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運動可治療幼兒孤獨症?一項全新幹預專案在京啟動

2022-02-18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母嬰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兒童孤獨症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病率長期居高不下。根據美國最新資料顯示,每44名孩子中就有1名孤獨症兒童。近日,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發育營養組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張霆研究員牽頭在國內率先啟動一項運動干預的新研究,透過制定個性化的幼兒籃球運動訓練課程,探索為學齡前階段的孤獨症兒童康復治療提供一種簡便、易行、安全的健康干預手段。

記者從首都兒科研究所瞭解到,為探索運動干預對學齡前孤獨症兒童社交能力等多維度生長髮育指標的改善效果及可能的機制,近日,張霆牽頭在國內率先啟動“結構化運動干預對學齡前孤獨症兒童多維度生長髮育指標的改善效果及相關病情改善的可能機制”研究。

據介紹,目前,孤獨症傳統干預療法主要有應用行為分析療法和早期介入丹佛模式等康復療法以及藥物療法。雖然孤獨症的干預方法很多,但療效大多缺乏系統的循證醫學的證據,尚無最優治療方案。而藥物治療既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也缺乏治療核心症狀的特異性藥物。

兒童運動干預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段,結構化運動是指根據兒童發展水平而制定的有教學目的,且有成人指導和組織的運動方式,運動型別一般包括籃球、足球、舞蹈和游泳等。其中,幼兒籃球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能發展水平,結合籃球運動基本理論和技術而形成的一種幼兒體育運動形式。

該活動自2005年起步,透過科學的實驗論證後,率先在浙江省幼兒園的正常發育兒童中進行大面積成功推廣,在培養幼兒社交能力、團隊協作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礎上,幼兒籃球有望為學齡前階段的孤獨症兒童康復治療提供一種簡便、易行、安全的健康干預手段。

該干預專案透過為學齡前孤獨症兒童制定個性化的幼兒籃球運動訓練課程,由培訓合格的孤獨症康復師來擔任幼兒籃球運動訓練師,旨在以幼兒籃球為專項主題的結構化運動干預對孤獨症兒童社交能力、體格發育、運動能力和睡眠等多維度健康發育指標的改善目標進行干預和系統評估,並探索相關病情改善的可能機制。

作為一項非藥物干預性研究,專案實施過程中,將按照年齡、性別和孤獨症嚴重程度匹配原則,分為運動干預組和對照組。其中干預組除接受常規行為療法外,額外進行12周(每天1次,每次干預45分鐘,每週干預5天)的幼兒籃球運動干預。透過集體的幼兒籃球的干預方式,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社交、協調性、靈敏性、技巧性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和反應能力。

該研究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發育程式設計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研究內容,專案為期3年。專案方案制定過程中,來自兒科、兒童保健、幼兒運動以及兒童精神衛生等領域的多名專家對專案工作給予大力支援和積極的肯定。透過幼兒籃球的訓練與指導來推動孤獨症兒童的積極的干預模式,這在國內具有安全、合理的科技創新理論基礎。該專案的牽頭單位是首都兒科研究所,技術合作單位為浙江省幼兒體育協會,同時,專案也得到全國婦幼健康研究會的指導。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柳寶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