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需要擔心中國人數量減少麼?

2021-07-03由 一小時爸爸 發表于 母嬰

需要擔心中國人數量減少麼?

最近幾天,大家最關注的新聞,可能就是關於新的人口普查報告的出爐,以及引發的相關的人口數量變化,包括少子化、老齡化等問題。

前天文章的開篇我們提過,網上大部分過度延伸的驚悚文章,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研讀。尤其是拿不同來源,不同統計方式的資料,不加說明分析就放在一起大鍋炒,這是統計學的大忌。這麼做的文章,沒有要認真讀的必要。

不過這種抓眼球的“統計學”文章,並不是我們今天的討論重點。

中國人口停止增長,逐步減少,這個事情遲早會發生,

至於是今年發生,還是明年,還是5年後,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也無需突然驚詫。

需要擔心嗎?

看到這兩天網際網路上瀰漫的負面恐慌情緒,我個人是有點時空錯亂的。因為依稀記得自己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地理老師曾經感慨過數次:

中國地大物博,但人口太多了,每個人能分到的資源就很少,

以中國的地理情況,對比歐美,如果只有5-6億人,那就太好了。

那時候小小的心靈中,就留下這樣一個概念:如果中國人口減少一些,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會更好。然後

擔心中國人口越來越多怎麼辦。

而過了幾十年,擔心了幾十年的人口增長,現在終於放緩快停止了,突然又跟我說現在要開始改為擔心人口減少?

啊?……

一個國家的人口不是增加就是減少,如果人口增加也害怕,人口減少也害怕,那就只剩下害怕了。所以對於人口的變化,我們應該把它當做一個政治經濟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

來了解它的原因、後果和麵對的方式。

但第一步,是要先明白所謂的“經濟發展要靠龐大的人口紅利”,這是錯的。

聊聊人口紅利

這些年佔據主流的人口紅利理論,從現實層面其實很容易駁斥掉

—— 如果人口年輕,出生率高,就能帶來經濟發展,那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強大的,應該是印度和非洲國家。

其實這種“人口就是國家紅利,人口多的國家就更有未來”的理論,沒誕生多少年。傳統的主流觀點可不是這麼說的。

記得改革開放開始後的前些年,世界大多不看好中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中國的人口太多,會導致中國無法快速發展經濟。這也符合傳統主流對人口的看法。

傳統的人口經濟學理論,以英國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論》為代表,認為人口的快速增長是國家的黑洞,因為

人口增長呈現幾何級數,而生活資料卻只能以算術級數來增長,

所以人口增長遲早會吃掉所有資源,人口多的國家就會很貧困。

而歷史上國家的興衰,也的確一次次的證明了這個觀點。一個國家的快速強盛大多是在還是小國,和由小變大的過程中。就像羅馬從一個城市成為橫跨三大洲的霸主,蒙古從一個部落席捲大陸,秦、漢、唐、宋、明、清,也都是如此。

以西方的視角,近現代世界的強國興起之路,也往往是一個人口較少(如幾百萬)的國家,依靠軍事或商業擴張、用剝削殖民地等方式快速積累財富,實現人均財富的快速增長,就像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普魯士……

所以

近代史上那些人口眾多的“大國”,往往相對貧弱甚至是被殖民剝削的物件。

幾百萬人口的英國可以殖民1億多人的印度次大陸。1790年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只有300萬人,同時期墨西哥有600萬+的人口,印第安人更是幾千萬。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歐洲人口最多的俄羅斯,擁有全球第一大的國土面積,人口密度其實很低,但一般也是被看做是個軍事強大但經濟貧瘠落後的國家。

這個理論沒什麼問題,直到中國開始改革開放。

之所以這10年西方學者越來越重視中國的興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奇蹟 —— 雖然很多中國人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但歷史上,並沒有一個已經擁有龐大人口負擔的貧弱大國,能夠興起強大。

因為當一個人口大國本身已經貧窮,那它無法再壓制複雜的內部矛盾,基本就會因為內患而分裂滅亡,更談不上什麼興起。這也是這些年一些“中國崩潰論”的理論基礎之一。

所以現在似乎是被當做是常識的“人口多是紅利,人口多有助於經濟發展”,其實並不是什麼常識。從“人口太多是負擔,經濟不可能發展起來”的人口負擔理論,到“大量人口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的人口紅利理論。這個轉變背後只是一件事情,就是

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打破了原先的“常識”,形成了新的理論。

中國的發展依靠人口紅利麼?

中國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有些是外國人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如新一輪的工業化和全球化浪潮;但如果不瞭解中國文化,很多就很難理解了 —— 比如小平同志那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實現共同富裕。”,如果不明白

中華文化圈特殊的“集體意識”

,就不可能想明白,更不可能複製。

當無法理解的時候,人就容易犯經驗主義錯誤:如果看到A和B同時發生,就認為它們有因果關係。

於是,雖然很難理解中國發展的特殊內因,但不妨礙那些專家或媒體,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和第一大貿易國的成就,直接歸結於它們眼中中國顯著的特點 —— 第一人口大國。

所以

世界突然“想通了”:

原來龐大的人口是一個國家的紅利而不是負擔。

但他們

錯誤的倒置了因果關係

:並不是廉價勞動力的代工模式,成就了中國。而是中國根據自己當時的現實條件,摸索和創造出了最適合中國特點的“世界代工”模式。

準確的說,是

中國人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將原本世界認為中國經濟的人口包袱,轉變成了“人口優勢”

。只是這個過程看上去太過順理成章,以至於很多專家都忘了過去的人口理論和案例,開始認為擁有大量人口才是一個國家成功的關鍵。

結果就順便坑了印度朋友。

也同樣因為這樣,這些經濟學者認為:既然中國人口開始停滯減少、印度東南亞非洲的人口激增,之後的經濟發展熱點、工業重心就會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南亞和非洲,中國經濟就會衰退,所謂“未富先老”的言論甚囂塵上。

由於國外的學術優勢和媒體優勢,這樣的觀點也逐漸被很多中國人所接受,認為自己的優勢就是人多,現在人不多了,老了,就麻煩了。天天焦慮不已。

但當初人口多,你們覺得是重大利空,現在人口變少,你們還說是重大利空,不累麼?

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理解,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能夠快速崛起,我們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人口紅利的問題

這種

“新人口優勢論”

的核心很簡單,就是認為因為年輕人的勞動效率>中年人>老年人,所以

年輕人是生產力,而老年人是負擔

。因此一個國家年輕人越多越好,老年人多了就扣分。中國人口平均年齡上升,那自然就比不上年輕的南亞、東南亞國家了。

不過

這種“人口紅利”思路和傳統的人口負擔理論都具有一個同樣的問題

,那就是把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量化個體來看待,計算每個人創造的收益和消耗的成本,得出這個人是資產,還是負債。

傳統上,他們是用其他方式來撕裂社會,區分資產和負擔,比如:貴族是資產,平民是負擔;白人是資產,有色人種是負擔;婆羅門是資產,達利特賤民是負擔…… 而這種新的人口紅利理論,一樣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是

把年輕人作為資產,老年人作為負債。

其實,這些“人口理論”,無論是人口負擔說,還是人口紅利說,也許適用於個體化的西方社會,但並不適合“集體意識”的中國社會。就像西方舊的人口理論無法解釋中國的現在,這套新的思路,同樣也不是中國的未來。

舊的人口負擔理論被我們打了臉,新的人口紅利理論會不會被再打一次呢?

人口紅利理論的根本問題,就是將一個複雜、有機的社會整體撕裂,機械地按照人的某個屬性,強行進行賦值。

就像以前白人認為黃種人就是弱,黑人就是蠢。現在這種理論,則是認為年輕人就是有生產力,中年人和老年人就是創造不了什麼財富,是社會負擔。

那老年人是負擔麼?

反正在中國,我比77歲的任正非年輕很多,但他似乎更適合被稱為是中國社會的財富。

任何固化的去定義一個人的價值的方式,都是錯的。人口紅利說,年輕就是更有價值,是錯的。而另一個極端則是日本社會,按年資排輩,老人永遠比年輕人有權力,佔據更重要的位置,也是錯的。

是否對社會更有價值,是否能貢獻更多的生產力,和年齡有一些關係。但粗暴的用年輕來等同於生產力的觀點,基本上只適用於古代背石頭蓋長城的年代。當今社會,

勞動者年齡只是其中一環,教育水平,紀律性,是否有上進心等等,一個勞動者的價值,更多取決於他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一個25歲的印度初級工人,和一個45歲的中國高階技工,哪個更有生產力?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十年,一些國家認為自己有更年輕、更廉價的勞動力,試圖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但絕大多數都沒能看到成功的曙光。因為

中國的成功關鍵並不只是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而是:

1,我們透過教育,將龐大的人口轉化為高勞動效率的勞動力;

2,我們透過“有中國特色”的方式,透過靈活的市場+計劃的模式,將這龐大的勞動力有效組織成全世界最可怕的生產力。

因為

一個國家的生產力不能簡單等同於年輕人口數

。它更和一個國家有多少受教育人口相關。整體受教育人口=總人口*教育普及率。兩者都有關,但根據全球歷史和現狀來看,後者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前者。所以以色列的經濟、科技可以領先印度。

這也是中國崛起的“人口秘訣”。

當然,這一次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復雜,要做的事情也更驚人,

並不是簡單的“鼓勵多生”

—— 我們需要減少階層和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我們需要更精準的培養面向未來產業的“高產能”的勞動者;我們需要創造更需要經驗而非體力的工作崗位;我們需要讓國人活得更開心,更舒適,不會過早的身心俱疲,而是一直精彩;我們需要讓老年人頤養天年,讓子女更安心。

這些都很難,但我們已經成功過一次,為什麼不能成功第二次?

寫在最後

少子化和老齡化是不是危機?當然是,

但到底是“危”還是“機”,這更多取決於我們如何做。

可以預期的是,在不遠的未來,我國會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多方面政策的調整,其中不少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比如房地產、比如教育、比如退休養老。更重要的,則是相關科技的研發,比如AI、機器人和無人技術等等以及和勞動力結構有重大關係的產業。

我們應該有信心,因為時代恰好站在我們一邊:現在是人類歷史上資訊、科技最爆發的年代。而

科技發展的一個特徵,就是減少人的生理性差異。

比如只靠雙腿跋涉100公里的話,中老年人肯定不如年輕人,而我們也很難贏非洲兄弟。但藉助高鐵,現在在這個地球上,中國的中老年人移動100公里的實際速度,會秒殺大多數國家的民眾,無視年齡高低。

在科技創新的時代,反而是教育普及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可能會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加大。

這些改革調整會不會成功,中國能不能再一次無視西方的“人口論”,證明自己,我無法下定論,這取決於每個中國人,無關年齡的每個中國人的信心和努力。

但有一個事情是我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我們從來沒有像瑞典人那樣,等人老了就逼他們去跳崖節約糧食。

幾千年來,在中華文化中,老年人從來都是財富,而不是負債。

問題已經出現,變革即將到來,我們的選擇只有兩個:焦慮 or 解決它。

中國人也許少了,中國人也許老了,但中國人從來不懼怕變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