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手術檯上,這個小孩兒不曾開口,卻令無數人動容

2022-03-08由 麻醉MedicalGroup 發表于 母嬰

週一,一臺週五已經通知好的小兒麻醉正式開始了。

手術檯上,這個小孩兒不曾開口,卻令無數人動容

小孩兒進入手術間之前,負責術前訪視的同事告訴負責麻醉的劉醫生:這個小孩兒智力有一點問題,讓劉醫生注意一點。至於要注意什麼,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注意點。

【知識點】術前訪視,是麻醉工作的一部分。通常情況,負責麻醉的醫師在術前一天到病房檢視患者情況,並針對病歷中的各種檢查結果制定完善的麻醉方案。手術量特別多的醫院,麻醉科也可能派一個人完成所有的術前訪視工作。

瞭解到患者是一個小兒,並且智力有問題,劉醫生特地仔仔細細捋順了一下麻醉方案,生怕麻醉方式或者麻醉藥對小患者的智力產生影響。哪怕是可能會有影響的,也都要儘量避免。

由於小患者做扁桃體手術,只能選擇全麻方案。因此,只能在具體用藥以及麻醉環節把控上做努力。

這臺手術,可謂細緻到每一點:

麻醉前,讓小孩兒母親抱著孩子進入手術室的大門裡面。大門裡面,是一個緩衝帶,再過一道門就進入手術室的走廊。而就在入口附近的第一個手術間,就安排了這臺手術;

手術檯上,這個小孩兒不曾開口,卻令無數人動容

準備麻醉時,劉醫生再次確認麻醉機可以正常工作。並且,尤其檢查了手控呼吸效能的完全正常。為了儘快解除可能發生的舌後墜導致的呼吸道梗阻,特意準備了口咽通氣道、可視插管等裝置。麻醉過程中可能用到的麻醉藥,也準備得一應俱全;

進行麻醉時,劉醫生手裡拿著一貫麻醉藥和護士一起來到了孩子身邊。護士也是相當有經驗,立刻扮演起了可愛的小姐姐,並用各種辦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劉醫生這邊,則趁機在早已打好的靜脈點滴裡推了一些藥。

幾秒鐘後,孩子的頭歪向了一邊。

見此情形,剛才還在逗孩子的護士瞬間化作大力士,一把抱起孩子就跑回了手術間。

將孩子放在床上後,大家各司其職:有的給孩子接上血氧探頭等監測裝置,有的給孩子解開釦子,劉醫生則第一時間給孩子扣好了面罩並用手立即為孩子提供氧氣。那個場面,就像是一場搶救現場。

是啊,孩子不同大人。大人可以幾分鐘不吸氧,但孩子幾十秒不吸氧就會發生嚴重的低氧血癥。因為,孩子的體重太小,根本談不上有多少儲備。

當第一口氧氣順利被捏入孩子的肺部之後,劉醫生長舒了一口氣。這樣的孩子,他更不敢讓孩子缺氧了。

當確認孩子通氣沒有問題之後,劉醫生讓大家先別慌,一步一步來。

劉醫生讓同事幫他給孩子推了一些肌松藥、鎮痛藥之後,劉醫生順利為孩子進行了氣管插管。

直到監護儀上出現規則的呼氣末二氧化碳波形後,劉醫生又不放心地用聽診器仔細聽診了孩子的每個肺區,這才放心地固定導管和調整呼吸引數。

為了儘可能減少麻醉藥進入孩子體內的量,劉醫生催促外科醫生加快所有不重要的操作步驟,如消毒鋪巾。

手術檯上,這個小孩兒不曾開口,卻令無數人動容

手術進行到後半程的時候,劉醫生讓外科醫生及時告知手術的程序,以便準確掌控麻醉。

手術結束3分鐘後,孩子的呼吸回來了。

又過了幾分鐘,孩子的眼睛睜開了。

見此情況,圍在周圍的同事幾乎都要鼓掌慶祝了。

趁孩子還未完全清醒,劉醫生抓緊拔管之前的準備工作,如吸痰以及準備拔管後的呼吸控制工具。

看到腦電監測數值明確提醒孩子的意識已經完全恢復之後,劉醫生小心地拔除了氣管導管。

拔除導管後,孩子發出來一聲低沉的聲音。那聲音,似呻吟又似呼喊。總之,不像正常孩子那般哭喊。

【知識點】成年人甦醒後,麻醉醫生通常都擔心患者會哭喊。但孩子甦醒則不一樣,麻醉醫生喜歡孩子哭喊。哭得越兇,說明孩子甦醒得更好、呼吸越沒有問題。這就像新生兒出生一樣,孩子發出的哭聲越響亮越好。

此時,大家才回憶起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個孩子似乎一直就沒那麼哭過。

手術檯上,這個小孩兒不曾開口,卻令無數人動容

結合孩子智力有問題的病史,大家各種猜測:有的說,孩子可能表達能力不行;有的說,孩子智力不行可能感情也不豐富;有的說,這樣的孩子不知道害怕,當然不會哭……。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這時,護士長突然爆料:孩子平時不和媽媽一起生活!僱了一個阿姨,全天候照看孩子三年了。

聽到這話,大家簡直難以置信。因為,孩子也才剛剛三歲多一點兒而已,這個媽媽就捨得把孩子讓別人常年帶?

這裡必須解釋清楚的是,全天候指的是24小時。這就意味著,孩子充其量能見到媽媽幾次,根本不可能得到媽媽的照顧、愛撫以及陪伴。

剛剛醒來的孩子,伸手抓向護士的胳膊。那情景,似乎是孩子的求救,無聲的求救。不會哭,也許他以後也不會哭。世上,怎麼有這麼狠心的媽媽!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