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東方的散文 | 不眠的秦淮

2021-10-25由 你是姐的菜吖 發表于 母嬰

第一次到南京。這是一個冬夜,星光黯淡,天上無月,天地間彷彿透出一絲寂渺 。朋友說到南京市是不可不遊秦淮河夫子廟的,今晚我陪你去走走吧!

東方的散文 | 不眠的秦淮

從新街口坐計程車,不過十來分鐘,司機就說到了。抬頭一看,只見一個不太寬敞的路口,兩邊燈火輝煌,人群熙熙攘攘,市井叫賣之聲不絕於耳。見我有些疑惑,司機說:    從這個路口走進去就是了。於是和朋友下車來,沿著那條窄卻繁華熱鬧的街道漫步向前。

走了不到五分鐘,眼前豁然開朗:   前面一個廣場,廣場四周有各種古香古色的建築,夫子廟大成殿,江南貢院等等。在古建築的前面是一家緊挨一家的小食攤。燈火燦爛之中,每一個攤子都顯得生意興隆,十分繁忙。廣場的前面即是秦淮河了,但見目所及處,所有的雕樑畫棟,亭橋樓閣,全被縝密如葡萄,閃爍如寶石的彩燈裝飾的亮麗奪目,美麗非凡,使人恍若置身於天上仙宮。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最近處廣場中間那巍峨壯美的牌坊,紅柱黑瓦,尖尖的,彎彎的翹起的簷子,造型十分好看。彩燈閃爍之間,只見牌坊的正中書著幾個白色大字:    天下文樞。據說該牌坊始建於明萬曆14年,是步入大成殿的第一道門,過去帝王出巡朝聖祀禮,則從中間的高門坊透過,左右小門坊為郡親王出入,一般官員百姓是沒有資格透過此門的。

穿過廣場,我們來到了一座橋上。可惜當時只顧了和友人說話,忘了打探這座橋的名字。十里秦淮,橋多,也是其一大特色。站在橋上,眺望兩邊的秦淮,只見每隔不遠,便有一座彎彎的拱橋,橋上一樣也綴著彩燈,看起來就像是天上的銀河,一條條的落在秦淮之上,然後又倒映在秦淮河裡了。那橋上及兩岸的不滅燈光照射到秦淮河上,使河水看起來就像是撒了一層金粉,讓人看不清河水的真正顏色。我憶起朋友一篇描寫秦淮河的文章中的句子:  夜到金陵,十里秦淮,粉波盪漾。一句“粉波盪漾”,尤其一個“粉”字,實乃點睛之筆。它既是實景的描寫,又暗示其深厚的歷史背景。

東方的散文 | 不眠的秦淮

東方的散文 | 不眠的秦淮

東方的散文 | 不眠的秦淮

站在橋上,再看秦淮河的兩岸,那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築,從側面乍看,就像一群牌坊,一律白色的牆,青色的瓦,高低不一,錯落有致。細看起來,那房子是極有特色的,全然不同於北京古建築,於富麗堂皇之中透出一種穩重莊嚴威嚴之感,而是顯得更加精巧別緻清麗。一面面白色的古牆,一層層從高到低的青色屋頂,一頁頁飛翹的黛色簷子,都朝著一個方向橫伸過來,又在夜色中朝遠處蔓延開去。橋兩邊的街市上,人流湧動,流光溢彩,帶著明清風格的茶樓、酒館隨處可見,直教人以為自己做了一回古人。

過得橋來,迎面見到一個巷口,匾額上書著幾個大字:  烏衣巷。我禁不住孩子似的歡呼起來:  哇,這就是烏衣巷!因常讀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著名詩句: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時一見,便彷彿舊時相識,有一種親切感。據說烏衣巷是東晉時宰相王、謝兩大家的宅邸,兩家賢才眾多,均著黑衣,因此得名。眼前的那些具有富貴王者氣息的古式房宅,依然可以讓人想象當時那高門大院,寶馬香車,華貴富麗的興盛景象。漫步進去,但見巷裡燈火輝煌,比巷外更加繁華。一家挨一家的小商品攤子,造型別致的工藝紀念品五顏六色,琳琅滿目;但最多的還是賣雨花石的。有10元錢一把的,有幾元錢一粒的,還有幾百上千元一盒的,只見顆顆晶瑩剔透,色彩圖案各異,玲瓏可愛。見我駐足觀賞,賣石的大姐很熱情的說:“買些回去做個紀念吧,很漂亮的。”

我一邊挑,一邊問那位大姐:“這石頭從哪裡來的?”

大姐說:“南京有座山,山裡挖出來的全是雨花石。現在這山已經挖的差不多了,所以這石頭是很珍貴的。”

燈火之中,穿街過巷。不知不覺上了來燕橋。只聽笙歌之聲隱隱入耳,抬眼望去,橋南有一座雅緻的房屋,白牆青瓦,朱門紅窗。朋友說:  那是媚香樓,李香君的故居。於是踱進院來,穿過園林假山,觀賞完石刻磚雕,壁畫掛燈之後,拾級扶梯上樓,但見客廳,琴房,臥室,書房,佈置得古樸典雅,珠簾繡緯若靜若動,古琴棋局依然在目。書桌上陳列一柄桃花扇,那幾枚血染的桃花顯得格外清高,使人想起李香君眷懷故國憤世嫉俗的情懷。

三轉兩轉,我們來到了媚香樓後河廳。後河廳傍臨秦淮,屋樑上掛著幾盞紅色燈籠,楹聯書畫四處可見,硃紅色的雕欄上依偎著幾個覓古尋芳的遊客,使景中又添一景。站在當年麗人聚會,文人雅集之地,憑欄遠眺,只見夜幕中的秦淮河上漿聲燈影,畫舫穿梭。再一次細看那秦淮河水,粉波盪漾之下,卻顯得碧深深的,彷彿倒映著數不清的陳年故事。恍惚之中,我彷彿看見了顧橫波(顧媚),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這“秦淮八豔”依次徐徐飄來。她們的時代是明末清初,她們個個是絕頂才女,美豔絕代,真是琴棋書詩畫,才貌俱佳。她們中不乏有一些詩書畫作品傳世,如柳如是有不少詩詞傳世。如董小宛15歲時的畫作《彩蝶圖》被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再如顧眉生(又名顧媚,顧橫波)17歲時的畫作《蘭花圖》被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她們或忠明反清,有強烈的民族氣節,如柳如是,李香君等等;要麼與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如陳圓圓。總之個個傳奇。

漿聲燈影之中,我彷彿還聽到了唐朝杜牧正在輕聲吟誦: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可見,秦淮河的歷史之悠久,文化積澱之深厚!

我突然明白了,秦淮河何以會有這樣勾魂攝魄的魅力!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掬水,都在努力向我們講述著,展示著,而我們所陶醉的正是那深沉、豐厚、美麗而又憂傷哀怨的歷史和文化,還有現如今的繁華盛世。

END

李東方,曾用筆名東方,紫晶,在大陸和臺灣《秋水詩刋》《世界論壇報》‘世界詩頁’發表過很多詩作,大陸《人民日報》《民族文學》《湖北日報》《知音》《人生與伴侶》等幾十種報刋雜誌發表詩歌,散文,紀實文學作品,後進入湖北省公安廳《警笛》雜誌做編輯記者。到北京後在《家庭百科報》任執行主編,採訪過很多知名企業家,著名演藝明星,以及眾多有故事的普通人。共發表詩歌,散文,紀實文學作品有幾百萬字。

東方的散文 | 不眠的秦淮

“荊楚八大家”請你來提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