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2022-02-14由 思呈說教育 發表于 母嬰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父母”這個詞,有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責任,但是更多的人只是把它當做一個角色而已,對於成年人來講,有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變成了父母,這是婚姻和家庭的附帶屬性,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更多的是責任,是影響和決定孩子未來的“重要他人”。

如今依然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從來都不去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並不曾去反思如何讓孩子更好的成長,管教孩子全憑想當然,這就很容易衍生出很多錯誤的行為,而在這些行為當中,對孩子傷害很大,卻又有很多父母都在做,那就是以暴力來恐嚇和威脅。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在生活當中,恐嚇孩子的場景比比皆是:

“我數三聲,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1、2、3……”

“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聽話、不服從、不……),我就(用暴力的方式威脅)!

這樣被罵、被恐嚇、被威脅的語句,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由此而帶來的恐懼,伴隨著很多人成長的過程,甚至成為一生的陰影,很多人在小時候經歷過這種恐懼之後,曾暗暗發誓自己成為父母之後,絕對不會這樣去對待自己的孩子,但是當有一天自己真正的為人父母,卻又忍不住會用同樣的方式,因為,這樣的恐嚇對於管教幼年的孩子真的很有效,所以暴力的控制方式,就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但是這樣的威脅和恐嚇,對於孩子而言,會在孩子的內心,造成非常嚴重的創傷,對父母你真的知道嗎?

威脅恐嚇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1、會讓孩子變得異常敏感。

當人的大腦在感知到危險時,就會調動身體進入“反擊或逃跑”模式,身體收到訊號後,就會表現出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急促,冷汗直流,等一系列的反應,隨著大量壓力荷爾蒙的分泌,促使你精神亢奮,應付危險,這些反應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經常暴力的威脅和恐嚇,讓孩子經常處於這種恐懼緊張的應激反應下,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把孩子變得敏感、焦慮、恐慌,安全感極度匱乏,做任何事情都瞻前顧後,很難有出色的表現。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2、容易讓孩子情緒失控。

的大腦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腦”主要掌控著人的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而“下層腦”主要掌控著人的情緒反應、表達等,所以“上層腦”一般也被稱為“理智腦”,而“下層腦”一般被稱為“情緒腦”,經常被嚇唬的孩子,大腦就會長期處於情緒腦的掌控下,很難擁有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而持續被某些負面情緒所困擾,比如焦慮、恐懼等,而孩子又不知道如何來調節情緒,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於是就經常會出現暴力的表現方式,比如打人、哭鬧、尖叫等失控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暴力的家庭更容易養出失控孩子的原因。

其實很多家長在打孩子的時候,就是自己的理智腦停止工作,被情緒腦控制的狀態。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有些家長總是會說,孩子不聽話,我才會去嚇唬他,打罵他,如果他一開始就乖乖的,怎麼可能這樣做呢?確實,現在的社會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很多家長每天要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瑣碎事,回到家中時,已經身心俱疲,而孩子卻做出許多讓自己不順心的事情,脾氣不好的人,難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

而用暴力的恐嚇和威脅,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很多孩子被家長嚇唬一通控,我會在瞬間表現的很聽話,於是有些家長就會覺得這個方法很管用,經常拿出來用一用,物質卻會給孩子內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聰明的家長,應該懂得對孩子用合理的方法去引導,而不是恐嚇和威脅孩子,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長大。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父母如何做才能避免暴力的恐嚇方式?

1、適當地向孩子示弱。

很多時候,經歷了一天的繁忙工作之後,很多人回到家感覺到很累,就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做出了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或者是提了一些無理的要求,一些家長,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瞬間被情緒腦掌控,衝著孩子大吼大叫,甚至用打罵和威脅的方式,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平和的方式去跟孩子交流。

孩子小的時候往往都很依賴父母,尤其是對於一些上班比較忙的父母,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如果你經常使用恐嚇和威脅的方式來喝止孩子,很容易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導致親子關係疏遠,其實你可以用溫和的方式向孩子陳述,表明自己很累了,需要先休息一下,當你向孩子示弱的時候,既不會嚇到孩子,還會讓孩子學會體諒你。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2、去陳述事實而不是發脾氣。

很多家長總會陷入一種惡性迴圈:孩子犯錯誤,衝孩子發脾氣,孩子不改正,繼續衝孩子發脾氣,其實發脾氣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在了哪裡,如何去改正,所以孩子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家長一定要記住,管教孩子不是為了讓孩子害怕,而是讓孩子懂得哪些是錯的,不可以做,哪些是對的,可以經常去做,逐漸幫孩子樹立起恰當的是非觀念。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聰明的家長先不要去衝孩子發脾氣,而是直接陳述出孩子的錯誤行為,比如說“寶貝,翻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別人會不開心,所以下次不要再這樣做了,可以嗎?”。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3、多使用擬人化的語言。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習慣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訓斥孩子,比如孩子出門忘了帶水杯,很多家長就會兇巴巴的對孩子說:“你說過多少次了?怎麼就是不長記性?”這樣的方式除了讓孩子害怕和反感以外,起不到任何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作用,你們的家長可以使用擬人化的語言,比如說,寶貝,你把水杯獨自留在家裡,它會非常想你的哦,這樣風趣的語言,反而會讓孩子很容易記住,也不會讓孩子害怕和反感。

4、就事論事,不要人身攻擊。

有些家長在氣頭上的時候,往往會口不擇言,從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變成了對孩子的人身攻擊,多了很多傷害孩子自尊的話,這種攻擊性的語言,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心裡承受能力比較弱的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刀子嘴豆腐心”,所有的語言攻擊,都會像刀子一樣在孩子的心靈深處,刻下深深的傷痕,所以無論多麼生氣,一定要記住,就事論事,不能上升到人身攻擊。

威脅和恐嚇式的管教,只會傷害孩子心靈,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正面積極的引導,才會逐漸的從脆弱變得堅強,而如果經常對孩子是有暴力的威脅和恐嚇,那樣不光會嚇到孩子,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很容易讓孩子的性格發展受到影響,變得情緒化,極端化,所以,做一個負責任的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保護好孩子脆弱的心靈。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