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荒廢學業、失眠抑鬱,沉迷網路的危害還不止這些……

2022-03-05由 靜安醫院 發表于 母嬰

默默關注

“豎屏聊天和直播,橫屏王者加吃雞”。短短14個字基本涵蓋了不少人使用智慧手機休閒娛樂時的狀態。而對於未成年人和部分成年人來講,橫屏玩遊戲基本成了他們使用手機娛樂時的全部。近年來,沉迷網路的危害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整天玩遊戲不再是未成年人的“專利”,受其困擾的人群也從未成年人家長延伸到一些成年人的家庭成員。

荒廢學業、失眠抑鬱,沉迷網路的危害還不止這些……

網遊佔據空閒時間

“他可以把門反鎖在房間裡整夜玩網遊,後來發展到不給手機就不去上學。”家住天津市薊州區的劉女士如此描述自己的兒子。

劉女士的兒子今年讀初二,自從迷上了某款網遊,便一發不可收拾。“放假在家時,他更是變本加厲。”劉女士說,其實兒子也知道自我反省,但就是控制不住。

沉迷網遊的人不僅將大把時間花在玩網遊上,甚至為了玩網遊撒謊。

“他有一千零一個要手機的理由。”劉女士告訴記者,“他有時候會說是需要用手機查單詞,我要是不給他怕耽誤學習,也怕冤枉了孩子。可一旦給他了,我一轉身他就拿去玩網遊了。除非我一直盯著,連轉個身都不行。”

劉女士說,有時候孩子說想玩10分鐘放鬆一下,可最後往往是睜眼說瞎話。

“我曾對孩子說過不需要撒謊,玩了就是玩了,也不會打你,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習慣撒謊。”劉女士說。

家長行為影響孩子

據《青少年成癮行為調研報告》披露,在玩網遊的時間上,留守兒童要高於非留守兒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時”以及“每天玩6小時以上”這兩個時間段,留守兒童的比例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

非留守兒童“每天玩4—5小時”的比例為8。8%,留守兒童則達到18。8%。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陪伴,從遊戲的世界中尋找滿足與快樂成了他們的一個選擇。家庭關愛、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沉迷網遊的一個原因。

劉女士說,孩子父親曾是街機的狂熱愛好者,孩子接觸網遊甚至迷戀網遊與此有關。她與孩子父親都是自由職業者,陪孩子的時間很多,但孩子還是迷上了遊戲。

劉女士對記者說:“現在的網遊種類繁多、娛樂性強,對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一個網遊玩夠了,還有各種各樣的網遊等著。”

劉女士也嘗試過很多讓孩子遠離網遊的辦法,做約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等,軟硬皆施,但效果甚微。“有一次我很生氣,就把孩子的遊戲裝置摔了,雖然這樣不理智,但在沒了遊戲裝置後,孩子確實有所好轉。”劉女士說。

一般沉迷並非成癮

沉迷遊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然而,一般沉迷於網路遊戲與網路成癮還有著不小的區別。

荒廢學業、失眠抑鬱,沉迷網路的危害還不止這些……

遊戲成癮9項診斷標準包括:

1。完全專注遊戲;

2。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即使瞭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時間;

8。透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

據世界衛生組織披露的資訊,確診“遊戲成癮”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縮短。上述的9項診斷標準,一般要滿足其中5項,才可考慮後續判斷。

由此可見,沉迷遊戲並不等於遊戲成癮,但這種現象已然不容忽視。

網際網路是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讓很多人沉迷於此,他們在網際網路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卻並沒有什麼收穫,白白浪費了時間,我們不應該把時間荒廢在一些沒有用的事情上,應該學會利用網際網路,從中獲取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被網際網路所控制!

荒廢學業、失眠抑鬱,沉迷網路的危害還不止這些……

小靜提示:青少年沉溺網路遊戲,已被世界衛組織(WHO)歸入精神疾病的範疇,因此僅靠單純的說教讓他們遠離網路是行不通的。瀋陽靜安國際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專家從青少年心理精神的根源出發,糾正青少年逆反性格和逃避現實的心理,不體罰、不強制,讓青少年網癮患者豐富內心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配合規範治療,快速戒網癮、斷心癮、防復發,迴歸正常工作生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