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執拗、違抗、任性:當孩子出現這些日常行為,父母們應該怎麼辦

2021-06-06由 心之語青少年心理教育 發表于 母嬰

地鐵上,一位媽媽搶先佔了個位,想抱著約3歲左右的孩子一起坐。

但孩子死活不願意,只想自己坐。

媽媽起初還和顏悅色與孩子講道理,沒有效果後開始指責起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心疼媽媽。。。。。顯然孩子聽不進這些話,仍十分固執地堅持要自己一個人坐。

母子的動靜越來越大,自然引起了周圍人的關注,於是媽媽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一聲“獅吼”,直接把孩子從座位上拎了下來,孩子大哭……。

繪畫課上,一個5、6歲模樣的小男孩沒有完全按照老師的要求畫,堅持自己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老師提醒多次,孩子仍我行我素。

在一旁陪學的媽媽不淡定了,湊上前和兒子溝通,希望他聽話,但孩子仍十分任性,不肯按老師的要求來。

一來二去,媽媽終於忍不住大吼一聲:快點 !給我按要求畫好!否則……。

執拗、違抗、任性:當孩子出現這些日常行為,父母們應該怎麼辦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場景真實存在,也時常出現,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平時可愛順從的孩子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

基於此,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

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

對此需要認識以下幾點:

1

瞭解心理,分析原因

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生活環境的反映。

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換言之,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去看待世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

成人認為孩子執拗、任性,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長倒有可能是執拗的,這關鍵是個理解、溝通、引導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需要以平等的地位相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讓一個 4 歲的孩子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拒絕,繼而遭到家長的打罵,甚至懲罰,他就會以他的執拗、違抗來表示反抗。

透過這個例子,應該瞭解,孩子的執拗、違抗、任性,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它的後面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

執拗、違抗、任性:當孩子出現這些日常行為,父母們應該怎麼辦

因此,當孩子執拗、任性、不聽話時,你應認清原因,注意溝通,正確引導。

要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火、懲罰孩子,更不要隨意打罵孩子,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的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縛、壓制,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受到威脅,他們就會更執拗、違抗。

2

學會蹲下,先看見再教育

對於兒童,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長篇大論地說教和講道理恐怕是最無效的教養方式。(其實這種方法對於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是無效的)

因為孩子的心智化仍處在不成熟階段,是無法做到看到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的同時真正理解到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

但成人可以。特別是好的父母需要對孩子的願意、意圖、需求進行非常好的感知和解讀,才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問題,同時也解決自己的教育困境。

記得有個小故事非常生動地體現了成人與孩子世界的差異。

說的是一位母親喜歡帶孩子逛商場,但每次孩子都會哭鬧著要離開。

年輕的媽媽非常困惑,次數多了,她對孩子的哭鬧開始排斥,並心生厭煩。

直到某天,她蹲了下來,準備像往常一樣斥責孩子時,她突然發現從孩子的目光去看商場,除了來來往往的人們的腿外,其他什麼也沒有。

原來成人看到的豐富精彩的世界,是在孩子的高度與視線之外的。

成人與孩子的世界竟是如此的不同。擅於覺察與反思的媽媽一下子理解了孩子,她非常內疚與自責。

父母都喜歡孩子乖巧、順從、聽話,因為這樣的孩子讓人省心省力。

但如果家長們抱有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那他們只能在失落、遺憾甚至挫敗中面對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註定了是一段對父母充滿了冒險與挑戰的過程。孩子會努力想成為自己——一個真正擁有獨立和健全人格的自己。而這種努力很多時候與父母的期待、需要和要求是相違背的。

如果父母理解不到孩子的成長意義,瞭解到每個成長階段的特徵及行為特點,就會陷入到漫長的教育與成長衝突中,無法自撥。

“看見是愛,看見後才能更好的教育”。

只要當父母真正看見孩子——看見孩子的需求,看見孩子的成長問題,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看見孩子的情感與情緒,才能真正擺脫教育的負面情緒,放下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待與要求,實施有效的教育行為。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成人與子女間以民主方式進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見時,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大有好處,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