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2022-03-18由 老師分享專欄 發表于 母嬰

都說,現在的父母像神農嘗百草一樣嚐遍各種焦慮,然後共創了一份崩潰指南。

1

前陣子被領導強行留下加班

這已經是本月第六次加班了

電腦崩潰PPT沒儲存

重新做完,邁著重重的的步伐,

走出公司

地鐵已經停運,

獨自走在萬家燈火的北京

眼淚控制不住的直流……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這世上本沒有996

加班的多了便有了996

不僅如此,還有了711、007

2

回到家,看見老婆在門口等著,

還沒等我說話。

老婆就傳達了銀行、醫院、學校……的指示,

只差把賬單拿出來了

我想靜靜啊……

老婆我有點餓了(用理由躲避過去)

翻箱倒櫃找到塊麵條煮了,

倒在碗裡才發現有條小蟲子。

很平靜的把麵條倒了,洗了鍋,洗了碗。

蹲下去把鍋放好一瞬間,眼淚不爭氣的掉了。

一地雞毛的生活啊……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3

長舒一口氣,終於到週末了

在睡夢中和朋友一起擼串啤酒

睡醒後,一看手機,“要死了、要死了”

老師打電話說孩子沒去上課

領導讓週一之前上交上個季度的報表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床上彈起

為自己多睡這兩個小時羞愧啊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4

來北京八年了

年輕時候的我,

總想著為領匯出力,為老婆馬首是瞻。

很少考慮爸媽的要求……

“兒子,我們想去北京一趟,

你什麼時候來接我們啊“

“爸媽,我這段時間比較忙,

等過了這段時間,我去接你們哈”

“兒子,你先忙你的哈,

再忙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啊,別太累”

爸爸最後也沒有來過北京,

實現天安門城樓拍照的願望。

爸爸去世的那天,我哭得不成樣子,

狂抽自己耳光。

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多陪陪媽媽。

但現在老媽讓我給她掛號,我一直拖著沒辦。

我真是不孝的兒子。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5

下午去接孩子放學

小志媽媽攔著我一篇”長篇大論”

“你家孩子XXXXXX,

再有這種情況,我們就報告學校領導了”

“我們家這個熊孩子真是要做小霸王,

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收拾他”

”每次來學校都要被其他孩子當面指責,

孩子,你什麼時候可以乖一點啊”。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最後給大家講個故事。

他是貴州大山裡的一個孩子,從小爸媽就告訴他:“

好好讀書才能走出大山,才能不當一輩子農民

”所以他必須成績好,他們能去的學校,我也能去。他們去不了的,我也要去。

填志願時他報了北京師範大學,長這麼大沒怎麼出過大山,他想去首都看看。

走的那天,奶奶把他叫過去,顫顫巍巍的從櫃子裡拿出一個深色大襖,從棉襖裡拿出一個塑膠袋,裡面有5塊的、10塊的、1塊……整整“50塊9毛”,奶奶把攢了半年的錢都給了他。

娃兒,既然走出去了,一定不要再回來啊。

6

現在的生活只要有個“風吹草動”

都會感到焦慮

不是因為他不夠有膽魄

而是真的真的窮怕了……

2022了我們應該清楚,其實中年人的崩潰比孩子更容易

寫在最後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真實又殘酷。我們想說: 這個世界一邊焦慮一邊又努力生活的人,你們值得我們敬佩,因為你們為了家庭,為了愛人承受了太多太多。現在讓我們為你們做一些事情吧。我們常常擔心孩子崩潰,覺得孩子的情緒起起伏伏,其實,中年人比孩子更容易崩潰,只是我們會把情緒隱藏和偽裝,把焦慮放在心底。

長期以來,孩子和老人一直是社會的主要關注物件,但是,還有這樣一個群體——家長,同樣需要被關心、被照顧,他們需要休息,需要有自己的休息日!

“家長家”呼籲:

每年的6月9日作為家長休息日——一個屬於中國家長自己的節日

。透過這樣一個民間自發的節日,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家長群體,給他們多一些理解、尊重、愛護和體貼。

在“家長休息日”這一天,每個家長都是我們的主角。我們不再只關注於孩子和老人,不再只忙碌於工作和家務,關愛家長自身的感受是我們這一天應有的共識,“家長家”將幫助你釋放焦慮、克服焦慮,希望能夠用微弱的光,給三億家長一個溫暖的擁抱。

宣告: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路,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