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2021-12-28由 現代教育報 發表于 母嬰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近期的一檔《主持人大賽》節目,選手們作為主持人的表達,被諸多網友贊為“張口就是滿分作文”。他們之間的PK,也被人稱為“神仙打架”!

最近由噹噹和艾瑞諮詢公司聯合釋出“2019家長的成長焦慮白皮書”,調查顯示,

有88%的家長最關注的是孩子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他們期望孩子能言善辯會社交。

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也是望子成龍,從小給孩子報口才輔導班;一些家長也想讓孩子擁有好的表達能力,但覺得孩子性格內向,不知如何引導;一些家長覺得孩子也沒少看書,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孩子就是嘴拙,屬於“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還有家長覺得無所謂,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是首位的。

良好的表達

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意義?

除了報班

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心理分析

孩子沉默寡言或是怕說錯

彭博(著有《好口才伴我成長》)

:有些家長認為,學習如何表達與我們無關,應該是政治家、演說家、領導者去重視的,我們只要懂得日常交流即可。古人云:“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尺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每個人都要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與他人溝通交流必不可少,想讓對方接受你的想法、建議,那麼,我們就要懂得口語表達。

我曾接觸過這樣一個叫涵涵的小朋友。他在學校裡不怎麼和其他同學交往,而且膽子比較小,有時候明明作業寫得很好,可是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卻由於緊張時常出錯。我跟涵涵單獨聊天時,一開始他很緊張,不怎麼說話。後來我們聊到喜歡看的書,他才漸漸打開了話匣子。因為感興趣,緊張感就會消除,表達也趨於正常。所以,涵涵不是不會表達,而是心態的問題。

一個人“沉默寡言”與其現有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很多家長和孩子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學習成績上面,忽視了對口語表達這種能力的培養。孩子們一頭扎進題海里,忽視了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導致孩子不愛與人交流,更不敢當眾講話。

這是一個需要表現力的社會,提升表達能力,能夠提升人格魅力,好的口才可以成就一段不凡的人生。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名師支招

表達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體現

楊毅(北京市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副校長)

:其實,表達能力不是單一的能力,而是綜合素質的體現。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都密切相關。它們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我們會發現“口才”好的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也不錯;卻不能就此認為是因為“口才好”,才會各方面都好。單一的口才或語言訓練,不能解決孩子的“表達”能力。表達,是在思維、合作、實踐、創新的需要中不斷提高的。

表達能力是在實踐生活中不斷提高的。表達能力是孩子面對未來的必備能力之一,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但是家長也應該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獲得能力。比如,外出獨立與人交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要給孩子“倒出茶壺裡的餃子”的時間。

另外,表達能力應該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不要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家長應該更關注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幫助他發揮特長,助力他自我表達,不斷成長。有的人語言簡練,有的人語言優美,有的人語言生動,有的人語言幽默,表達也不僅僅限於語言,親切的眼神、禮貌的微笑、恰當的動作……都可以傳遞出你所要表達的意思。豐富多彩、各有特色,才是我們“表達”的魅力所在。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名師支招

培養思維、注重創造

練就好口才

閆競(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歷史特級教師、教育處主任):

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表達越來越得到家長的重視,但是並不是要成為“上班族”才能鍛煉出好的口才。

我們平時所說的表達是觀察、記憶、思維、創造和閱讀的綜合運用。從概念上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行為。在這裡,幾個關鍵點值得家長注意,第一是思維,第二是語言行為,第三是創造。

相信所有家長都知道孩子們的思維是可以培養的。平時和孩子的交流過程其實都可以是思維的培養過程,比如閱讀、觀察、想象、勞動、傾聽等等活動中,家長要放低姿態,用詢問、困惑、分析、設定障礙、感悟等方式調動孩子的思維,讓他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中鍛鍊思維品質,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孩子要把他的思維過程清楚、準確的表達出來就需要動用他的語言行為,這是隨著孩子年歲的長大逐漸提升的,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做個安靜的傾聽者,不要做搶答者、代替者,要讓孩子有充分的表達空間。創造是表達的終極成果。孩子把自己的思維進行了邏輯加工,加入的自己進一步的思考,加入了情感的滲入,加入了同情心、同理心,讓自己的表達能夠說服人、打動人、影響人——這就是創造。

良好的表達可以準確的傳遞資訊,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疏通情感溝通的渠道,讓孩子們未來的生活更自由、更輕鬆、更幸福,這不是任何機構能夠代替的,這是父母的責任與智慧的體現。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專家建議

語言發展始於家庭

語言訓練貫穿生活

李昱(北京市少年宮朗誦表演藝術團團長):

鍛鍊孩子的語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提高,應該說家庭的教養方法直接關乎於孩子語言的發展。作為從教20餘年的校外語言教育工作者,我很願意跟家長們分享個人的觀點。

首先,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語言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養方法直接關乎於孩子語言能力的高低。從出生伊始,一些父母只關注食物口感好、有營養易消化等因素,甚至於孩子長出牙以後吃水果還要榨成汁。過於精細的食物嚴重影響了孩子口腔的咀嚼力量,長期讓孩子食用過於精細的食物會導致幼兒期孩子說話無力、吐字不清等狀況的發生。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語言發音長期處於漠視狀態。所謂的漠視狀態就是對孩子發音的準確性、音量和發聲方式方法的漠視。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發音。比如,普通話和方言的區分,說話的音量要適中不要喊叫、不要撒嬌式的說話等等。對於疊音詞的使用也要有控制。孩子要吃飯就要正確表達,不要說成“吃飯飯”,尤其是孩子進入幼兒園階段後,這樣的表述對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和心理成長也不利。

其次,父母的教養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語言鍛鍊與發展。

語言表達離不開大腦的思辨,二者不可分離。思維敏捷與否自然影響了孩子的語言表達。

父母要正確地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多看多聽多交流。不要輕易地批評和指責孩子,更不要和其他孩子簡單去攀比,畢竟家庭教育的環境不一樣,孩子的先天生理狀態也不一樣。例如,先天的音色、音質、音量,後天的語言環境和基本詞彙量等。

再次,語言訓練要貫穿於日常生活。也就是家長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從看和聽開始,邊看邊說、邊聽邊說是很好的方法。切記孩子語言的重複和模仿僅僅是一段時期的需求,更重要的語言培養要從有自我創新獨立意識的語言進行。例如,從聽故事——模仿講故事——創編故事,不斷強化語言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

抓住每一次機會讓孩子去鍛鍊。上街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去進行簡單的溝通,聚會時也是孩子很好展示自己的時機。利用遊戲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例如:家庭內的組詞比賽、繞口令比賽、看圖說一說、兒歌表演、成語接龍等遊戲都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興趣,達到鍛鍊的目的。

充分利用學習內容進行語言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校孩子有可能會養成不好的發聲和語言習慣,例如大喊大叫、拖音朗讀等。鼓勵孩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家長也可以根據課文角色參與其中的朗讀,加強語言的角色意識,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文字:王小艾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現教姐

熱心教育的人都在點這裡

孩子的好口才 從家庭對話開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