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案例分析:孩子經過2次散瞳驗光得到的資料,為什麼還不舒適呢?

2021-12-17由 摩爾視力佳 發表于 母嬰

昨天接到老同學的電話,說她大侄子近視了, 去醫院散瞳了2次發現都是真性近視,然後她嫂子就無可奈何的給孩子配了眼鏡,但是孩子總說戴上頭暈,不願意戴。去問醫院配鏡那說是第一次戴都這樣,讓多適應適應,但適應了10天了還是這樣。問人家也還是這個回家,看看我知道怎麼回事不?

聽了她的描述,就問她,配鏡處方是散瞳後的直接資料嗎?然後她又問了她嫂子,來來回回折騰了好長時間,明白了問題所在。

驗光處方出了問題!

其實驗光處方是否正確,與散瞳次數沒有直接關係,處方資料準不準與散瞳後瞳孔回到正常大小時的檢測質量有關。

這是世上所有驗光師和眼科醫生都清楚的道理,散瞳資料、客觀資料,是不能作為最終配鏡的處方資料。還要有瞳孔回到正常大小時試戴的主觀因素的屈光矯正資料。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配戴眼鏡是活蹦亂跳的時候也就是瞳孔小的時候用的。而不是自然狀態下的瞳孔散大(想想啥時候瞳孔才會散大)。而這裡所謂的瞳孔小是指正常生理狀態下的瞳孔,也可以稱之為常態瞳孔。

而且早上驗光和晚上驗光也有差距,所以為了資料的準確性,一定要給孩子在正常用眼的環境下消除眼疲勞後再驗光,客觀精準驗光後,驗光師在試戴時也需要及時觀察調整資料得到真正適合的處方資料。

案例分析:孩子經過2次散瞳驗光得到的資料,為什麼還不舒適呢?

先收藏,再發給需要的人。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人受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