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2021-10-19由 朱曉曉心電 發表于 母嬰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心電圖ST 段抬高(STE) 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2011 年Littmann等人在非心臟危重患者的心電圖中發現酷似STEMI 改變, 其特徵為QRS 波前基線向上偏移,與R 波和ST 段形成酷似“德國普魯士軍盔” 狀改變, 故將其稱之為尖頂軍盔徵(spiked helmet sign,SHS), 並認為該徵象是一種有特殊臨床意義的偽ST 段抬高(圖1)。

A: 患者III 導聯心電圖, 顯示尖頂軍盔徵; B: 德國軍隊的帶刺頭盔

圖1 尖頂軍盔徵

我們組織研究生英文病例學習中, 檢索了2011—2020 年, 均為病例和病例系列報道; 隨報道病種的增多, 進步將尖頂軍盔徵分為臨床意義和機制不同的兩種型別, 即I 型尖頂軍盔徵(偽影) 和II 型尖頂軍盔徵(誤視); 並觀察到兩種型別均可伴損傷性ST 段抬高。現和大家共同學習討論。

1 I 型尖頂軍盔徵

1. 1 臨床心電圖特徵

I 型尖頂軍盔徵, 即Littmann 首次描述的有特殊臨床意義的ECG 偽影。

臨床心電圖特徵: QRS前基線上移, 與QRS 和ST 段形成尖頂軍盔狀的偽STE, 部分患者可伴有損傷性STE; 常出現在下壁導聯(腹內壓力急性增高) 和(或) 胸前導聯(胸內壓力升高); 當急性腹(胸) 內高壓消失,心電圖改變隨之恢復。

Singh 等人報道的腸梗阻患者入院前後心電圖動態改變正是I 型尖頂軍盔徵的典型案例。

該文獻報道了一位老年男性因腸梗阻出現極度腹脹伴有膈肌抬高, 入院心電圖示II、III、aVF、V4 ~ V6導聯ST 段抬高, V4 導聯可見尖頂軍盔徵(藍線), II、III、aVF 導聯可見尖頂軍盔徵伴ST 段抬高(紅色箭頭), 見圖2A。

A: 入院心電圖, II、III、aVF、V4 ~ V6 導聯STE, V4 導聯示SHS (藍線) II、III、aVF 導聯示SHS 伴STE (紅色箭頭);

圖2 患者治療前後心電圖

實驗室檢查及冠脈造影未見異常。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整體功能低下, 射血分數為30%, 左室側壁和後壁的假性運動, 見圖3。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進一步行胸部及腹部CT 檢查顯示胃極度擴張, 大量液體積聚胃腸道內, 見圖4。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隨後立即行胃腸減壓引出2 L 胃液, 患者腹脹消失, 複查心電圖示抬高的ST 段恢復, 見圖2B。

B: 腹脹消失後心電圖, 顯示STE 恢復

圖2 患者治療前後心電圖

1. 2 產生機制

Littmann 等學者透過一系列病例觀察和研究,推測SHS 可能的機制為胸腹急症使腹(胸) 內壓力急性升高時, 心臟受抬高的膈肌或(和) 胸壁擠壓, 在心室舒張時受壓部位室壁不能正常舒張,同時引起對應部位膈肌或胸壁壓力增大, 使室壁受壓對應導聯出現與心跳同步的基線移位, 在心電圖上出現尖頂軍盔徵, 稱為心電圖偽影(偽STE)。

Singh 等人報道的腸梗阻患者胃腸減壓前後心電圖改變, 考慮SHS 與腸梗阻所致所致腹內壓急劇增高有關, 並且分別透過心臟超聲、腹部CT以證實嚴重腹脹所致膈肌上移擠壓心室, 見圖3、圖4, 而產生心跳週期同步的基線移位, 心電圖記錄的尖頂軍盔徵, 為上文可能機制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隨後Tomcsányi在一位透析患者中發現在將左手電極置左臂動靜脈瘻處, 可在I、aVL 導聯記錄到尖頂軍盔徵, 置於腕部時消失圖5 的病例, 見圖5。證實了尖頂軍盔徵是由搏動性表皮牽拉引起ECG 偽影, 更進一步為Littmann 等學者提出的假設提供事實依據。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A: 當電極放置在左臂動靜脈瘻處, 在I 和aVL 導聯中出現SHS; B: 當電極置於手腕上方時, ECG 正常(紅色箭頭)

圖5 左臂電極置於不同位置時心電圖

1. 3 臨床意義

Littmann首次報道8 例非心臟危重症出現SHS, 並有6 例在院內死亡, 隨後一些學者也在不同急性胸腹急症中發現了SHS, 且多數患者在出現尖頂軍盔徵不久後死亡, 故尖頂軍盔徵為一種特殊臨床意義的新心電圖徵象。

從心電圖角度出發, 尖頂軍盔徵是一種少見的ECG 偽差( 偽STE), 與腹(或胸) 內壓力急性升高的多種急重疾病有關, 預示較高死亡風險。

尖頂軍盔徵心電圖改變可因疾病不同而出現在不同導聯。當尖頂軍盔徵出現在下壁導聯時, 多提示急性腹腔病變, 如胃擴張、腸梗阻、腸穿孔、腸缺血壞死等病例。

若出現在胸前導聯, 則提示胸內壓急性升高疾病,如主動脈夾層、氣胸、縱隔氣腫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當腹(胸) 壓力升高時, 對室壁或冠脈的過度壓迫可影響心功能, ECG 可伴有損傷性STE, 甚至出現肌鈣蛋白升高, 需要進一步完善心臟超聲、冠脈造影等檢查。

2 II 型尖頂軍盔徵

2. 1 臨床心電圖特徵

隨著報道病種的增加觀察到另一種型別尖頂軍盔徵, 也是臨床中最為常見, 多是在伴有QT 延長的急症患者中記錄到, 臨床心電圖特徵為QRS 前後基線上移符合尖頂軍盔徵特徵, 可伴ST 段抬高;QTc 延長伴T (u) 波倒置或明顯增加正向u 波;當急症控制時, 上述心電圖改變恢復。

我們以Crinion發表在美國迴圈雜誌的案例來說明II 型尖頂軍盔徵的臨床心電圖特徵。患者為一名35 歲女患因感染性休克入院。入院心電圖(圖6A) 顯示QT 間期明顯延長, II、III、aVF、V4 ~ V6 導聯出現典型尖頂軍盔徵伴ST 段抬高(紅色箭頭), T 波倒置, 見圖6A。肌鈣蛋白正常。

入院後予抗感染等治療心電圖逐漸恢復, 24 h 後複查心電圖示QT 間期恢復正常, 尖頂軍盔徵及抬高的ST 段消失, 見圖6B。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2. 2 產生機制

II 型尖頂軍盔徵(誤視) 可見於顱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星狀神經節消融術、應激性心肌病、嚴重低鈣血癥等情況下,使QTc 明顯延長, 而改變T (u) 波, 同時一些疾病情況下, 如蠍子中毒, 可引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當QTc 延長伴T 波倒置時, 倒置T 波的上升支位QRS 前、QRS 後為ST 段和T 波降支, 形成尖頂軍盔樣, 誤視為ST 段抬高。

Laundon在2018年發表的案例可有助於推測II 型尖頂軍盔徵的可能機制。患者為一名40歲女性, 在工作時突發呼吸、心跳驟停, 予心肺復甦和腎上腺素搶救後呼吸心跳恢復。至急診室時,患者意識喪失, 行心電圖檢查提示QTc 明顯延長(大於600 ms), I、aVL、V6 導聯ST 段抬高, 可見尖頂軍盔徵, T 波倒置明顯(圖7)。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床旁超聲心動圖顯示輕度心室壁運動減退。頭部CT 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 並破入腦室。該患者入院心電圖顯示QTc 顯著延長, 伴顯著倒置T 波; 同時該患者心肺復甦後可引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率加快,倒置T 波的上升支位QRS 前與QRS 後為ST 段和T波降支, 形成尖頂軍盔樣, 誤視為ST 段抬高。此外, Laundon 亦認為與可能QTu 明顯延長,QRS 波重在增大的直立u 波上有關。

2. 3 臨床意義

II 型尖頂軍盔徵可見於各種病因的獲得性長QT 綜合徵、應激性心肌病和能引起交感神經興奮QT 間期延長的急症, 當QT 間期延長、Tu 波改變並心律加快時記錄到的偽STE (誤視); 可與損傷性STE 合併存在, 如急性心肌梗死、應激性心肌病。

Simon發現當QTc 延長超過500 ms, 有併發尖端扭轉室速風險。若伴有ST 段抬高(J 點明顯高於QRS 基線延長線) 應進一步完善肌鈣蛋白和心臟超聲檢查, 必要時需行冠脈CT 或造影檢查。

3 總 結

尖頂軍盔徵是有特殊臨床意義的偽ST 段抬高,但其確切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兩種型別尖頂軍盔徵因其產生機制不同, 臨床意義不同, 但均可與損傷性ST 段抬高疾病合併存在。

I 型尖頂軍盔徵是一類少見的ECG 偽差(偽ST 段抬高), 常與腹(或胸) 內壓力急性升高的多種急重疾病有關, 預示較高死亡風險; 而II 型尖頂軍盔徵可見於各種病因所致獲得性長QT 綜合徵, 應激性心肌病和能引起交感神經興奮QT 間期延長的急症, 當QT 間期超過500 ms, 有尖端扭轉性室速風險。

本文提醒讀者在ST 段抬高的臨床意義分析中, 不但要重視缺血損傷性ST 段抬高與非缺血損傷性ST 段抬高的識別, 同時要關注有特殊臨床意義的偽ST 段抬高。

諸燦燕, 徐兆龍, 劉仁光

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尖頂軍盔徵2011—2020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