年人,自幼與撫養者之間形成一種矛盾和缺乏穩定性的關係。這種型別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表現出一種深刻的焦慮感,既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又擔心伴侶不會迴應自己的愛,不會和自己在一起。

矛盾型的人覺得自己不被愛,也不值得被愛,弱小、無助。這種自我批評傾向也可能與對別人的批評敏感有關。為了克服這種消極的、自我批評的感受,你可能會不遺餘力地尋求認可,然而這隻會增強依賴性和軟弱感。

因此,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自尊也是不穩定的,取決於他人的反應性。遺憾的是,在童年時期,他們太渴望停靠在依戀的港灣,安全基地的缺乏阻礙了他們的探索,因此無法發展出勝任感和自力更生的感受,以及構建一種更為積極的自我內在工作模式。

其次,迴避型依戀。迴避型嬰兒在母親離開和返回房間時都表現地若無其事,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但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心跳次數、應激激素和皮質醇水平都呈升高趨勢,說明他們的壓力比較大。

迴避型嬰兒預期他們的依戀需求會被拒絕,因此停留在安全圈的外緣,陷入持續的探索,然而他們沒有安全型嬰兒那樣的自信和熱情。

長大之後迴避型的人無法發展出一種對他人的信任。對他們來說,保持獨立非常重要,對獨立的重視程度往往超過彼此間的親密。其實他們也希望與伴侶親密,但過度親密又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所以往往選擇與伴侶保持一定的距離。

他們通常拒絕承認自己的依戀需要,認為戀愛的失敗對生活影響不大,更專注於工作。在形容最重要的愛情關係時,他們談論最多的是情緒上的起伏、嫉妒和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那麼你可能會問這種不安全型依戀到底是天生的還是養育方式的問題呢?作者認為,依戀根植於照顧行為,而照顧行為根植於更廣泛的環境背景。如果環境是穩定的,同時照顧行為是穩定的,依戀就會穩定,無論安全與否。

另一方面,環境的變化對照顧行為的影響也會導致依戀的變化,比如,一個安全依戀嬰兒的母親離婚了,她必須找到全職工作,而且往往無法找到足夠的托兒服務。其次,穩定和變化的結合可以透過依戀關係的內在工作模式來理解,這些模式有助於穩定,但也可以根據新的經驗得到修改。

也就是說,依戀安全性是可以隨時改變的,我們可以進行人為的干預,因為環境的變化,父母的養育方式都可能會影響孩子。

2

依戀創傷

作者在書中用一章的內容為我們介紹了依戀創傷。什麼叫依戀創傷?這個術語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發生在依戀關係中的創傷,二是指這種創傷對發展和維持安全依戀關係的能力產生的長期不利影響。簡言之,深層的不信任是依戀創傷的一個主要表現。不信任感會破壞關係,而創傷正是在這種關係中產生的。

彼得·福納吉和瑪麗·塔吉特提到了早期生活中的依戀創傷所帶來的雙重不利因素:第一,這種創傷引發強烈的情緒痛苦;第二,它破壞了對所引起的痛苦情緒的調節能力的發展。

依戀創傷不僅會帶給我們矛盾型、迴避型依戀,還會帶給我們紊亂型依戀。我們知道,安全依戀為情緒調節提供了基礎,紊亂型依戀會破壞依戀安全性,阻礙個體對痛苦情緒的應對方式的發展。此外,依戀創傷也會使心智化的發展受損。

1、紊亂型依戀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安全型依戀、矛盾-對抗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之間的基本區別能夠有力地預測早期的功能,它們也有相對應的成人期模式,在依戀的代際傳遞中起重要作用。雖然大多數嬰兒很容易被歸入三種依戀型別中的一種,但也有一些不能。對這些無法歸類的嬰兒的反覆觀察,這本書創造了一個新的類別——紊亂型,然後他們發現了創傷在紊亂型依戀中的複雜作用。

作者提到了解離這個概念。什麼叫解離呢?你可以把解離看作應對焦慮和恐懼的一種自我保護和防禦方式。相對應的聯結是指把事物聯絡在一起,解離則是指把事物分開。

紊亂型有什麼影響呢?紊亂的孩子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也不能依靠他人的幫助。比如,他們會透過嚴厲地命令、言語威脅、身體攻擊和羞辱父母來管理關係。作者把做出這種行為的孩子叫做控制—懲罰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紊亂型依戀的關係呢?作者說,紊亂型依戀與早期的創傷有關,比如,虐待和忽視。

大量研究表明,高危人群中,例如母親沉溺於酒精或藥物的嬰兒中有43%出現紊亂和遭受虐待的兒童中,估計在48%~77%之間的發生率明顯較高。

有三種早期虐待形式與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紊亂行為有關:身體虐待(例如頻繁而用力的打屁股,以及父母爆發憤怒導致的嚴重傷害,如香菸燙傷)、心理上的不可及(例如父母無反應、被動拒絕、退縮或疏遠)和忽視(未能提供健康或身體護理,或未能保護兒童遠離家裡的危險)。顯然,虐待對嬰兒來說是可怕的,會將嬰兒置於一個無解的兩難境地:需要但又害怕情感上的親密。

畢比的研究最直接地表明,引發這些紊亂依戀的前兆(不管是否涉及直接的虐待)的關鍵在於,當嬰兒處於情緒痛苦之中時,父母缺乏心理上的調諧。這種調諧的缺乏可以被描述為正念注意和父母心智化的缺失,這些是嬰兒最需要的。結果是,嬰兒無法從他人那裡獲得安慰,也無法自我安慰。

2、代際傳遞

作者認為,這種紊亂型的依戀會代際傳遞給孩子,比如,安全依戀的嬰兒很可能有安全-自主的父母;矛盾-對抗的嬰兒很可能有糾纏型的父母;迴避的嬰兒很可能有輕蔑型的父母。

也就是說,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嬰兒,這就像是身體中的基因是祖先們一代一代傳遞而來的,如果一個物種的基因一直不發生改變,那麼我們的體貌特徵和行為方式就會像老祖先一樣,也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作者在書中說,具有安全依戀的父母能夠憑藉其對依戀史的心智化能力,在成人依戀訪談中提供連貫的敘述;這些父母與他們的嬰兒進行心智化的互動;憑藉著父母對其想法進行抱持,嬰兒得以安全地依戀;並且,隨著他們的心智化互動經驗的增長,嬰兒成長為具有堅實的心智化能力的兒童。心智化促生心智化。

紊亂依戀的父母會表現出心智化能力受損和條理性問題;由於在面對嬰兒的痛苦時會再次體驗創傷,他們對嬰兒進行心智化的能力受損;同時可以想象,當嬰兒處於痛苦中時,在讓人害怕的互動中,他們的想法不能得到抱持,他們從而表現出紊亂的依戀。由於父母的心智化失敗,嬰兒在情緒痛苦時沒有學會心智化;結果是,他們成長為心智化能力受損的兒童。

所以,母親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如果你是一個紊亂型的母親,那麼你的孩子很可能也會成為紊亂型的孩子。

3

如何避免不安全依戀的形成

前面我們說了,不安全依戀可能會讓我們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比如抑鬱症、自殺等。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患上與創傷有關的精神疾病呢?作者在書中給了我們答案。

1、正念

什麼是正念?正念是專注於當下的體驗。正念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分別是專注於當下的體驗,並培養對體驗非批判性和接納的態度,即使它在情感上是痛苦的。

正念的核心是純粹的注意,也就是說,注意你的感知或感受,而不做思考或判斷。因此,書中認為正念是調節注意焦點的一種技巧,即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警覺。正念不僅需要持續專注的技巧(例如努力專注於你的呼吸),還需要在發現自己失去正念時靈活地轉移注意力。

比如,對一朵花、你的呼吸或者洗碗的過程正念。因為當下的體驗還包括你頭腦中正在發生的事情(所想、所感),所以你也可以對你的心智正念。通常,正念練習不僅可以培養你對自己心理狀態的覺察,還可以擴充套件至對他人心理狀態的覺察——你可以對別人和你自己的心理狀態正念。而且正念對藥物成癮、吸菸、飲食紊亂有著良好的療效。

經歷過創傷的人傾向於迴避創傷性情境,從而遮蔽與創傷記憶有關的痛苦感受、影象和感覺。迴避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診斷核心,部分原因在於迴避會讓你一直無法擺脫困境。

書中有效地區分了情境性迴避和經驗性迴避。情境性迴避是直截了當的,經驗性迴避要複雜得多:當一個人不願意與特定的個人經歷(如身體感覺、情緒、想法、記憶、行為傾向)保持聯絡,並採取措施改變這些事件發生的形式或頻率,以及引發這些事件的情境時,經驗性迴避就出現了。

因此,在陷入經驗性迴避時,你可能會努力避免回憶、想象、思考或談論創傷性經歷,從而避免與之相關的痛苦感受。然而,迴避特定的情形是一回事,迴避自己的想法卻是另一回事。

對心理過程的研究表明,經驗性迴避往往適得其反:為了避免那些不想思考的事情出現在腦海中,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但奇怪的是,你的警惕反而會讓那些想要回避的想法、感受和記憶留在你的腦海中。

進行情境和經驗性迴避完全是自然而然、情有可原的;沒有比逃離痛苦更強的獎賞了。迴避當然可以讓你遠離疼痛,不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遠離。迴避情緒痛苦會讓你無法直面問題並處理問題;在最壞的情況下(如創傷後應激障礙),你會生活在對自己心靈的恐懼中。它還會限制你過上自由的生活。

因此,正念練習的一個主要目標是透過經驗性接納來對抗經驗性迴避,也就是說,不管你的想法、感受和感覺多麼令人痛苦,都要敞開心扉接受它們。

2、心智化

什麼是心智化?心智化不僅需要有意識地留意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還包括對與心理狀態相關的行為進行更復雜的解讀。

當它指向對他人心理狀態的覺察時,心智化包括外部和內部兩個層面。在外部,你可以看到一個愁眉不展的面部表情或隱約可見的姿勢;你也可以從外部推斷出內心的狀態,比如憤怒、批判或敵對的想法。外顯心智化和內隱心智化一起組成了這個術語的核心部分。

外顯心智化最容易理解,因為它是一個更加有意識的過程,是你刻意去做的事情,而且常常需要付出努力。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使用語言進行外顯心智化。

當你說出一種感受或你頭腦中發生的任何其他事情時,你就在進行外顯心智化。比如“我很生氣”“我想喝一杯”“我在想象法國裡維埃拉的海灘”。

再比如,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突然感到焦慮,你會很自然地試圖找出原因,這個時候你就是在心智化。如果你和一個朋友坐在一家咖啡店裡時,他突然無緣無故地大笑起來,你會奇怪於他為什麼會這樣,問他:“有什麼好笑的?”此時你就是在心智化,而當你的朋友解釋自己時,他也在心智化。

而內隱心智化是一個相對自動、輕鬆、無意識的過程,就像開車一樣,學會了之後,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不需要思考。

比如,在談話中輪流發言,或者在解釋某事時考慮到對方的背景資訊。然而,內隱心智化更多與我們的情緒相關。我們自然地在情緒上對彼此產生共鳴,而不必刻意去想它。

那麼我們怎麼透過心智化來避免創傷造成的傷害呢?其實心智化是一系列心理的活動,包括共情、觀察覺醒自我、內觀、元認知、讀心、社會認知等等。當你焦慮時,你要識別你的焦慮,對自己或者他人感同身受,努力去理解對方。

心智化使孩子能夠構想他人的信念、感受、態度、慾望、希望、知識、想象力、偽裝、計劃等。在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解讀、預測的同時,他們也能靈活地從多種自我-他人表徵中啟用最適合於特定人際環境的表徵。探索他人行為的意義與孩子為自己的經歷貼上標籤並賦予意義的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絡。這種能力可能同時對情緒調節、衝動控制、自我監控和對自主性的體驗產生重要影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