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 正文

營收超2億!他為企業鋪設一條“應急車道”監測運維200萬臺IT裝置

2021-07-25由  鉛筆道 發表于 科技

“外人看起來覺得門檻很低,但身處其中的人知道有多少艱辛。”創始人肖飛龍這樣形容雲新的業務屬性。

雲新資訊(下文簡稱雲新)是一家

IT裝置的智慧監測運維服務提供商,

產品可快速實現資料中心內全部IT裝置的智慧巡檢,高效率完成“發現故障、定位故障、解決故障”的一體化運維,為客戶最大程度提升運維效率、節約運維成本。

肖飛龍說,雲新的服務相當於在客戶業務發展的高速路上,鋪設了一條應急車道,“沒出過事的人不知道應急車道的好處,出過事的人才知道它的必要性”。

他堅信做To B服務,產品實力和口碑是第一位。因此,雲新幫客戶降成本、提效率、減能耗……

截止目前,雲新已管理超200萬臺IT裝置,覆蓋700+不同行業的企業級客戶,其中銀行頭部客戶近40家,全國前20證券類客戶佔15家;近3年的業務增長率超1000%,營收超2億,淨利潤在30%左右浮動。

2016年7月,雲新接受龔虹嘉旗下基金嘉道谷的天使輪投資。據肖飛龍透露,

目前已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向其表露下一輪投資意向,雙方正在接洽中。

軟體是紅海  硬體是藍海

“說實話,第一次投標心裡真沒底,上午提交完材料,下午我就帶公司全部同事拜佛去了。”肖飛龍笑著回憶道。

將時針撥回2013年,時任惠普華南區雲計算產品總監的肖飛龍,透過和全國最大的股份制銀行運維總監的一次偶然聊天,轉動了改變其命運的齒輪。

當時,他問已經成為朋友的對方,“我想創業,做運維監控軟體怎麼樣?”對方直言不諱地說,“這是個大坑。”

原來,當時市面上的運維監控軟體普遍太過複雜,不僅難用,而且不能全面解決問題;其次,運維監控軟體市場已經成為紅海,此時入局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更關鍵的是,應用這種軟體的痛點已經出現:

只能對作業系統層及以上的效能狀態進行監測。

隨著新基建對IDC提出新的要求,資料中心的硬體裝置越來越多,硬體運維難度越來越大,導致運維工程師不得不每天花大量時間巡檢機房裝置。

肖飛龍下意識追問,“如果我能解決硬體監測的問題,是不是可以和你們合作?”“應該可以,這是我們現階段亟需解決的問題。”

這時,“商機”成為肖飛龍腦海裡下意識出現的詞。為深入瞭解整個IT裝置監測運維市場的需求程度,他還去諮詢了證券、保險機構等金融客戶,得到幾乎一模一樣的回答。

他強烈意識到,

IT硬體裝置的監測運維還是一片接近空白的藍海市場,而且是全國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資料中心的剛需。

據公開資料表示,2013年,國內的證券公司數量達上百家,銀行網點數量為數千家。且隨著去IOE化發展,IT資料中心第三方運維服務市場將成千億市場。

於是2014年,肖飛龍決定帶領雲新整裝出發,定位也很明確,做

IT裝置的智慧監測運維服務提供商。

第一步,他決心讓“老朋友”——全國最大的股份制銀行,成為自己的“開門紅”客戶。

即使對方從沒有在該領域和初創公司合作的先例,肖飛龍依然相信“實力是硬道理。”他從對方的痛點出發,帶領團隊統計了市面上130多家IT硬體廠商品牌的2000多款型號,把主流的30多家廠商和700多個硬體裝置型號列為優先順序,從0開始尋找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資料、研究每一個數據代表的含義,不停地測試,徹夜探討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不到4個月,雲新研發的軟體,實現了對該銀行全部核心IT裝置的相容。

這款軟體的特色亮點在於,

安裝軟體後,資料中心不再需要專人巡檢裝置,透過執行軟體即可實現所有IT裝置的自動化智慧巡檢和故障自動告警,從而快速“發現故障、定位故障、解決故障。”

營收超2億!他為企業鋪設一條“應急車道”監測運維200萬臺IT裝置

2014年4月,雲新參與該銀行的招標專案,提交完所有競標檔案後,肖飛龍帶著初創團隊的7個人,一起去了廣州最有名的光孝寺拜佛。“我當時應該挺虔誠的,因為對方從來沒有合作過規模這麼小的初創公司”,他說。

2天后,對方負責人打來電話,“恭喜,過了。”肖飛龍終於如釋重負,聊及中標原因,對方坦誠表示,

“因為實在找不到類似產品,我們有很多硬體運維痛點需要你們幫忙解決。”

競爭對手出現

2014年6月,與該銀行啟動合作後,雲新又快速與國信證券建立合作關係。2015年初,雲新牽手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

“劃一條線價值1美元,知道在哪裡劃這條線價值99美元。”肖飛龍有十多年IT運維管理產品和研發經驗,而今,他把這些經驗和能力全部傾注在雲新資訊的軟體產品上,為客戶最大程度節約了運維成本。

1. 人力成本。

以銀行為例,與雲新合作之前,須有專人一天巡檢機房2次,每次耗時2小時,如今,雲新的軟體每隔5分鐘,即可實現1次對所有裝置的巡檢,無須人力奔波。同時,原來2000臺裝置需要5個人管理,現在只需要1個人。

2. 裝置能耗成本。

據云新內部統計,安裝其軟體後,可以將客戶資料中心的機櫃空間利用率,從原來的50%提升至70%以上,進而減少資料中心機櫃的使用。同時,雲新可幫助客戶降低超過15%的製冷支出,節能效果顯著。

3. 緊急處理成本。

過去,客戶透過專人巡檢發現裝置故障之後,高階工程師需要花1-2小時排查裝置和定位故障,現在,雲新的軟體可在5分鐘內自動快速定位裝置故障點,並向運維負責人實時傳送告警通知,節省大量跨部門及與廠家溝通的時間。

4. 配件採購成本。

據云新的證券類客戶表示,僅在採購遠端管理工具和智慧PDU上,他們一年就能節約100多萬。

“我們的產品就像高速路上的應急車道,沒出過事的人不知道應急車道的好處,出過事的人才知道它的必要性。”肖飛龍表示。

進入2015年後,一些公司開始嘗試進入硬體監測領域。

一類是原本做軟體系統運維的公司,一類是阿里等網際網路背景的創業公司,結果二者在業務中都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

隨著IT裝置的品牌和型號越來越多,軟體系統運維公司發現自己完全hold不住相關技術和裝置,於是鳴金收兵;網際網路背景的創業公司主張透過作業系統來獲取IT裝置的資料,而這種方式極易觸碰客戶群體的安全紅線,於是逐漸轉型。

但市場變化已起。

一些以軟體系統運維起家的公司,護城河是依靠大量工程師去發現故障、定位故障、解決故障,而云新越過了他們的護城河,只用一個軟體完成“發現故障、定位故障”的任務,再請一個初級工程師負責“解決問題”。於是,他們盯上了雲新。

曾有多個公司表示希望收購雲新,但均遭到肖飛龍委婉拒絕,

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他有著十分清晰的規劃。

2016年7月,雲新接受龔虹嘉旗下基金嘉道谷的天使輪投資,開始進入蓬勃的擴張期。

2017年,雲新的合作客戶超100家,2018年翻了一番,營收超3000萬。

營收超2億!他為企業鋪設一條“應急車道”監測運維200萬臺IT裝置

雲新部分客戶

業務增長率超1000%

2018年初,雲新參與了中國農業銀行總行IT裝置運維專案的競標。

雖然雲新在業內積累了良好口碑,但恰逢公司內部出現一些業務調整,為打消對方疑慮,肖飛龍明確表示,

“第一,我這輩子都會和IT硬體死磕;第二,我們核心研發團隊極其穩定;第三,目前來說,相容客戶全部IT裝置的能力,只有雲新能做到。”

於是,在博雅、安圖特、仁和誠信等13家科技公司共同競標的情況下,雲新依舊成功中標。“我們當時已經把農總行98%的裝置都相容了。”據肖飛龍回憶。

經過2018年的第一次順利合作,2020年,農總行和雲新成功啟動第二次千萬級專案合作,

二者聯手實現了國內所有分行硬體裝置的集中監測,打造出國內各大銀行運維IT硬體的現象級案例。

也標誌著雲新進入全新的繁榮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雲新在2019年就切入了碳中和領域。

2019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綠色資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目標,到2022年,資料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資料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達到1。4以下。在各大公司的資料中心內部,“PUE”值是檢驗資料中心是否環保和綠色的重要指標(PUE = 資料中心總裝置能耗/IT裝置能耗,最理想的狀態是PUE=1)。

因此,雲新

率先推出資料中心能耗管理實踐,

在不需要客戶增加建設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其PUE值,打造綠色資料中心。同時,雲新資訊還

與南方電網、山西證券等客戶聯合開展“碳中和”實驗專案,與大興機場共同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

截止目前,雲新的軟體產品可相容350多個IT裝置品牌的5000多個型號產品,累計已管理超200萬臺裝置;有700+不同行業的企業級客戶,其中,銀行頭部客戶近40家,全國前20證券類客戶佔15家;近3年的業務增長率超1000%,營收超2億,淨利潤在30%左右浮動。

營收超2億!他為企業鋪設一條“應急車道”監測運維200萬臺IT裝置

近幾年,隨著市場發展,部分軟體監測公司也開始涉足硬體監測領域,但云新無論在技術積累還是客戶服務經驗上,都具備領先優勢。

從成立至今,雲新一直保持著健康的現金流,而且肖飛龍堅信一點,做To B服務,產品實力和口碑才是第一位的。

接下來,雲新將逐步搭建解決故障的服務平臺,在大資料運維、備件交易、維修服務平臺等方向進一步擴充套件,不斷打破現有邊界,爭取在2023年做到年營收1。8億左右,登上科創板的舞臺。據肖飛龍透露,

目前已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向其表露投資意向,雙方正在接洽中。

頂部