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2021-05-29由 蕭瀟心理說 發表于 母嬰

在看完《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后,對於它能獲得12項提名,8個金像獎,我認為是實至名歸。原本對於流量小鮮肉明星的演技並不怎麼期待,但不得不說易烊千璽在影片中的表現讓我很驚豔。而周冬雨的表現也符合其影后的身份。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呈現出了當下一個隱秘而又重要的問題:校園霸凌。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其實校園霸凌這樣的事在我們的少年時代也有,每個班級裡,似乎總有那麼幾個人,是常年被欺負、被嘲笑的物件。而很多時候,這種霸凌都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的。似乎是某幾個班霸、校霸開始欺負那幾個特定物件之後,接著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開始自動疏遠,並有鄙夷之情在內心蔓延開來。

在《少年的你》中也是如此,沒有什麼“不共戴天”的理由,胡小蝶就成了魏萊等人的霸凌物件。在冰冷的廁所裡,三個女生向她扔去浸了水的衛生紙;被恐嚇、被暴打,不間斷地承受著欺凌……而全班同學,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她說句話。不堪重負的她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當她摔死在教學樓前的平地上時,除了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所有的同學都在圍觀和拍照,互相傳遞資訊,只有冷漠和看熱鬧的感覺。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電影的主體部分放在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身上,這些冷漠的、看熱鬧的旁觀的青少年們被一筆帶過。但是,今天,我想借此聊一聊“偏見”。

在人格心理學之父戈登·奧爾波特所著的《偏見的本質》一書中,提到了偏見形成背後的心理機制。雖然,戈登在這本書中主要以種族歧視和民族中心主義來闡釋偏見的本質,但我認為它的一些原理同樣適用於校園霸凌。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01 偏見背後的心理機制——順應

戈登在“偏見的習得:順應”這個章節中提到了一種民族中心的思維方式,他說這種思維方式就像是祖母的舊傢俱,人們有時尊敬它,珍視它,但更多時候,人們僅僅認為它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

沒錯,就是有一些社會文化給了人們一個現成的答案,人們會遵照去做,不問為什麼,就因為它是熟悉的、令人安心的、理所當然的。比如,靠道路右邊行走。沒有人會去質疑它,這個就是傳統。

在《少年的你》中,是什麼樣的傳統使得旁觀者們如此冷漠地對待被欺凌者呢?我想可能是這樣一些信念:別人都不被欺負,就她被欺負,肯定她自己也有問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莫管閒事……不管這些傳統是否正確,但是從比較廣泛的背景來看,這些文化的確烙印在我們的骨子裡。尤其是這是一群即將高考的高中生,很顯然在高考這件人生大事面前,其他的事都不應該佔用過多的心理資源,採用現成的“答案”是最優的選擇。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在我們年少時,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和被欺凌的同學其實並沒有過多的交集,也不瞭解,但是因為他們時常被欺負,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種偏見:被欺凌者本身就不好。而恰恰就是這種偏見,造成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然大家都討厭他們,那麼就跟著一起討厭。

以上所闡釋的就是純粹的順應,習慣使然,為什麼要去改變這種狀況呢?它一直這麼存在著,就遵照著這樣做了。

02 對個體具有功能意義的偏見

大約有一半的偏見態度只是單純地出於對傳統的順應,而另一半的偏見態度則在其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動機。這個動機對個體具有功能意義。當然這兩種偏見態度並非是涇渭分明的,而是兩者不同程度的混合體,處於一個連續的區間上。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對個體具有功能意義,怎麼來理解呢?就是說一個人去順應這種偏見,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能夠達成自己的需求的。對於青少年來說,安全、歸屬於某個團體,不受排斥是很突出的一個需求。

那麼,無論是對被欺凌者的冷漠還是順應著去疏遠、討厭甚至也一起去欺凌被欺凌者,其實就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戈登在書中提到一個詞“社交入場券”,我認為是很精準地解釋了這些旁觀者的心理的。

在《少年的你》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去順應的後果是多麼可怕。陳念僅僅因為同情胡小蝶,不想她慘死的樣子被人圍觀,給她蓋了一件衣服。就成了魏萊及其同夥的下一個欺凌物件。在她椅子上被倒紅墨水、被踢下樓、被扒光拍裸照、被扇耳光、被暴打剪頭髮……當同班同學都收到陳念媽媽是騙子的資訊的時候,他們都在圍觀和嘲笑陳念。在陳念上體育課時,沒有人傳遞排球給她,沒有人和她玩。陳唸的遭遇與胡小蝶如出一轍。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青少年們為了保護自我,防止自己成為被欺凌的物件,就會主動疏遠被欺凌者,如同電影中原本對陳念比較有好感的一個男生。在陳念成為魏萊一夥的欺凌物件之後,也很“聰明”地遠離了她。

沒人希望被主流群體孤立,特別是青少年。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種對於被欺凌者的偏見是具有功能意義的。

03 最初的偏見是怎麼習得的

魏萊這夥人為什麼要去欺凌他人,這種偏見最初是怎麼習得的?在電影中,我們可以追溯到魏萊的家庭。魏萊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父母面前只能表現出“乖孩子”一面,被壓抑了的“壞孩子”只能在其他環境中表現出來。剛好家境富裕、結交三教九流的魏萊有這個條件,在學校透過霸凌的方式去釋放這種壓抑。

戈登提到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偏見的形成。具體而言,壓制性的、苛刻的、批判過多的家庭——在這些家庭中父母的話就是法律——更可能會有利於群體偏見生根發芽。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我們從影片有限的對魏萊父親的描寫中就可以看出,魏父是非常符合這些特點的。因為魏萊復讀就很久沒跟她說話,魏萊死後去停屍房認領屍體。一開始父母都愣在那裡,然後緊接著魏父頭也不回毅然決然地轉頭就走。試想,自己的女兒都死了,這位父親沒有一點悲傷的樣子,彷彿躺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具和他絲毫沒有關係的冰冷的屍體。可見,平時的家庭氛圍中是怎樣的壓制、苛刻。

在這種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孩子很容易習得一種觀念:主導人際關係的是權力和權威,而非寬容和信任。所以當他們在對待他人的時候,他們的心裡沒有平等的信念,只有階級、等級。校園霸凌行為其實就是一個等級觀念的產物:我比你更優越,我就可以欺負你。

而與之相反的養育方式,也就是寬容型的家庭會使得孩子傾向於寬容。

從《少年的你》看“偏見”在校園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所以,其實校園霸凌事件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很多方面的。無論是社會立法、學校教育、家庭氛圍塑造方面都是需要更多的努力的。

偏見仍然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只是如何讓它不再造成傷害?我想無論是消除它,還是消除它帶來的影響,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