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2021-06-11由 學而思 發表于 母嬰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5歲男寶Ryan的爸爸大威子是外企高階工程師,更是朋友眼中的“情懷老男孩”。Ryan爸爸曾到訪世界多個國家並實地走訪,洞察並瞭解中西文化及教育差異,用他的眼界和格局,一直影響和幫助著小Ryan成長。

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受:

家裡孩子缺少自信、隨波逐流,當他回答問題時大多沒有自己的主見;一個不如意不遂心願,就大哭大鬧;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情緒失控,無法離開父母或長輩對自己的幫助……

或許家長還會有這樣的經歷:

孩子到了某個年級開始不聽話了,不讓做的事偏要去做,不讓碰的東西非去碰,回答問題時反著回答,表現出強烈的逆反心理……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其實對比這兩種畫風,單純看起來第一種是被嚴加管教成的聽話孩子,第二種是父母長輩都頭疼的“叛逆孩子”。但其實,

心理學家發現,從小在過度養育下越乖、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就越缺乏挑戰權威的勇氣和敢於創新的精神

;相反看上去更“叛逆”的第二種孩子,卻更有可能收穫一種美好的品質——自主性。

那麼各位爸媽如何判斷你是否正在過度養育呢?

可以問自己3個問題,第一孩子遇到問題是不是都來找你?第二孩子是否經常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哭鬧發脾氣?第三你自己是否在照顧孩子時,經常感覺到心力憔悴?如果答案是確定的,你就要注意了,因為你很可能在過度養育,把寶寶培養成下一代的媽寶娃。

今天我也剛好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下,我在嚴防過度養育中的一些親身經歷和小方法。

01 放手鍛鍊,讓孩子走出舒適區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我和愛人就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去拿餐具吃東西,為上幼兒園做準備。我們剛開始的想法是提前培養好,就不怕孩子自己吃得到處都是的狼狽,但現實遠比我們心裡準備的殘酷得多。

首先就是孩子不願意走出每天被餵飯的舒適區,每天都以不好好吃飯來跟我們進行“對抗”,奶奶和姥姥兩位老同志又心疼孩子,本來對我們的這項決定就嚴重否定,理由是孩子出生在8月,在同屆的寶貝中算小齡寶寶,自理能力差點是順理成章的。再看到孩子跟我們彆彆扭扭的反應,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不滿,高舉著“正義”的大旗過來“護駕”。

“孩子這自己吃得了嗎?”

“等吃完了飯都涼了!”

“自己吃這一次得少吃一半的量。”

奶奶姥姥的愛子之心成為了我們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阻力,前面幾次嘗試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但我反思了一下整個過程,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不過度依賴於別人,增強勞動意識,這些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引導和態度就顯得尤為關鍵!

如果我們都是抱著讓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受苦受累的活別讓孩子乾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長中就很有可能因為缺乏應有的鍛鍊而養成了懶散,遇到挫折愛抱怨等等的壞習慣。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現在有小部分家長不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甚至把勞動和學習文化知識對立起來,把學習當成孩子唯一該做的事,不讓孩子參與其他的家庭事務,覺得那是在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後就會與社會脫節,“媽寶症”也就不足為奇了。

言歸正傳再說回我家的情況。終於透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自己獨立吃飯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而且經過鼓勵和培養,娃自己的成就感十足,覺得自己吃飯更香,全家人一起吃飯的參與感也大大加強了。奶奶姥姥看在眼裡,也是分外的高興,連連認同我和愛人的教育方法對路。

其實他們也不是為了溺愛孩子,只是“怕”孩子受到傷害,結果反而一不小心,差點好心辦錯事。

02 控制不是保護,做孩子的“梯子”

不要以為錯誤的照顧方法只發生在隔輩人身上,去年我喜歡看的電視劇《小歡喜》裡陶虹老師塑造的宋倩老師角色,就很好地詮釋了媽寶娃家長的形象。

自爆一個我前些時候的錯誤做法。有一天晚上,我愛人在跟我交流時對我說,覺得我現在陪伴孩子時會限制他做很多事情,我不假思索地辯解道沒有。愛人耐心地舉起了例子:當孩子從沙發上往下跳時我會阻止;當孩子在床上前滾翻時我會阻止;當孩子在外面摸花花草草時我也會阻止……

而我略帶委屈和不解地答覆妻子:“他做的那些不是危險動作嘛,不及時制止出了危險就是大事!”

“是,你的出發點肯定是關心他,是好的,但這種管教的模式我覺得可以稍加改進,你有空時想一想吧。”愛人堅持她的觀點。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後來我靜下心思索這個問題,我還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這個溫室裡的花朵,我心裡也清楚每一個新技能的學習過程都應該允許孩子犯錯,

但當孩子的想法與自己產生分歧時,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更適合孩子,用各種方式使孩子聽從自己的決定,這種模式一旦在孩子心裡根深蒂固,孩子就會對家長的意見逆來順受。

“他行嗎?”成了口頭禪,總想替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儘自己的全力去保護孩子,殊不知這就變成了控制慾。

我記得每次我說完不讓孩子做這做那後,他都會嘟著小臉慢慢的說道:“好吧,知道了。”

而另一面,家長總覺得自己可憐天下父母心,受累不討好,其實殊不知自己與孩子間溝通越來越有隔閡。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回想一下《小歡喜》裡宋倩老師對女兒喬英子說得最多的一句“抱怨”是什麼?“媽媽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許多家長心裡美好的願景,但生怕孩子走偏而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各種條條框框反而將家長的控制慾放大。

我們忽視了孩子本該在他這個年紀的各種興趣和好奇心,最後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心裡真正喜歡的是何物了,這種結果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

宋老師對喬英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孩子在她的管教下沒有自由。為了不讓媽媽傷心,只能違心地點頭假笑,甚至連媽媽提議去看的電影其實自己已經看過了都不敢直說,是不是很失敗?當我們以孩子是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去要求自己時,失去自由的不單單是我們,還有孩子。

03 不應忽視的責任感和情商培養

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因為這樣做會讓孩子認為被照顧是應該的,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一旦遭遇外面世界的各種困難,就容易自暴自棄,覺得自己倒黴,被針對。殊不知,這是缺乏情商和責任感的結果。情商高的其中重要一點就是自理和自律能力強,這樣在孩子長大後,面對各種問題時才能積極去面對。

“辦法永遠比困難多”,這是我對孩子經常說的一句話。

從小被過度養育成“聽話”的孩子,他們的青春沉穩得可怕

我們在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時,總會讓他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家裡人的事情,比如吃飯之前為大家擺碗筷,幫助爺爺奶奶找東西,去超市買完東西分一些小物件讓他幫忙拎回家等等。在這之後我們會肯定、讚揚孩子積極幫助他人的行為,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會多多留意別人的行為,

並願意主動幫助他人,更

增強與人交流的能力。

如今回憶起他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回到家後都會跟我們分享一些在學校幫助老師或者其他小朋友的故事,孩子完全沒有從家庭到集體生活中那種落差感和排斥感,反而因為性格開朗,樂於助人,收穫了很多新朋友和老師的肯定。我想這是源於他善於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有同理心,也源於我們在生活中對他的有意鍛鍊,杜絕“過度養育”。這種能理解他人,善解人意的性格,也會讓孩子始終受益,始終走在成長的路上。

大威子手記:

其實育兒這件事,我覺得最難的地方就是一個度的把握。給予孩子適度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去自由地發揮,說不定孩子會還給我們一個驚喜;不願意放手有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成就感降低,當然我也能理解有的家長這樣做有一部分原因是源於心裡那份對孩子的“不放心”。但我們要思考,如果自己都不願意給孩子一個平臺去鍛鍊,去成長,那將來孩子出現諸如“媽寶”症狀又是誰之過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