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快、勤、敬、順”的落實程度就是我們生命力強弱的體現

2021-11-26由 誠敬儒文化 發表于 母嬰

☀ 定期推送傳統文化課程資訊,傳統文化新聞、精彩善文,傳統文化用品、禮品,傳統文化修學書籍、音像等諸多優質內容,一站式傳統文化學習資訊服務微信平臺!構築您的幸福人生!

“快、勤、敬、順”的落實程度就是我們生命力強弱的體現

我們看到在古代的家庭教育分工裡面,側重於媽媽相夫教子。原因在哪裡呢?女性她的溫柔度,她的溫存度,她的把握的程度更加有利於“因親以教愛”;而爸爸常常承擔的一個角色,是“因嚴以教敬”。作為一個人來講,他既需要“愛”又需要“敬”,沒有“愛”這個人溫度不夠,沒有“敬”這個人的莊嚴度不夠、力量感不夠。“愛”側重於陰效能量,“敬”則側重於陽效能量。現在我們孩子更多由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帶有一個什麼特點呢?他會溺愛孩子,溺愛孩子久了,這個孩子他的“敬”不夠,陽剛之氣就不夠。這就是我們講的“因親以教愛”。

而“因嚴以教敬”,一方面,在小的時候由爸爸來承擔這個職責,長大之後由老師的“嚴”來教“敬”。我們看到古典的教書先生,手裡有一個竹板、戒尺,幹嗎呢?你不聽話我就責罰,他在老師這裡獲得“敬”的教育。就是透過嚴格來教“敬”,舉手投足要合乎規範。而“敬”的教育如果缺失,我們的能量體系裡面就缺少了一半。《記住鄉愁》的第一集節目叫《敬畏之心不可無》,就是從“敬”開始走進鄉愁系列,就這個原因。所以“因親以教愛”和“因嚴以教敬”,這是古人教學法裡面的兩個重要板塊。在古代,即使父親再有學問,他也會把孩子交給另一個人去教,他的大原理就是不要傷著父子有親。因為這個親一傷,親的能量就中斷了。我們知道血緣系統的能量,主要是親。

這樣講完“因親以教愛,因嚴以敬敬”,我們回頭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事實上這四句話把生命力建設的四個主要的要素講出來了。第一個要素是“勿緩”,第二個要素“勿懶”,第三個要素是“敬聽”,第四個要素是“順承”。如果我們再簡化,就是“快,勤,敬,順”。就是說一個人,他要提高他的生命力,第一要“快”,反應要快,反應的速度,行動力的速度,決定了他的生命力的水平。第二要“勤奮”。第三要有“敬畏感”。第四要“順”。

我們看到江河之所以歸海,是因為它順的這種品質。大海之所以是大海,因為是江河的順流讓它成為大海。有這樣一個意象,我們可以想象,一個船在大海上航行,如果它順風它就會快,如果它順流而下它就會快;如果它逆流而上,它逆風而行它就會慢。所以獲得感也好,幸福感也好,安全感也好,都是四個要素來提供的,那就是“快,勤,敬”和“順”,最後落在“順”。“孝”講到最後就是“順”,所以古人講“孝順孝順”。因為“孝”,所以這個人“一帆風順”。因為“順”,所以這個人獲得了成功,獲得了健康,獲得了喜悅,所以“孝”最後落在“順”上。

“順”體現在一個人的“孝”的狀態,那就是滿足父母的身體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理想的需要和靈魂的需要。對應在我們今天講的,“孝”就是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養父母的慧。養父母的身很好理解,我們保證父母的生存必須;養父母的心,我們保證父母的心情的必需;養父母的志,保證父母的理想的訴求,完成父母的理想訴求;養父母的慧,讓父母的生命處在一種智慧的境界,處在一種通達的境界,超越的境界。

這四個層面我們對它有一個通達的理解之後,我們就會知道,孝敬它有著無限的層次。我們給老人吃和喝是孝敬,我們讓父母開心是孝敬,我們完成父母的理想是孝敬,我們讓父母活得明白是孝敬,它有無限的層次。對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說要找一個非常簡單的對於孝的理解,這些年我常常用對等性講孝道。怎麼樣的對等性呢?我們的身體的需要,心靈的需要,情感的需要,道德的需要,本質的需要,我們能夠對等的想到父母,那麼孝道就接近於一種完美的狀態。

比如說,打一個非常簡單的比方,我們的兒女,我們的小寶寶,咬了一口蘋果,他覺得不好吃吐出來,你會馬上接過去把它吃掉。你說:“哎呀,被小傢伙吃過的蘋果更加甘甜。”沒有哪一個父母嫌棄小寶寶吐出來的食物,大多父母都會撿過來吃掉。但是,要讓我們把父母吃過的、咀嚼過的食物再吃掉,很少有人能做到。不要說是父母咀嚼過的、吃過的,即使父母吃剩的飯菜要讓我們吃掉,幾乎沒有人做到,我是很長時間就做不到。但是有一天,我的父親剩了半碗飯,吃不完了,我媽說讓她吃吧,那一天我就想超越一下,我就接過父親那半碗飯,我說“爸,我正好缺一點”,當我把那半碗飯吃掉的時候,那個過程中我在觀察我父親,我從我父親的神態裡面、目光裡面看到了從前從來沒有看到的一種幸福感。

那天晚上我就寫日記,真正的孝敬老人,要從不嫌棄老人開始。其實這個不嫌棄,就是這些年我講的對等性。老人當年沒有嫌棄我們,沒有嫌棄我們吃過的東西。不要說我們吃過的東西,每一對父母對於孩子的便便,都是一種欣賞的姿態。“哎呀,今天拉的多好啊,不粘不稀剛剛好,黃蔥蔥的真好看,像雲彩一樣。”我記得有一個晚上,我有一次抱著小傢伙躺在床上玩,玩著玩著,人家一泡尿就尿下來了,正好尿到我的嘴裡面,我就跟我太太開玩笑,我說“哎呀,比可口可樂還甘甜”,我沒有覺著說嫌棄他。但是我們看一看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後人可能嫌棄老人,老人用過的馬桶可能都不願意用了,嫌棄老人的味道了,老人用過的碗筷都不願意用了,不能跟老人在一個盤子裡用餐了,分餐了。

有許許多多的老人從兒女的嫌棄的目光中受到了傷害,那種自卑深深傷害了他們。我們對於小生命,有多少個父母,看著小傢伙睡在那裡,哇,幸福得一塌糊塗,看不夠;晚上摟著小寶寶睡,幸福的一塌糊塗,摟不夠。但是又有多少兒女能摟著,不要說摟著老人睡覺,不要說給老人一個擁抱,在老人晚年需要的時候能夠睡在父母身邊,在老人重病期間能夠睡在父母之間,已經很不容易了。這些年因為意識到孝道的重要性,自己就踐行,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踐行。當我每一次給我的父親,給他洗澡的時候,搓澡的時候,往往搓著搓著,我會潸然淚下。老人好像有點不好意思,我就常常給父親說,我說你當年給我們洗過多少次,摟過多少次,抱著我們,我們沒有不好意思的感覺,你現在為什麼有不好意思的感覺呢?所以關於孝敬老人,我們的美德里面有無限的第次。

主持人:

郭文斌先生透過介紹中國傳統教育的智慧告訴我們:“敬畏心”也是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郭先生認為,一個人無論他有多高的才華,多重的權利,多廣的名氣,多大的成就,如果缺乏敬畏之心,最終一切能量都將歸零,甚至變成負數。為了不讓我們的人生陷進這樣的悲劇之中,我們的祖先因此總結出了“因嚴以教敬”的教育智慧。透過威嚴的方式,來教導我們常懷敬畏之心,常保生命能量。

郭文斌先生強調,如果要增加我們的生命能量,提高我們的生命力,那麼第一,反應要快,行動要敏捷;第二,要勤奮;第三,要有敬畏心;第四,要順。

在《弟子規》第一章“入則孝”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話,就將我們生命力建設的四個要素展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弟子規》裡處處皆是正能量。

本文節選自《郭文斌解讀》

- END -

文章

版權屬於作者,文中觀點不代

表釋出方,僅供參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